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藏科技》2005,(10):61-62
自2004年国家科技部立项投入100万元支持自治区畜牧科学研究所在林周实施《牦牛生产性能改良技术研究》项目以来,该项研究发展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牦牛品种选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形成了以斯布牦牛和亚东牦牛为父本的两个选育体系。截至今年初,林周牦牛选育中心已向全区推广选育种公牛1012头,辐射了全区3个地(市)。  相似文献   

2.
覃秀菊  陈佳  陈新强 《大众科技》2009,(3):131-131,153
广西现有国家级无性系良种3个,有性系良种1个,省级良种2个,品种选育工作处于全国倒数行列。为加快广西茶树新品种选育工作,加快广西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对现有的有性系品种进行改良选育。文章主要针对广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中的研究成果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课题组历经15年获得的,本成果的核心技术是自有创新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安麦七号。本文从该项目的立项、选育目标、选育和推广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选育体会。在推广过程中进行了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为该品种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西藏科技》2005,(8):23-23
牦牛作为高原之宝,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资源,是我区广大农牧民主要的生存、生活资料,是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由于分散的小规模养殖,近亲繁殖导致牦牛品种退化,个体小、产奶量少,直接影响到牦牛的产量和质量。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对此事高度关注,决定在林周县试点开展牦牛本品种选育研究工作。2004年国家科技部立项投人100万元支持自治区畜牧科学研究所实施《牦牛生产性能改良技术研究》项目,从引种、繁育、推广入手,进一步提高西藏本地牦牛的生产指标,扩大优良品种在西藏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苗木良种选育工作,在提高苗木产量、改进苗木品种的良种选育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苗木良种选育工作,在提高苗木产量、改进苗木品种的良种选育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阿里地区地处高原,该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由于受气候、海拔及地势结构的影响,当地的大部分农区目前没有种植春小麦,种植油菜品种单一,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选育出更适应在阿里种植的春小麦及油菜品种,2011年从拉萨农科所引进春小麦和油菜共7个优质品种,在阿里地区普兰县西德村和科加村进行试验试种,通过对各良种的产量性状和生育期指标的调查,科学评价了各新品种在本地的进一步再试种价值,以期为阿里地区良种选育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莱芜市适应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把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作为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任务来抓。坚持以良种为重点。“选育、繁育、推广”相结合,提高了农业品种的质量。加快了农业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据统计,实施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5年来,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良种产业化项目17项,其中省级8项。市级9项;引进、选育农业新品种60余个,累计增产粮食30万吨、果菜18万吨,良种覆盖率由1995年的90%提高到现在的99%。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的实施,调整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促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重点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切实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今年.自治区科技厅将在总结近年来科技专项试点经验基础上,紧密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需求,全面推进青稞产业、草产业、金牦牛科技工程等8个重大科技专项。青稞产业专项:加快良种、良法示范推广,将青稞标准化栽培示范与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青稞标准化栽培示范和新品种展示。草产业专项:加强野生牧草驯化、选育和良种繁育研究,扩大饲草种植核心农户群规模,加强整村推进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荒地和低产田牧草栽培技术、专用草产品生产工艺和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示范。  相似文献   

10.
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是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历年来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内容,选育出优良的茶树新品种,为云南发展良种茶园提供了新的种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品种选育出的基础上,为了很好的应用和保护稀有及有特殊性的品种,向国家申请了2个新品种保护,并获得了保护权.通过保护,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维护了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科技成果的价值及科研单位的优势,并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成效.为云南省"十一五"发展茶产业的目标再作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云登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一直从事基层科技工作,2006年聘为科技特派员。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畜牧科研、推广和科普工作。带领科技人员与群众一道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在提高农牧民收入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先后承担了“西藏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培育“,“林周县牦牛本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种草养畜家庭示范牧场建设“、天然草地围栏和“人工种草与牧草种子繁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绿化越来越重视,这也对林业苗木种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林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做好苗木良种选育工作,全面的提高林业苗木的质量和产量,确保林业种植效益的实现。文中分析了林业苗木良种选育工作的现状,并进一步对加强林业苗木良种选育工作的对策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3.
欧拉型藏羊是青藏高原肉羊生产的宝贵品种资源,通过多年的系统选育和培育,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藏羊的产肉性能,并且具有独特的肉质品质特性,应通过进一步选育提高,并进行遗传性状和生产特性的研究,逐渐将其培育成高原地方良种肉羊品种.同时,依靠当地无污染的天然放牧草地,通过有机畜产品生产技术示范生产有机畜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高原特色的有机肉羊产业,对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发展后续产业和增加牧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树木良种是指经人工选育,通过严格的试验和鉴定,证明在适生区域内,在产量和质量以及主要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当地主载树种和栽培品种,具有生产价值的繁殖材料。本文对良种选育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牛的纯种选育也称本品种选育。它是指在牛的品种内,通过选种、选配和培育不断提高牛群质量及其生产性能的方法。国外许多肉牛品种和国内众多的地方黄牛  相似文献   

16.
"藏豌1号"是西藏自治区2011年审定的早熟抗倒豌豆新品种,本项目于2012年~2014年在拉萨和日喀则地区开展了该品种原良种生产示范,结果表明项目执行期间原良种生产平均亩产量为159.42公斤,比当地品种亩增产46.44公斤,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广西玉米品种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肖丽  石达金 《大众科技》2013,(4):144-146,153
1949~1955年,广西玉米生产中主要以种植农家品种为主;1956~1960年以推广品种间杂交种为主;1961~1970年以选育和推广双交种为主,这个时期实际上是试验示范时期;60年代末至70年代,广西着重玉米单交种的选育,是杂交种推广的发展时期;1978~1982是群体改良种推广时期;1985年起我区玉米杂交种推广得到了恢复性的发展,是"顶(三)交种"推广时期;90年代初随着玉米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始推广直立和半直立型品种。在普通玉米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批特用玉米品种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在东盟国家和非洲国家也进行了玉米的推广和开发。  相似文献   

18.
油菜高油分育种的前景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伟军  徐光华 《科技通报》1995,11(6):361-364
增产菜籽的油的途径除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外,提高菜籽的含量油量潜力很大,选育和推广高油分对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有着重大意义,环境条件对含油量也有一定,岙 选育适于特定生态条件下的高油分品种,更是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的重要手段,应用和推广高油分品种必须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实行优质优价;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成片种植并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段桂容 《内江科技》1994,15(4):28-30
50年代中期,四川开始进行甘蔗有性杂交育种。目前全省自育良种面积占植蔗面积75%以上,比例居全国之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甘蔗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提高育种效能,以期迅速选育出突破性的优良新品种,为蔗糖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林周牦牛选育场原有的基础上,引进同类群(斯布)种牛14头,并于选育后代基础母牛配种,于2005年7~9月份参配,2006年4~6月份产犊,10月31日统一测定,引进新种牛后代0.5岁体重比2004年同期公母平均增加5.1%,比2005年同期增加33.8%,选育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