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出台的2002年高考语科《考试说明》精神,将在第Ⅱ卷增设一道言翻译主观题,这是全国高考语试卷言翻译题10年来的一项重大变革。如何应对这一高考题型的变革,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笔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这一难点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2年高考语科《考试说明》,高考对古代诗阅读部分“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将在第II卷增设一道言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这是全国高考语试卷10年来的一项重大变革。如何应对高考古代诗阅读这一考查题型的变革,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笔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言翻译主观题这一难点的。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起,高考语文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取消了第1卷中的选择题,而在第Ⅱ卷增设一道文言文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这是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近年来的一项重大变革.从近两年考生答卷的实际情况来看,得分率一直很低,2002年为0.58.2003年为0.60。如何科学、高效、到位地把握这一新题型的应试技法,是摆在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语对“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历经了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2002年,取消了第1卷中的选择题.而在第Ⅱ卷增设了一道言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第二次是2004年,加大了翻译的字量.将分值从5分增加到了8分,成为整个试卷中除作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从近三年来考生解答言翻译主观题的实际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5.
2002年之前文言文翻译一直是设置四选一的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因此,考生的得分率比较高。但是自从2002年以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翻译。这种变化,明显地提高了要求,加大了难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出台的200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精神,将在第Ⅱ卷增设一道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这是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翻译题10年来的一项重大变革。如何应对这一高考题型的变革,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笔者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这一难点的。  相似文献   

7.
全国卷自2002年开始专设一道主观题来考查文言文翻译,而且赋分逐步增加到10分并稳定至今,其他省市自主命题卷也大部紧步其后采用这一题型,赋分也大致相当,约占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数的一半。这是因为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考法比采用客观题型更能看出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真实水平读懂了就是读懂了,不懂就是不懂,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一目了然. 那么同学们在复习备考中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来应对这一考查呢?要增加知识储备,训练知识迁移能力,提高翻译文字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这是把句意理解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的一种考查方式,是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带有综合性的一道试题.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存在诸多问题:语言不合规范,误译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误译原句语气,因此必须准确理解原文.翻译的前提是理解,而翻译的目的就是让人明白原文的内容.从考查的形式看,1992-2002年全国春季卷的文言文翻译均采用“四选一”客观性题型,从2002年全国秋招卷开始,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侧重考查考生翻译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文言文翻译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对考生的要求也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的判定,句子语气把握等,常常是阕卷的采分点.本文结合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想从中探究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同学们掌握解答此类试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考语文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历经了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2002年,取消了第Ⅰ卷中的选择题,而在第Ⅱ卷增设了一道文言文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第二次是2004年,加大了翻译的文字量,将分值从5分增加到了8分,成为整个试卷中除作文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从近三年来考生解答文言文翻译主观题的实际情况来看,得分率一直很低,如何科学、高效、到位地把握这一新题型的应试技法,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笔者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四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这一难点的。一、综观14套试题,把准命题…  相似文献   

10.
郝家全 《初中生》2006,(5):15-17
随着《语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中考言翻译也随之有了根本的改革,绝大多数的试卷都采用了直接翻译题型。这既能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句式、古代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能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选择题型,难度加大了许多。因此,要做好言翻译题,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2002年开始,文言翻译取消了第Ⅰ卷中的选择题,而在第Ⅱ卷中增设了一道文言翻译的主观题,分值为5分,这是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十多年来的一项重大改革。如何应对这道文言翻译题,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个新难题。2002年湖北考生在高考  相似文献   

12.
国文 《考试》2005,(10)
“扩展语句”是2000年高考新推出的一个考查点,在2000年高考卷第27题率先“亮相”之后,2001年上海春招卷、2002年北京春招卷、2002年北京高考卷、2003年北京高考卷、2004年北京春招卷、2004年北京高考卷、2005年北京春招卷、2005年重庆高考卷等都考查了语句的扩展。可见扩展语句作为一种新颖而独特的题型,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在06年的高考中仍有重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考试》2004,(11):105-111
《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中学教学的指南,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2004年湖北卷,从考点到题型,从结构到权重.无一不是遵循“两纲”要求设计的。与2003年全国卷相比.2004年湖北卷减少了一道词语题,增加了一道标点符号题;减少了一道文言文的选择题,增加了一道文言翻译题;Ⅰ卷由45分减至42分,Ⅱ卷由105分增至108分。  相似文献   

14.
1试卷的基本情况 1.1试卷的结构分析2002~2004年以来理综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单项选择题,卷Ⅱ出现过简答、分析、实验设计、计算等题型,生物学科在这三年中题号、题型及分值变化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5.
2002年语文高考将出现的最显著的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文言文翻译由考辨析变为考语言操作,由选择题变为主观题,由Ⅰ卷移到Ⅱ卷;二是诗歌鉴赏将只限定在古代诗歌的范围之内,将由对给出结论的判断式鉴赏变为完全由应试者完成的主观性鉴定,题量将由三道变为一道,题型也是由选择题变为主观题,位置也将由Ⅰ卷移到Ⅱ卷;三是恢复了对名言名句的考查,并将“名言名句”的表达更准确地改为“名句名篇”。这三个方面的变化,无疑将成为2002年广大师生关注和应考复习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何忠明 《语文天地》2009,(10):31-32
古代诗歌鉴赏已经考了整整13年,2002年以来的主要变化是题型的变化,即过去用选择题。放在第I卷:现在用简答题(北京卷一般仍保留一小题为选择题).置于第Ⅱ卷。诗词鉴赏是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项。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诗词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之前文言文翻译一直是设置四选一的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因此,考生的得分率比较高。但是自从2002年以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翻译。这种变化,明显地提高了要求,加大了难度。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这几年这种题型的设置变化。2002年首次出现,分值为5分;2003年沿袭这一形式,分值仍为5分;2004年不仅沿袭这一形式,而且分值增加为8分;2005年继承了前三年的形式,分值增加了一倍,竟达到10分。从以上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越来越重视考生自己动手翻译的能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我认为这正…  相似文献   

18.
高考言阅读试题相对稳定,稳中有变。重点考查对言选段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提高这些能力,不仅需要系统扎实的言基础知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本以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近三年高考试题为材料,概要说明各个考点的题型特点和解答技巧。  相似文献   

19.
2002年语文高考将出现的最显著的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文言文翻译由考辨析变为考语言操作,由选择题变为主观题,由Ⅰ卷移到Ⅱ卷;二是诗歌鉴赏将只限定在古代诗歌的范围之内,将由对给出结论的判断式鉴赏变为完全由应试者完成的主观性鉴定,题量将由三道变为一道,题型也是由选择题变为主观题,位置也将由Ⅰ卷移到Ⅱ卷;三是恢复了对名言名句的考查,并将"名言名句"的表达更准确地改为"名句名篇".这三个方面的变化,无疑将成为2002年广大师生关注和应考复习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比较阅读题是一种新题型,它的能力层次要求较高,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及迁移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如2002年山东淄博卷选取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文章设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分析鉴赏能力。又如2002年浙江金华卷选取了《史记·留侯世家》中的有关张良的两段史实,一段表现张良恪守诺言、虚心求教的品质;另一段表现张良谦让、不居功自傲的品质。考题从字词的理解、重要语句的翻译、文段的整体理解感悟能力方面比较设题,新颖活泼,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同学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