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民化理念影响下,受众在新闻理论中的地位渐趋重要,这引起大众传媒一系列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的改变。以《新民晚报》“五色长廊”专栏为代表的晚报特稿,从内容到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平民化趋向。其丰富内涵包括,亲近性,个性化,深度情感。平民化是报纸发展的必然趋势,晚报特稿的平民化在微观层面上为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平民化理念影响下,受众在新闻理论中的地位渐趋重要,这引起大众传媒一系列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的改变。以《新民晚报》“五色长廊”专栏为代表的晚报特稿,从内容到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平民化趋向。其丰富内涵包括:亲近性、个性化、深度情感。平民化是报纸发展的必然趋势,晚报特稿的平民化在微观层面上为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虽然网络、电视、广播和一些纸质媒体关于新闻的动态报道,几乎已经到了同步跟踪、不断刷新的新阶段,但是,具有深度分析与思辩特色、具有历史性回顾与展望的长篇新闻特稿,依然在众多新闻品种中独领风骚。特稿部主任记者汪一新采写的《8份入党志愿书》这次荣获新民晚报设立的“文新新闻奖”特稿类一等奖。正是属于这种情况。激情:让写作具备动力我们几个报社的同事,经常称汪一新是一位充满活力的“激情记者”。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读者对于经济新闻也倍感兴趣。《新民晚报》作为一张面向家庭的报纸,不但重视经济新闻,而且追求以平民的视角来进行深度报道,把晚报所讲究的通俗性、社会性,与经济新闻所要求的深刻性结合得较为完美。 新民晚报经济报道的深刻性,首先体现在对经济现象和事物的全面分析和解释上。新民晚报的经济新闻版设立了《市场新观察》、《采访札记》、《记者见闻》等一系列栏目,或运用背景材料,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或探析事件和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值得注意的问题;或揭示事实的深层意义,提供相关知识,使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去年夏季,反季销售风刮遍上海滩。新  相似文献   

5.
为了中国科学的荣誉一篇特稿在︽科学︾刊出的前后熊蕾1997年5月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周刊,在新闻部分以两整页的篇幅刊出了新华社中国特稿社记者李慧和熊蕾采写的特稿:《在中国工作:地学家们谋求合作的共同基础》,其中有小半页篇幅是《科学》周刊新闻部副主编...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2008,(5):48
李坚是新民晚报高级记者,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1982年进报社工作,历任新闻编辑部编辑、文化部副主任、主任和深度报道部记者。李坚长期从事文化新闻报道。美术和考古方面的新闻采访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和风格。他实地采访并连续报道三星堆出土文物的情况,《神奇,但不要神化》纠正了陶片字符来自天外的种种错误报道,  相似文献   

7.
如今,新闻策划日益受到媒体的重视,尤其是在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新闻策划更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家庭主妇报》作为一张家庭生活类的报纸,刊登的新闻稿件基本属于纪实类的特稿。一个题材做成特稿,通常是它已经有了定论,也就是事情已经发展完了,这样,一篇特稿就可以清楚地涵盖整个事件的始末。  相似文献   

8.
杜旻 《新闻战线》2023,(8):79-82
真实是新闻纪实作品的生命。作为一种新闻报道体裁,特稿多采用讲故事的方式,陈述新近发生的、有较大意义的事实,深层次报道事件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和发展趋势。本文以新民晚报特稿为例,探析全媒体时代特稿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蕴涵,阐述特稿叙事策略的运用与效用,以期为特稿写作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9.
2004年末,《新民晚报》根据上海市委要求和市委宣传部部署,通过“一个主题、两个结合、三条渠道”,即“执政风采”主题报道,文字与图片相结合,集体策划、记者采访、读者点题的渠道,适时推出了一批立意高远、视角独特、写作精巧、满含激情的重点稿件,把一篇篇重大题材的年终特稿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1月12日,上海电视台先后在18∶30的《新闻报道》和21∶30的《夜间新闻》里播出了记者朱黔生、孙泽敏、摄像王建华和《新民晚报》记者谢继瑾联合报道的最新消息《消毒水灌入奶瓶,一婴儿命丧九泉》。荧屏上如实出现了记者在虹口区中心医院遇到医院有关领导挡驾、双方发生争执的镜头,而后,记者采访医院党委副书记遭到婉言推脱,经过一  相似文献   

11.
刘君 《新闻采编》2005,(3):27-28
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晚报》的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读起来像短篇小说的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意外地得到普利策奖评委会的赏识。以它为首届获奖文章,普利策奖评委会从当年开始增设“特稿写作”奖项,一种新型的新闻文体由此得到了承认。作为新闻的一种特殊的文体,特稿借文学手法,通过使用与小说相联系的叙述及修辞技巧报道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随着新闻报道的深化和多样化,“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的趋势使传统的纸质媒体增加了以特稿、通讯特写等为主的专栏或专题报道,在摆脱了传统消息写作的平铺直叙,给读者以细腻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蔡惠福《运用深度报道强化军事新闻的指导性》 (《新闻与成才》1994年第4期) 文有仁《毛泽东与新闻写作》(《新闻与写作》1994年第4期) 郭东斌《在舆论导向中发挥“空调机”作用》 (《新闻战线》1994年第4期) 满运来《大变革给新闻宣传带来的新课题》(《中国记者》1994年第4期) 东旦《昏昏与昭昭》(《新闻记者》1994年第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四大,举世瞩目。全球记者纷至采访,盛况空前。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主要新闻单位均获准派记者到会采访。这里发表《新民晚报》总编辑助理孙洪康《在全球瞩目的新闻“磁极”上》一文,记述了他采访十四大的见闻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19日至24日中国工会十三大期间,《山西工人报》派出了该报编委、高级记者杨培忠作为山西代表团的随团特派记者,赴京参加大会采访。会议期间,《山西工人报》共出版六期,其中五期天天有记者发回的专稿。而且基本上做了头天新闻第二见报,可谓最及时了。这当然有赖于现代通讯手段的先进,但与记者的快速采访、快速发稿的作风不无关系。此外,从报道量看,不算新闻图片(包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贵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美中不足者,乃“似曾相识”的重稿有些多。就以第五期为例吧!“记者生涯”中的“南沙永远记住他们”一文,《新闻与成才》杂志第4期上刊登过,只不过题目叫“南沙踏浪抒豪情”。“业务研究”中的“从‘小行星撞击地球’看记者的职业修养”一文,也已在《新闻战线》第4期刊登。  相似文献   

16.
<新民晚报>的"五色长廊"以贴近生活、贴近平民,关爱普通民众和个体生命本身的"近民"姿态,树立了晚报的"亲和形象".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对受众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媒体及记者也容易因此成名。但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记者应具有什么样的心态?充当什么角色?这些问题值得深思。记者要具备省思意识.摆正位置.在报道中体现出对人生、人性的深切关怀,以客观报道赢得公众的尊重。  相似文献   

18.
刘开明直言不讳:摄影记者不能总是跟在文字记者身后当配角。初当记者时,他也时常象“出租车”似的为文字记者做“跟班”,只是配角当惯了以后才不甘愿起来。他琢磨: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相比独具形象优势和魅力,摄影记者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更多地运用形象独立报道新闻。或许,正是有了这份不甘愿,刘开明名下的“独立报道”才得以在新民晚报上频频出现。常读《新  相似文献   

19.
许芳 《新闻爱好者》2011,(8):104-105
特稿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一篇优秀的特稿需要同时具备客观性、文学性和创造性。客观真实性要求记者在特稿的写作中严格遵守新闻的基本准则,坚持零度写作;文学性与创造性要求记者以语言的自由与风格的独特充分发挥零度写作的巨大内力。与此同时,肩负着媒体社会责任与使命的特稿又要求记者在写作中合理地超越零度写作,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在对零度写作基本原则的遵循与超越中,特稿记者需要审慎地做到既"在场"又"不在场"。  相似文献   

20.
读者岑桐在《新闻知识》1989年第9期题为《好事可先透明一下》中指出:7月9日《新民晚报》头版报道王文娟和张骏祥主动纳税的情况,但未交代他们到底纳税多少。岑桐感叹此事“怪哉”,而我认为“怪哉”也许不怪。因为这里有几种情况需要予以考虑: 一、王文娟和张骏祥主动纳税,但纳税数目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