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选择藏鸡和七彩山鸡两种实验动物,通过测定它们小肠的肠绒毛高度、宽度、肠腺深度、肌层厚度及肠绒毛高度与肠腺深度的比值及其差异性,以分析藏鸡和七彩山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的差异机制,结果表明:七彩山鸡小肠绒毛的高度都极显著高于藏鸡的(p0.01);七彩山鸡空肠和回肠的绒毛宽度极显著宽于藏鸡的(p0.01),七彩山鸡十二指肠的绒毛宽度要宽于藏鸡的,但不显著(p0.05);七彩山鸡空肠的肠绒毛肠腺深度极显著大于藏鸡的(p0.01),十二指肠和回肠间的肠腺深度差异不明显(p0.05);七彩山鸡小肠绒毛的肌层厚度都厚于藏鸡的,其中十二指肠和空肠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回肠间的差异显著(p0.05);七彩山鸡小肠绒毛高度/肠腺深度的比值都大于成年藏鸡的,其中十二指肠间的差异显著(p0.05),但空肠和回肠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藏鸡对营养物质有较低消化吸收率。  相似文献   

2.
藏鸡产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在我区七地(市)都有藏鸡的饲养,但从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流域高山深谷区分布数量较多,是当地藏族人民饲养的当家鸡种,也是半农半牧区农牧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据2001年统计,全区各类鸡饲养数量为73万余只,因此,西藏藏鸡不仅与藏民族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而且对西藏农民的增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藏鸡是西藏特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藏鸡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体型小、胸腿肌发达、善于飞翔等形态特征,具有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一系列适应机制的地方种鸡,是我国原始饲养状态下保存下来的优良品种,潜藏着巨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通过总结和梳理藏鸡对高海拔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和开发应用的现状,进一步提出西藏藏鸡种质资源保护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旨在为纯种藏鸡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保护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柳诚  格桑措姆 《西藏科技》2012,(2):27-28,31
文章在西藏高寒缺氧地区运用ICP-MS测定了湖泊水中22种元素。并对仪器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化条件下考察了本法的检出限、精密度以及准确度。最后对西藏某矿区湖泊水样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各元素回收率均在88%~110%之间,符合实验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5.
面对我国民族众多、分布广泛的实际状况,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各民族之间受到民族流传文化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体现了自己的发展特色。西藏是我国几个面积较为巨大的自治区。在发展过程中西藏主要依靠畜牧业等为主要的发展特色,近几年也引进了旅游业。作为较为知名的养殖地区之一,在进行本地家畜养殖过程中,最为出名的几种家禽里面就包括了藏鸡。藏鸡作为一种家禽进行养殖,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食品的供应,还可以进行家禽的加工生产。但是在家禽养殖过程中藏鸡细菌病的出现却影响了藏鸡的养殖以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藏鸡属于高原放养鸡种,体型较小、体重较轻,地区性差异不大,只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在体格大小、羽色上存在小的差异。而生长发育、产肉性能是家禽的一个重要特征,对肉用家禽早期体重始终是育种最主要的目标,而对蛋用家禽和种禽,体重是衡量生长发育程度及群体均匀的重要的指标。通过本次对选育藏鸡一代的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研究测定结果表明:藏鸡选育一代的体重、体长指标均高于一九八三年体尺、体重测定的结果。通过对藏鸡的屠宰测定发现藏鸡的胴体质量较好;对藏鸡的腹脂率测定母鸡的腹脂率为4.9%,进一步表明了藏鸡良好的生产特性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山鸡也称野鸡、雉鸡,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在销路有保证的条件下,饲养山鸡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孵化。山鸡所产种蛋,应随产随孵。蛋少时,可利用家鸡代孵,蛋多时可人工孵化山鸡的孵化期为24天。孵化后1—20天内温度应控制在37—37.5℃,相对湿度65—70%,21—24天出雏  相似文献   

8.
刘玲 《知识窗》2001,(11):17
雪水能使动植物的生长创造奇迹.前苏联科学家做了多年的实验:将同样重量、同样月份的母鸡分为两群.一群鸡饮雪水,另一群鸡饮普通自来水.实验进行了3个半月.第一群鸡下538个蛋,而另一群鸡只下了272个蛋,而且饮雪水的鸡下的蛋体积较大. ……  相似文献   

9.
水蜜桃是一种富含多种维生素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与医用价值的水果。本论文以陕西引进的二年生水蜜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蜜桃栽培方法、生长情况、果实产量、适应性等方面研究分析,以确定该品种水蜜桃在青藏高寒地区的适应能力,获得青藏高寒地区水蜜桃栽培技术,进一步推广水蜜桃在青藏高寒地区种植。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水蜜桃可以适应海拔3800米左右的青藏高寒地区生长良好。青藏高寒地区水蜜桃引种试验研究对提升西藏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西藏林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藏畜禽品种资源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西藏牦牛、藏羊、藏猪、藏马、藏鸡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数量变化,分析了西藏品种资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保电动汽车在高寒地区安全运行,研究以国家标准为依据,以高寒地区气候特征为测试环境,以西藏新能源检测中心动力电池测试平台为基础,对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开展容量实验、功率内阻实验、高低温启动功率实验及能量效率实验等系列电性能测试试验。并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整理,总结不同测试工况下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工作规律,以便掌握在高寒性气候条件下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相关电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子,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更准确的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磷含量,对测定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精密度、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磷含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建立的线性方程为y=0.033X(R2=0.9981)。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由于在西藏存在品种单一且退化严重的问题,针对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其发展要求,本试验从内地引进11个新品种,通过实验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并适宜在本地区生产种植的新品种,为下一步进行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实验室内一般用钻井所得岩心模拟岩石在地下所处得环境(温度、围压、孔隙压力)进行实测得到的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而用地表岩心进行岩石力学参数测定的很少。而实验室很难准确地模拟井下温度、围压、孔隙压力等实际情况对地面露头岩样进行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因此,需要一套合理优化的岩石力学参数实验方案才能进行。本设计采用有效应力法对地表岩心施加围压进行三轴实验,最终获得在同一温度不同围压下细砂岩和粉砂岩的泊松比、杨氏模量和抗压强度等参数值,进而研究不同岩性岩石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并进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围压增大,岩石的变形、抗压强度和弹性极限显著增大;相同实验条件下,不同岩性在不同方向上所表现出来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各不同,且互有大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藏不同区域冬虫夏草适生地的科学考察与生态学研究”的野外调查,将西藏藏东南森林植被分布的西界推至曲松县罗布萨、顶荣沟及隆子县雪萨乡一带;同时对《西藏森林》、《西藏植被》上的区划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品种小麦在干旱、盐胁迫逆境环境下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研讨小麦抗旱抗盐能力的强弱,本实验选用11种优势小麦品种实验材料,分别使用200%PEG(6000)、5%NaCl与0.4M甘露醇溶液处理小麦幼苗,模拟干旱和盐胁迫环境。进而对正常条件下和胁迫处理条件下的小麦幼苗进行脯氨酸、过氧化氢、丙二醛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干旱、盐胁迫处理后不同品种的脯氨酸、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值均不同程度升高,叶绿素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且幅度较大。经综合分析,小麦品种百农207、偃师4110抗旱、抗盐性能最佳。该研究从生理指标角度对小麦的耐旱耐盐性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盐渍逆境下的小麦育种与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地域性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西藏主要小麦品种和内地优质小麦品种,分别在西藏和杨凌进行冬播和春播,收获后测定并分析其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结果表明:相同环境下,西藏品种蛋白质含量和谷/醇比值均低于内地品种,但在两种种植环境下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变化表现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其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总趋势是西藏点蛋白质含量和谷/醇比值均低于杨凌点,且西藏品种和内地品种及冬小麦和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在两地间的变化都不同;不同类型品种在两地种植,其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差异不同,其中冬型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品质在两地的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18.
冬季降临,塞带和高山地区又披上了银装。雪,人所共知,是白色的。而雪地并不完全如此。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南北两极和高山的探险家,相继发现了“红雪”、“黄雪”、“绿雪”、“褐雪”及“黑雪”。它们时隐时现地出现在终年不化的冰雪地上,有时面积相当广大。种种奇雪彩之雪,经科学家研究后,已知其大部分是由藻类的大量繁生所造成。藻类是最简单的低等植物,很多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察见。藻类大都具有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由于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在各类藻类中的比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植物学家根据不同颜色,把藻类区分成几个大类,比如绿藻、蓝藻、黄藻、褐藻、红藻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养殖实验用高品质食蟹猴不同生长时期对颗粒饲料配方营养的需要,通过采集广西某公司用于饲养食蟹猴饲料自主配方及委托加工分别用于生长期和维持期、冬春季和夏秋生产季节生产的饲料(颗粒)样品进行检测分析,针对营养指标有的未达标等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伟 《资源科学》1984,6(4):51-55
西藏高原地处我国西南部,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在这样的气候生态条件下,麦类作物的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及其群体的物质生产特点,均与低海拔地区有所不同。这方面在青海已有较多研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西藏也作过短时间的测定。现根据近两年来本所的测定结果,对有关问题作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