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晓蕾 《甘肃教育》2014,(20):86-86
正"合作学习"是相对于教学中每一个个体而言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就能互助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动手能力。下面,我就如何在美术手工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阐述一下个人观点。一、教师怎样"教"1.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能力。在教学中我发现低年级的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合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会分工。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这就需要教师指派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组长  相似文献   

2.
王建军 《考试周刊》2014,(71):35-35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会选择这种教学形式,但现今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无效参与。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周展示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以及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等几个方面,对高中英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共同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分享的方法,同时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小组的共同进步,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探索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其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策略(一)合作阅读合作阅读是小组内的学生首先一起阅读指定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然后进行班级内的小组间交流,使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表现自我的机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不仅是认知的需要,而且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意义重大,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见的合作形式。实践表明,有许多小组合作学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小组难以脱掉"单干"的痕迹,很多现象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如何更有效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按合作前、合作中和合作后三个阶段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团队思想的"塔基"教育。在组织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需求、意义和策略,把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做实、做牢,做得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小组的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组合作研究是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主题组织形式。本文主要探讨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合作小组的建设,包括小组合作各阶段的特点,小组成员的构成和角色搭配,有效合作的策略等。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发挥小组成员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之小组合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性学习是以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为特点的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文章对小组合作研究的特点、意义及评价方式做了一定的分析,指出它们在研究性学习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在研究性学习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防止几种不良倾向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2015,(4):105-112
本研究在郑州市某小学三年级选取语文成绩大体上相当的两个班分别作为合作学习的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研究。在学期始对实验班语文老师和学生进行了团队组建和合作学习技能方面的培训。经过一个学期的合作学习训练和实施,在学期末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比较发现,实验班的语文成绩有明显提高,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顺畅。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团队满意感和团队凝聚力与团队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团队满意感和团队凝聚力对合作小组学生的学生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合作学习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郑少娟  黄斯璐  王昕 《师道》2010,(9):23-25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申震坤 《考试周刊》2014,(90):113-113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或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这种形式使以往单调、死板、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活泼、生动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2.
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基本做法是: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合作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它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组织方式,小组合作已日益受到现代教学课堂的关注与重视。小学数学课堂也不例外,它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并把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作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和作用入手,重点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小组合作研究是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组织形式。合作小组的建设包括小组合作、小组成员的构成和角色搭配,有效合作的策略等。一般而言,合作小组从确立课题到结题整个过程需经历四个阶段:逐步形成阶段、冲突发生阶段、日趋规范阶段和正常运作阶段。科学合理的评价是课题成功的催化剂和推进器,评价的重心由过去鼓励个人竞争达标变为激励小组合作达标,确立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刘彩英 《生活教育》2014,(16):64-65
合作学习是一种主体性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本文指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小组合作研究是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组织形式。合作小组的建设包括小组合作、小组成员的构成和角色搭配,有效合作的策略等。一般而言,合作小组从确立课题到结题整个过程需经历四个阶段:逐步形成阶段、冲突发生阶段、日趋规范阶段和正常运作阶段。科学合理的评价是课题成功的催化剂和推进器,评价的重心由过去鼓励个人竞争达标变为激励小组合作达标,确立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要实现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的持续运转,必须落实六大"要诀":一是教师角色要实现深度转型;二是教学要走向策略化学习;三是教学内涵要走向问题式学习;四是教师将黑板分隔后实现小组化承包;五是多媒体使用要遵循"三适";六是教师要坚持召开三个团队会。只有不断调整教师自己的角色、行为和策略,始终关注六个要诀,才能保障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的科学运行,提高小组合作团队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可见,学习小组的有效构建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开展探究实践的有效组织形式。作者通过一系列探究和实践,发现通过学习小组的有效组织和学习,学生在语文学科综合素养上有了显著的进步。本文分别从学习小组构建的依据、方法、评价几个方面将构建学生学习小组的有效策略进行阐述,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何为小组合作学习?它是指一种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组织形式,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从合作中学会学习,从学习中学会合作,这便是它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20.
彭羿 《学苑教育》2019,(10):68-69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如今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创新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已取得一系列的成效。然而,"学困生"却很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参与度较低。本文重点分析了"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潜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探讨出转化"学困生",提高"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