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正>电台稿件采编的水平与质量决定着广播电台的新闻品质,而电台新闻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系着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因而电台稿件采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高效、准确地完成这项工作,是我们需要去研究和关心的。1.重视新闻采编方式的创新世界在发展,优胜劣汰是不变的定律,在媒体业内,这点显得尤为突出。新闻稿件采编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闻采编工作者,每天要编发大量的新闻稿件,审阅稿件时,如果我们稍一走神儿,说不定很有新闻价值的稿件会被不经意丢进废纸篓里,成为一件憾事。因此,用心、留心、细心审阅每篇新闻稿件,是对每一位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温州零距离》是一档关注民生、真实面对观众、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新闻栏目,在强调“三贴近”的同时,如何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一直是我们栏目采编人员积极探索的问题。我作为这档栏目的编辑,在栏目开办近两年时间里,在稿件字编辑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舆论导向,积累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马莉 《视听界》2010,(6):113-114
网络视频新闻的采编部门需要更新理念和方法,在业务的组织架构上做出调整,并让各个采编岗位进行高效的分工与合作。网络视频新闻采编部门至少应包括记者、编辑、主持人、技术人员、交互平台管理员等岗位,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方法较传统意义上的也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播电视系统的集团化.各市县广播电台与电视台融合成新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队伍的整体实力得以加强。同进,如何尽快适应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多媒体的新闻传播市场需求.诸如“采编人员如何重新定岗定酬”、“记工作的单一性如何转变为当今任务的两重性”、“采集的稿件又怎样做到一稿两用”、“怎样提高新闻质量”等等.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对此,我们应从广播电视新闻的实际出发,通盘考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6.
报纸最基本的采编业务流程模式有两个:一是采编合一模式,另一个是采编分开模式。前者的优点是采编有机联系,沟通效率高,缺点是缺少全局整合、缺少监督;后者的优点是分工更加专业化,采编互相制约,缺点是割裂了采编之间的有机联系。选择采编业务流程首先要认清不同模式的优劣,然后要搞清楚发挥各模式优势的前提条件和内部环境。采编业务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在沟通效率高的层面上选择分开,在沟通障碍大的层面上选择合一。如果在主要层次上全面实现采编分开,则要注意线索采集、采访任务分配、稿件处理、白班与夜班的沟通等问题。编采流程是与其它环节相联系的,是动态的,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做反复的校正和调整。  相似文献   

7.
在采编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面对同一件事情、同一篇新闻稿件,记者或编辑不同,报道的效果也大不一样。在解释这个问题时,我们常常会说:因为每个记者、每个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不一样。如果从理论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那就是各个记者、各个编辑的主体意识有强弱之分,导致了采编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赵克 《中国地市报人》2013,(Z1):106-107
在采编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面对同一件事情、同一篇新闻稿件,记者或编辑不同,报道的效果也大不一样。在解释这个问题时,我们常常会说:因为每个记者、每个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不一样。如果从理论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那就是各个记者、各个编辑的主体意识有强弱之分,导致了采编效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对科技期刊稿件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编辑部稿件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于2003年引用并使用了由北京玛格泰克公司设计开发的科技期刊杂志社稿件采编系统.在近两年来的实践中,我们从操作上的不适应发展到运用自如,进而到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成为了行家里手.在这一管理系统中,稿件处理从根本上脱离了纸制管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这样不仅对稿件起到了监控作用,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在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完善.本文介绍了网络版稿件采编系统的安装以及功能设置并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稿件采编系统在科技期刊稿件处理及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对科技期刊稿件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编辑部稿件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于2003年引用并使用了由北京玛格泰克公司设计开发的科技期刊杂志社稿件采编系统.在近两年来的实践中,我们从操作上的不适应发展到运用自如,进而到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成为了行家里手.在这一管理系统中,稿件处理从根本上脱离了纸制管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这样不仅对稿件起到了监控作用,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在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完善.本文介绍了网络版稿件采编系统的安装以及功能设置并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而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们必须改善电台新闻生产管理的流程,方便新闻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和节目质量,实现电台新闻播出的无纸办公,告别手写稿件,手编节目栏目的时代,实现记者远程办公,现场报道及时传输。电台新闻采编系统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以上功能的一套系统。从国内同行业的情况来看,电台新闻采编系统的应用已经成为趋势。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现就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系统平台的构架提出一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广播电台的采编部门与播音部门是互相独立的。记者编辑不播音,播音员不采编稿件。这种编播严格分工、各司共职的体制,就其形成时的历史条件而言,有其合理性,并且在长期的宣传报道活动中发挥了它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但时代在前进,技术在发展,历史上合理的,在  相似文献   

13.
从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近20年,干着干着,就想说点什么,自然都是关于电视新闻语言方面的,想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14.
我们报社使用新华社全球高速网接收系统已经两年了。过去使用新华社老的接收系统接收稿件和图片时编辑部各部门一直使用我们编写的程序浏览和使用稿件和图片.新的高速网采用的是WEB方式浏览,同时又有方正“采编平台”,我们原以为不必再为如何完善程序绞尽脑汁了。但是,编辑在新的平台系统上工作一段后,仍然感到不方便,甚至不如原来的方便。鉴于此,只好把程字再挂到高速网上吧。  相似文献   

15.
刘维石 《传媒》2011,(7):69
精品稿件,是一张报纸的拳头产品;精品稿件,也是新闻采编人员追求卓越的标志。一张没有精品稿件的报纸必然是平淡的,一个没有精品稿件的采编人员也是平庸的。精品至少应该包含以下要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的行业特点、完整的新闻要素、典型的新闻事件、生动的新闻细节、精美的新闻语言。一篇精品稿件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团队精心策划、记者精心采写、编辑精心加工的结果。可以说,精品稿件凝聚了整个编辑部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报纸采编过程主要包括记者采集稿件、记者撰写稿件、记者投送稿件、编辑修改稿件、版面编排、版面印刷等。这些流程中的一次次变革,逐步推动着报纸承载的信息量和信息时效逐步提高。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在这些变革中,技术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稿件编辑谈     
王霄 《新闻采编》2002,(4):42-42
所谓稿件编辑,也就是对稿件进行的再加工再创造,对采写是承上,对出报刊是启下。一份报刊办得如何,就看采用稿件质量如何,因此,编辑在新闻采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负有重要使命。在办报刊中如何做好编辑工作呢?第一,要优选。面对手头诸多稿件,首先要进行统览,做到对所有稿件都心中有数;然后在搞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出版业带来了全新的变革,许多报社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采编人员在网上写稿、发稿、签收稿件、编辑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告别了纸质稿件的繁琐,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采编网络化后校对工作的参照物(纸质原稿)已不复存在,这对传统校对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校对工作的内涵、操作方式和程序已发生了变化,校对该如何适应这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编辑在构建和谐采编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报社里,编辑和记者的创造劳动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但他们的目标与利益是一致的,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是共同的。但由于角色不同,分工有别.工作中往往会表现出各自的侧重点和特点。如何构建和谐的采编关系,编辑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贝骁 《军事记者》2005,(4):33-33
今年春节7天长假,《解放军报》第一版共刊用自己采编的字稿件58篇,只有4篇是节前采编的正常稿,其余54篇稿件都是带电头的快讯。其中《“玫瑰”花开红哨楼》《假日,战士走进采血车》《春节里的“特别党日”》《除夕,巡逻在喀喇昆仑山口》《报喜电活响军营》等稿件.以其快、新、活、短、实的特点.赢得读一片赞誉。系列假日专稿《第一次在军营过年》栏目里的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