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新中国第二个记者节来临之际 ,我们将这期“扩容”加厚的《新闻记者》杂志奉献给读者 ,盼诸位读者读有所获 ,祝诸位同行节日快乐 !细心的读者马上可以注意到 ,这期杂志上的好几篇文章都“破天荒”地长 ,超了我们的“常规”。这是因为我们考虑 ,想让读者能在《新闻记者》上多读到一些“含金量”高、富有超前思维、洋溢时代气息的理论文章 ,能多开阔一点思路 ,多受到一点启迪。《中国传媒发展十大趋势》一文颇具前瞻性 ,细细读来 ,可以感受到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对当前我国对外新闻传播方略的思考》一文 ,分析了对外报道工作的利弊得失 ,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是中国历史浓墨重彩的一页 ,2 0世纪也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风云际会、波澜壮阔的重要时期。当我们大步跨入新世纪时 ,我们不无骄傲地回首 2 0世纪中国图书馆的辉煌。面对已经翻过的历史的一页 ,我们感到有责任认真地去总结、去梳理、去思考。为了使历史成为未来明天的借鉴 ,我们萌发了在总结和思考中评选上世纪中国图书馆 10 0件大事的想法 ,我们的想法获得许多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的赞许 ,这样 ,《图书馆》编辑部便在 2 0 0 1年首期推出“2 0世纪中国图书馆 10 0件大事”评选活动。编辑部希望这一活动能够得到全国图书馆界广大…  相似文献   

3.
强化新的现代新闻意识刘扬在《青年报人》上撰文指出,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自己的头脑里注入或强化新的现代的新闻意识。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历史意识”和“读者意识”。所谓“历史意识”,就是新闻记者(和编辑),能够站在  相似文献   

4.
岁末年初 ,我们《新闻记者》编辑部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读者热情洋溢的信函。这些读者中 ,除了专业新闻工作者外 ,还有不少业余爱好新闻的老同志和青少年 ,他们对《新闻记者》在新的一年里寄予了希望 ,提出了建议。远在北京的刘富、王国英两位读者 ,结合《新闻记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办刊上的一些特点 ,先后在来信中建议 :适当增加一些台港澳的内容 ,“海外新闻界”、“网络新闻圈”最好少一点“宏观” ,多一点“个案” ;考虑到不同层次的读者群 ,文章尽量能“软”些。两位读者在肯定“新视野”、“传媒观察家”、“探索与争鸣”等栏目…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走过了20个春秋,从20世纪80年代跨入了21世纪初叶。对一家杂志来说,20岁生日,似乎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庆祝一番的。而我们,却没有举行有规模的纪念活动,没有敬请领导和名人题词,也没有“诚邀”贺信贺电祝贺广告,惟一的纪念形式:出一个专辑,并对3月号增加篇幅,把原本可以用于喜庆应酬的花费投入这期杂志,以此请读者一起来参与纪念,更让读者从中受惠。静悄悄地过“生日”,不图一时之热闹与风光,但求读者之满足。而让读者满意,不是比什么都重要吗?我们在纪念专辑栏目里,请上海市新闻学会的新老会长、当年最早参与创刊的编辑记者、我们的读者代表等撰文,抚今追昔,鞭策激励;而重温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楷模的人品文品,剖析当前新闻工作者队伍中令人忧虑的现象,则为的是使我们大家都深长思之,校正坐标;对中外新闻学期刊的综述,给我们办刊人员以新的启迪,取长补短,继续努力。这一组文字,就是我们对《新闻记者》20周岁生日的纪念,也是我们的编辑方针、编辑思想之显现。同时,这一期杂志我们还特约和“抢发”了一些稿子,犹如水灵新鲜的菜蔬,秀色可餐的美景,愿读者能一饱口福和眼福。  相似文献   

6.
职业需要和兴趣使然,《新闻记者》是我案 头常备的杂志之一。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深感在目前报刊如林的格局中,要办出一本有自己独到品位、风格的刊物,特别是有一定专业范围和读者对象的刊物,确也不易。可喜《新闻记者》从去年四月改版以来,在原有基础上又有很大拓展。 记得改版之前,《新闻记者》曾发有“致读者”书,有几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记者在杂志上唱主角”、“写记者,记者写,雅俗共赏”,这就有别于学院式的纯理论性刊物(这类刊物当然也很需要,这是分工所致,在此毫无贬衰之意)。我赞同这个定位,希望《新闻…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与发表在今年三月《传媒天地》上的《省委书记与新闻记者的“君子协定”》一文,是同一个作者写的两篇文章,题同文不同──是我们在看到作者的那篇文章后,特约作者补充内容、重新写出的。发表在这里,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的一个礼物。   同时,在文后附载《传媒天地》发表的《省委书记与新闻记者的“君子协定”》一文和《传媒天地》的编者按语,除了给读者留下一点资料外,还以此表示对同业的敬意。  相似文献   

8.
读刊随想     
新的一年不知不觉已过去两个月了,我订阅《新闻记者》亦不知不觉两年多了。每回捧读新出版的《新闻记者》,我常常生发感慨。我们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省市相比,新闻传媒观念相对滞后些,信息也相对闭塞一些,由此我把《新闻记者》作为自己开拓眼界,并向朋友介绍传媒走向和发展趋势的窗口。童兵、刘建明、陈力丹、李希光、曹鹏等学者的文章,观点新、有说服力,常常成为读者开展实际工作的良师益友。顺便提个建议,希望杂志校对细心一点,尽量少出文字差错。如今年第1期刊登的《记者形象之叹》一文,“这人受个尊重的职业……”应为“这个…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02,(2)
读了好几年的《新闻记者》,总觉得有话要说。《新闻记者》在我们报社俏得很,杂志一到资料室就会被人“抢”走。现在的新闻业务刊物说来不算多,可也不算少,但人们为什么会如此钟情《新闻记者》呢?对此,不同的读者,自然会有不同的理由、不同的答案。然而我  相似文献   

10.
《新闻记者》今年第七期上刊登的《由祥林嫂的唠叨想到的》一文,提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炒冷饭”的报道依然相当流行,使人们大倒胃口。看后颇有同感。近些年来,一些省、市纷纷办起了《每周文摘》《文摘周报》《文摘报》一类报刊,不少日报也竞相开辟“文摘版”,好象这是美味的时新和菜,非此不足以飨读者。不错,当文摘报刊刚问世时,确实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趣,那时是“物以稀为贵”,人们对此有一种新鲜感。可是,现在文摘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现场     
当 诸位翻开这本杂志时 ,21世纪第一年跃动的音符即将休止。疾驶的时代列车 ,又将把我们载向新的一年。而我们的手头已经开始了2002年杂志的编辑工作。这一年 ,在历史上必定会留下重重的一笔。而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见证了历史 ,忠实地记载了这一切。我们的杂志则忠实地保存新闻工作者为撰写“历史草稿”而留下的足迹和墨迹。仅在这最后一个季度 ,中国终于步入WTO的大门和打击恐怖主义这两个世人关注的焦点 ,就有多少新闻工作者为之兴奋、为之辛劳、为之奉献 ,甚至为之牺牲。他们在历史现场书写了历史的草稿。本期我们刊发的上海记者…  相似文献   

12.
去年底,我和王超群共同采写的《“两伊”杜康大(?)记略》,被评为我省和全国的好新闻,《新闻爱好者》约我谈点体会,这使我作了大难。老实说,这篇报道真有点“得来全不费功夫”,似没什么东西可说。当时,我们只是想到,新闻记者的眼睛,应该瞄着“新”这个目标,尽可能给读者拿点新的货色——立意要新,写法要新。这,不过是老生常谈。我和超群都生长在“杜康”的故乡,再加职业上关系,对它的历史和现状略知一二。  相似文献   

13.
新年第一期《新闻记者》刊登慈溪报孙明华的来信《不要“给读者颜色看”》,来信指出了该刊去年第11期中有篇题为《给读者颜色看》的文章,明显差错有十余处,一篇近1200字的文章有这么多差错,其差错率之高是惊人的。该刊为这篇来信加了编者按,按语指出:来信是一份出色的勘误表,对编辑部震动很大,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表示要寻找薄弱环节,制订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发生。来信指出这些差错的还有其他几位同志,这说明读者对《新闻记者》杂志的爱  相似文献   

14.
写在开篇的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过去了的新闻,新闻将成为未来的历史——也许是缘于此吧,记者这个职业才会与使命、责任深深连在一起。然而,许多新闻记者在出色地完成各自的报道任务后,同时也会有不少未用的素材永远地遗留在采访本上了。其实,把一些有价值的新闻背景、珍贵而有趣的侧面故事整理成文,发表出来,读者也是会欢迎的。——这正是我们从本期起奉献给读者一个新栏目《新闻余墨》的初衷。诚恳欢迎新闻界的朋友们,费心把采访“余墨”整理出来,写成精品,在本刊发表。编者感谢你们,读者也会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注定是一个在当代中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篇章的年头。概括地说,就是温家宝总理所言,“今年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不平凡的一年,可以说有喜有悲,甚至不夸张地说有大喜大悲“。平心而论,“人咬狗“的新闻,确实比“狗咬人“的新闻生动、可读、精彩得多。这大喜大悲间,作为历史草稿“起草者“、“录入员“的新闻记者,激奋起来、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大部头书,900来页——《李普曼传》,写了美国一个新闻记者的一生。我深深被作者生动的叙述所吸引。它虽然不是小说,但却有文艺作品的味道,所以读来饶有兴味。沃尔特·李普曼的一生,横跨了一个世纪。他生于1889年。从他1910年开始为《波士顿平民报》当见习记者起,到他逝世前三年即1971年为美国《新闻周刊》撰写的最后一篇文章止,他一生写了总数达一千万字的上万篇时政文章,发表了30多本著作。他发表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以及后来在《华盛顿邮报》和《新闻周刊》上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持续了36年(1931—1967),是20世纪美国报刊史上历时最久、内容最广、影响最大的专栏。这些专栏文章是西方各国首脑人物、总理府、外交部和编辑部的必读材料。美国整整三代人都靠李普曼指点政治事物的迷津。李普曼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正如本书作者罗纳德·斯蒂尔所提出的:“他并不指挥千军万马,然而他确实具有左右舆论的巨大力量。这一点反过来又赋予他权利去左右总统、政治家和决策人物。”美国第三十六届总统林顿·约翰逊在一次记者聚会上用胳膊搂住李普曼向大家宣布:“这一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新闻记者,他是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17.
读者之声     
这一期,我们集中选编了一组读者来信。许多来信中肯地指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感到责任重大;有的来信是向我们提建议的,字里行间包含着读者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当然也有赞扬之声和溢美之词,我们理解为读者的鼓励。我们选编这组读者来信的目的,意在加强我们之间的沟通,使编者、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更贴近些,使这本新闻刊物能更好地为广大的读者服务。因此,我们由衷地希望读者继续来信来稿,帮助我们把《新闻记者》编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同志加朋友”。这是湖北省委副书记钱运录对新闻记者常说的一句话。湖北省委副书记钱运录兼管全省的意识形态工作,在与新闻记者打交道中,深知记者的甘苦。他常说:“新闻记者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作为省委,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去年,湖北省党代会  相似文献   

19.
有一段时间全国不少报刊竟相转载的《“狐狸精”奇案》一文,是作者根据传说和自已的想象编造的。文中提到的单位、人物以及狐狸精迷人等情节,纯属子虚乌有。这是《朋友》杂志编辑部在一份检查材料中透露的。检查说,《朋友》杂志“部分编辑人员片面追求刊物的经济效益”,“企图用一些离奇古怪的东西去吸引读者,用以扩大刊物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当许多读者提出批评后,该刊在去年四、五期上又发表了《“狐狸精”奇案实地考察记》为自已辩护,对抗读者的批  相似文献   

20.
2000年的钟声轰然鸣响了,这是一个激荡人心的时刻。 值此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我们将2000年的第一期《记者观察》,连同杂志社同仁的期待、追求和祝福,一并作为新世纪的贺礼,献给亲爱的读者和关心支持本刊的各界朋友。让我们携手同行,充满自信地共同迈向人类新的千年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