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文凭证明的学历 ,由于社会追求的偏颇 ,成为应试教育的滥觞。素质教育的实施 ,学力受到人们的关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社会技能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态度是学力的保证 ;学习能力是学力的基础 ;创造力是学力的核心 ;社会技能是学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力的重要途径 ,以“学力为本”才能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常宁县罗桥区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有6个教学班,360名学生,18位教学人员。几年来,该校主要采用不脱产进修办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把“文凭压力”变成在职进修的动力。这个学校的教学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上的有8人,35岁以下的有10人;大专毕业的只有1人,中师、高中毕业的16人,还有1人是初师学历。在那股“文凭热”中,教师都感到有种“文凭压力”,青年教师纷纷要求离职进修,老年教师则申请去小学任教。面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认识到,眼下农村初中没有相应学历的教师居多,不适应初中教学的现象是严重存在的,如果都离职进修,或下到小学任教,既没有足够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师的自主教学力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其中蕴含着自主教学的融入力、驱动力、认同力、体悟力与决策力。然而,“异在地性”“角色退行”“先赋印象”“权力规制”“以偏概全”等表象正使乡村教师身陷自主教学力失落的种种困境中。本文通过重构“在地化”自主教学力,重拾“进取化”自主教学力,重塑“双通道”自主教学力,重温“互促型”自主教学力,重建“数据化”自主教学力五个层面致力于促成乡村教师自主教学力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学“生产力”,须着力追寻以“学”论“教”、以“学”促“教”的教育理念。“第三教学”着眼于“学力形成”和“个性发展”,立足于学生本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笔者试图从“基于教师:转换角色,优化结构”、“基于学生:生成学力,学会学习”、“基于模式:先学后教,超前断后”等方面就“第三教学”视阈下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改革的“行进”视角作一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5.
论教学力     
学校若想提高竞争力,必须随时研究教学力。教学力包括:教力、教学工具及手段、学力三个要素。提高教学力,首先应抓教师提高,对各类教师都应适当地交给科研任务,并定期检查考核。其次,应抓住学生的学力,除其他方面外,抓好“竟、净、敬、静”这四个字具有重要意义。一、教学力的存在和现状和人类社会有生产力一样,学校有教学力的存在。生产力有三要素,教学力也有三要素。什么是教学力?是指与教学成果(表现为人才)、教学质量(表现为人才能力)直接相关的因素。这三项水平如何,共同决定一个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学校若…  相似文献   

6.
培训教育中的教学方法探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型社会使人们由片面追求学历,逐步转向既追求学历又兼顾学力的轨道。顺应时代潮流的呼唤,各种培训教育如雨后春笋,形式各异。但仅就教学而言,培训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更应着重于学员的学力开发。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员的学力是培训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具体问题。多年的培训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使学员在培训中学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行,就必须转变培训观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原则,革新培训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变学员被动为师生间、生生间互动,变灌输为启发,使信息从单向传递向多向交流转…  相似文献   

7.
干部人事制度“唯文凭”、高校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导致干部“注水文凭”,对教育体制、干部人事制度、政府信誉和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冲击。要调适人事制度,弱化学历参评功能,健全制度监督,以教育破除文凭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8.
文凭不是终点站□山东省临沂市盲童学校刘敬美山东省临沂商业学校钟华有些教师为实现学历达标,在参加自学考试或函授学习时,真可谓废寝忘食、刻苦攻读,大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可一旦毕业证书到手,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此与书本“拜拜”,当年的求知欲随之无影...  相似文献   

9.
“第三教学”着眼于“学会学习”和“全面发展”,着力于“提高学力”和“发展个性”.“第三教学”视界中的教与学应在“基于教师:转换角色,优化知能”和“基于学生:提高学力,学会学习”和“基于模式:先学后教,因学定教”三方面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0.
农村义务教育中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既有教育生态主体的内在因素影响,又离不开各种生态环境因子支持。笔者对甘肃省622名农村骨干教师现状调查发现,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在文凭、学历等方面显性提高;教师学力、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等隐性指标有待提升。要实现其发展,关键在于关注骨干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构建出有利于西部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机制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实现西部农村地区学校发展和骨干教师发展一体化,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宽松、和谐、信任、合作的氛围,提供高效、系统、多样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学历与能力     
杨:曾几何时,有一些人用“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来形容咱们这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怪物”。我一直在想,这问题出在哪儿了?是读书、拿文凭有错吗?肯定不是。事实上,文凭热一直“高烧不退”,这现象本身就说明学历文凭在社会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与作用,假文凭屡屡出现,也同样可以说明学历文凭之于个人的重要。过去人们把学历文凭当作目标去追求,是因为有了文凭就意味着一生有了保障,工作、房子、公费医疗,甚至子女的未来。但进入市场经济后,这些与学历直接相关的利益因素已转向由货币共同“结兑”。因此,一些人一时间…  相似文献   

12.
学力是基于学校教育之上,又是存在于学校教育之外的一种学习力、生存力与发展力,它是内化在主体素质与实践之中的无形的“力”.学力内容从单一强调知识为主的学业成绩到以生存、发展、创造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学力形态从基础学力到发展学力呈现多样化取向;学力主体从学生到教师逐步扩展;学力形成原因由学科教学转向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也必须提升素质、转换角色才能适应新要求。文章指出,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促进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应处理好学历与学力、学术与技术、“走出去”与“请进来”、“柔”与“刚”等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无论学校、学生 ,还是政治理论课教师 ,对它都不是很满意。在人们纷纷探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时候 ,笔者认为 ,隐含于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认知差异”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不可否认 ,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改善。诸如统编教材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配备、多种教学法的运用、教师的学历有了大幅度提高等。也就是说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代化”程度提高了 ,人们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加大了。但与此同时 ,…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也必须提升素质、转换角色才能适应新要求。文章指出,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促进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应处理好学历与学力、学术与技术、“走出去”与“请进来”、“柔”与“刚”等关系。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活动发展研究所执行主席萨瓦指出,“从最深远的专业意义来说,教幼儿的老师可能做的工作,比研究生导师可能做的工作更令人兴奋,更为重要。”在法国,人们认为幼儿教师不仅是作为“聪明和忠诚的母亲”而工作,而且是作为“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而工作。在美国,对幼儿园(招收5岁以上儿童,相当于我国的学前班)的教师的要求与对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是相同的,必须具备大学以上文凭。保育学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较  相似文献   

17.
<正>“打造职业学校教师潜心教学的科研服务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要求,上海市教委充分发挥教科院、评估院、教研室、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等机构和华东师大的科研服务作用,打造职业院校教师潜心教学的环境,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本培训”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为了学校”的培训。“校本培训”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为直接指向.既要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它关注的主要不是教师的学历提高和学校的宏观决策,而是学校、教师具体实践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讲:“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孟浩然学问远不如韩愈,诗却做得比韩愈好,原因是他作诗不单单是靠学力,而是重在妙悟。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有时单凭学力也难提升教学境界,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禅悟就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何婷婷 《海外英语》2023,(7):140-142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外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外语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文章采用问卷和半结构访谈的方式调查本科院校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施的现状,分析信息化教学能力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提升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三个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创建学习合作共同体;学校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和数字资源开发,为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外语创新教学与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