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耳聋与康复     
耳聋大致可分为三类: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及混合性耳聋. 1.传导性耳聋是指外耳、中耳部分出现病变或受阻,致使外界声音在传人内耳途中发生障碍,声音强度减弱.因为有此种障碍者的内耳正常,所以听力损失并不大.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电学、电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助听器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一般地说,通过助听器将声音放大,绝大部分的耳聋患者可以得到满意的听力补偿效果。但对于那些听力损坏严重、高性能助听器也不能满足其要求的耳聋患者来说,建立一个与人的耳朵完全一样的听觉器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个与听觉器官一样的东西叫人工耳蜗。对于正常人来说,听力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内耳3个部分。正常情况下,声音通过外耳传到内耳,通过类似蜗牛的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再通过神经传至听觉中枢产生听觉。耳蜗起中间站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际上广泛关注的突发性耳聋发病机理和治疗研究在我国获得了突破,上海长征医院孙爱华教授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铁代谢障碍是诱发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通过调节和纠正铁代谢障碍,可以恢复或改善患者听力。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特殊形式感音神经性耳聋,大多数病人是在早晨起床时单耳或者双耳突然失聪,病情突发,来势凶猛,是耳科急症。目前,世界各国都对突发性耳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病因仍然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病程超过3个月的通常被认为是不治之症。 孙爱华等研究人员运用组织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和免疫学技术,对数百只大鼠进行实验观察,对700多名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病程进行了流行性病学分析,结果表明,当人体内的铁元素代谢出现异常时,就会出现内耳含铁酶活性降低或者分布异常、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听毛细胞静纤毛损伤和线立体变性等情况。此外,铁代谢障碍还可造成红细胞膜硬性改变,进而引起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既可直接引起突发耳聋,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耳聋的体内发病病理基础。 在发病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孙爱华教授结合中医学理论,研制了铁必复冲剂等药剂,临床效果良好。研究人员通过调节患者体内铁代谢,先后对300多例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了治疗,60%患者的听力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近一半的患者听力基本恢复或者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4.
在音质、功能及操作等方面具有至真至美特色的微型收放机,即“随身听”,因携带方便,在青少年中很是盛行。戴着耳机听音乐或外语,既不影响他人,又可避免外界干扰,是一种潇洒、雅致、舒适的精神享受。可经常使用“随身听”或耳机也会带来某些潜在的危害,可能出现以下两种耳机病。1.感音性耳聋:常戴耳机会损伤人的正常听力,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感音性耳聋”病症。有关医学资料表明,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当音量高达110分贝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丧失病症。目前,一些…  相似文献   

5.
许多儿童的听力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伤害的,要引起家长与教师的注意。每个人从咽部到中耳,都有一根管子相连,它叫咽鼓管。儿童时期这根管子相对较粗、短而直,不及成年人弯曲。每当上呼吸道发炎,如咽喉炎或鼻窦发炎时,常会波及这根管子一起发炎。又因咽喉鼓管的咽口附近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在其肿大发炎时把这根管子阻塞,就会使听力下降,如波及到中耳,可发生中耳炎,听力可受到损害,这是儿童耳聋常见的原因之一,应当引起家长注意。高热或得了传染病,如腮腺炎、流感、麻疹等,这些病容易伤害内耳,使听力减退,甚至丧失听力。这也是儿童致聋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好端端的孩子怎么会成为聋哑儿?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大部分病人是不适当地使用抗生素而致聋哑的。目前常用的抗生素中,有一部分药物属于耳毒性抗生素。例如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都可以损伤内耳,引起耳聋。发生这类耳聋的原因,有的孩子由于遗传因素,对这类抗生素毒性特别敏感,少量注射就可能导致耳聋;但也有不少是由于用药不当引起的。有些医生不管孩子患什么病,都用抗生素。由于注射青霉素要作皮试,又易引起过敏反应,对孩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爆震性损伤的发生率逐渐上升。由于耳朵是对爆炸压力最敏感的器官,因此它在爆震性损伤中最易受累。爆炸压力造成的耳朵损害主要是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进而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我们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爆震性听力损失的一些病例。鼓膜对爆炸压力波特别敏感,因为在体内这种压力波主要在空气-组织交界面释放能量。然而,由爆炸引起的鼓膜穿孔比其他原因引起的更难以治疗。爆炸压力能破坏内耳外毛细胞上的纤毛束,从而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同时,内毛细胞的神经突触和螺旋节细胞的减少会引起隐性听力损失,从而引起耳鸣和听觉过敏。  相似文献   

8.
探讨饮食中脂肪与癌症的关系,发现饮食中脂肪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密切相关,脂肪的过量摄入是促使癌症发生的关键因素.高脂饮食提高了癌症的发病率,低脂和某些矿物质的饮食降低了癌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90例突发性耳聋按年龄、发病时伴随症状、初诊时听力曲线类型及听力损失程度分类,就其病因、发病情况、治疗及愈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年青者,听力曲线显示低音障碍型及谷型、轻度及中度聋者愈后良好,高龄者及伴眩晕者愈后差。  相似文献   

10.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噪声究竟有哪些危害?如何控制呢?下面向同学们作简单介绍.一、噪声的危害1.噪声能引起耳聋健康人耳的听觉下限为0分贝,即对10分贝以下的声音就能听见.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里,听力就会受影响而不能恢复正常,这时听党器官已发生病变,产生了永久性的听力下降,即听阈上移,这种现象称噪声性耳聋.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20次到20000次,而对频率为每秒1000次到400次的声音最为灵敏、而噪声性耳聋的特点是对频率为每秒4000次的声音的听力首先下…  相似文献   

11.
耳聋有三种: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又称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耳蜗与听神经病变造成的听力损失.在我国,大部分耳聋患者属神经性耳聋.  相似文献   

12.
人的内耳在胎儿约五个月时就已发育完成,所以,胎儿期就已经能“听到”声音。那么多大的孩子才能听懂声音的含意呢?听力的发展有利语言和心理发展,怎样培养婴儿听力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造大鼠二型糖尿病模型在不同饮食背景下的稳定性。创新点:首次探讨在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的背景下,该常见的大鼠二型糖尿病模型的稳定性。可为造模后期干预阶段的饲料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饲喂Wistar大鼠高脂饮食8周后,注射25或35 mg/kg STZ来诱导二型糖尿病。之后每组分别饲喂正常饲料和高脂饲料4周,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的稳定性。结论:不管在何种饮食下,糖尿病大鼠都出现了空腹血糖显著恢复,血脂紊乱加剧的现象。其中35 mg/kg STZ注射组大鼠的特征更接近一型糖尿病,而25 mg/kg STZ注射组大鼠表现出二型糖尿病的特征。相比高脂饮食,正常饮食更容易导致空腹血糖和胰岛结构的恢复。因此,在正常饮食下该模型稳定性欠佳,在后期的药理学实验中推荐使用高脂饮食。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发现有腮腺炎致聋的病例,应引起注意。腮腺位于外耳下方,邻近中耳、内耳。腮腺炎病毒可直接侵入中耳,从前庭侵入内耳或通过脑脊液、血循环感染致聋。腮腺炎致聋,一般在患腮腺炎的同时发生,出现耳聋、耳鸣,耳内发闷、头晕现象。若发现早,及时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如果误诊、治疗不及时容易致聋。患腮腺炎的儿童若出现双侧  相似文献   

15.
余美静 《小读者》2011,(12):63-63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对数百名参试者进行了长达1年的跟踪调查。其中一组人员食用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另一组则主要吃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清洁级纯系雄性SD大鼠为实验模型,应用组织病理学、RT—PCR技术,研究高脂饮食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管内膜细胞大电导钙激活的钾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activated K+ channels,BKCa)、中电导钙激活的钾通道(Intermediate condutance Ca—activated K+ channels,IKCa)基因表达的动态改变情况,从基因表达水平探讨高脂饮食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同时指出,IKCa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启动因子,此观点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检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17.
探讨高脂饮食对慢性肾衰(CRF)大鼠摄食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各组高脂饮食或腹腔内注射脂肪乳的大鼠摄食量和下丘脑下丘脑组织食欲素A水平均明显比正常饮食大鼠增高。高脂饮食能促进CRF大鼠食欲增加,可能与其下丘脑组织食欲素A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长期以来对肥胖有很多错误的概念和解释。这里列出了几个有关肥胖的认识误区。如果坚持低脂饮食我就不会肥胖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对控制体重有好处。虽然进食低脂饮食相对高脂饮食而言不容易发胖,但有些人第天从低脂饮食中摄取过量的热卡,他们照样会发胖。细嚼慢咽能使你较快出现饱胀感,这有助于你在第餐中减少进食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对江西部分聋校教师、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书面语是听力残疾儿童与听力健全人沟通非常重要的语言沟通方式,口语是学语前重听儿童、学语后耳聋儿童、学语后重听儿童与听力健全人沟通能够使用的语言沟通方式,手语是听力残疾儿童与听力残疾人沟通最重要的语言沟通方式.学语前耳聋儿童、学语前重听儿童接受早期语言训练将减少与听力健全人沟通的障碍.聋校教师较难根据听力残疾儿童的听力残疾状况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20.
梁冉 《老年教育》2009,(7):56-56
1.不要沿袭年轻时的饮食量。老年人要保持身体健康,需要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的平衡膳食。所以老人比年轻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应多吃肉、鱼、禽、蛋和奶制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