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始到终贯穿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精神。"个性化阅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实施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张扬学生个性、认真开发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优化主体性的教学过程、选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阅读形成气质,阅读改变人生,阅读塑造个性。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阅读中去,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才能把语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个性化阅读教学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吸引着我们向这一领域深入探究、大胆实践。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穿到当前的语文课程中,才能把语文教学的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教无定法,学无定式,阅读教学更无普遍适应的模式常规。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邓德文 《甘肃教育》2010,(13):19-19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相似文献   

5.
陈红星 《广西教育》2014,(21):35-3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以学生的阅读和研读为主,是一种自主性的、体验性的、批判性的阅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7.
季爱华 《广西教育》2012,(13):31+42-31,4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的科学理念,即张扬读者个性,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一、潜心吟味,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真感受阅读中的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学生只有潜心读书.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新课程中,才能把语文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智活动。阅读者凭借阅读材料中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从而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立足于文本,重视文本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创新文本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阅读教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热门话题,有关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层出不穷。为此,我们要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开放活跃的课堂教学格局;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起点放在课内,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得到独特体验;提倡教师做学习型教师,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保障,以求达到最终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新课程中,才能把语文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个性化阅读教学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实施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意识下的创造性阅读、尊重学生兴趣和爱好下的自主性阅读和教师自身的个性化教学--以个性教个性的三方面教学策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就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呵护学生的每一个观点,为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阅读是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然而个性化阅读并不等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了达到个性化阅读的课程目标,要从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阅读品质三个维度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立体的阅读系统。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民主自由的阅读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个性化的朗读方式,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使其个性得以稳固发展,语文阅读素养得以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刘蠡寒 《教书育人》2007,(12):28-30
《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阅读目标更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感受和体验,这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旬”“做出自己的判断”等中小学中九个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中可见一斑。显然,《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目标和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的。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个性化阅读教学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实施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意识下的创造性阅读、尊重学生兴趣和爱好下的自主性阋读和教师自身的个性化教学——以个性教个性的三方面教学策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9.
阅读能力生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价值观相应从对文本的"一元解读"转变为"多元解读","多元解读"要建立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利于个体发展",让阅读彰显个性的美丽呢?一、同教材,同进度,要求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