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周洁 《出版广角》2018,(6):25-29
2017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全面进入跨界融合新常态,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版企业与泛娱乐、泛文化、泛金融进行深度对接,知识付费不断拓宽数字出版领域.经历行业洗牌的自媒体"二八效应"明显,顺势而为的传统媒体需要继续探索转型之道.出版业仍存在图书去库存有待改善、图书价格保护体系亟待建立等问题,已成常态的复合型书店也需考虑如何在转型中坚守书店本质.数字信息技术和跨界融合发展仍是未来行业风向标,新闻出版业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构建图书全版权运营生态链,继续优化数字新媒体版权保护体系,根据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出版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出版业数字化战略视角,分析出版业数字化战略的两个方面,即出版产业数字化战略与出版事业数字化建设、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作为独立业态的数字出版;探讨"三个关系",即出版业数字化战略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数字出版的关系,得出出版业数字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基本判断."十四五"期间,数字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将更加凸显,数字出版将体现出产业体系智能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特质,数字出版的市场调节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将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3.
出版深度融合是出版业适应数字内容市场供需态势作出的重大战略转向,也是媒体融合与出版融合相关政策推动下实现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文章从出版媒介角度考察出版深度融合内涵,指出其是初步融合、再分化、共存等阶段渐次展开又并行发展的复杂过程,将重构包含出版业在内的媒介与内容产业新格局和新生态,推动出版业成功跃迁至数字出版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面向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一个再媒介化过程,出版业可通过迁移、改进、重塑、吸收等多种再媒介化策略推进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金更达  傅强 《出版参考》2013,(31):15-16
尽管我国出版业已然清醒地认识到顺应新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数字出版转型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但内有观念、资金、人才、技术等的限制,外有IT、传媒、运营商等竞争者的围堵,自我转型之路异常艰辛,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贡献率不足5%。为进一步加快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步伐,实现"十二五"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既定目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称总局)将"加快科技与出版的深度融合,推进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列入2013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12项工作要点之一,并遴选出首批25家在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时期是传统出版行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中国出版业也不断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产生与成熟,如何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有效融合,如何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出版企业需要认真思考、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邓文君  车达 《编辑之友》2015,(7):108-112
数字网络与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出版业数字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制订切实可行的转型策略又是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在分析法国出版业特点的基础上,从出版发行、拓展合作、立法保障三个方面探讨法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我国出版业的数字转型和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辛旭东 《编辑学刊》2024,(1):103-108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边界不断扩大,传统出版业亟待转型升级。政策导向、技术加持、市场需求都在驱动出版业务全面深度融合,在线教学的新生态,也为教育出版融合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从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动力、内核、创新三个维度阐述在线教育视域下的新机遇,以期从内容选择、技术加持、生态构建三个角度为出版机构在新媒体时代的数字教育出版创新提供路径,促进数字教育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构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背景下,处于数字化浪潮中的中国出版业面临产销技术、业务模式、组织机构等多方面的冲突与转型。在完成从数字出版到融合出版的过渡后,出版深度融合成为当下我国出版业面向未来生态建设的全新趋势。本课题紧密结合数字化环境下的新出版传播体系,以全媒体传播视角审视出版产业的深度融合问题,探讨出版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以传统出版转型为立足点,构建多维度、系统化、针对性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下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和生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的不平凡的一年,图书出版业饱受冲击,在困境中求发展.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出版业在主题出版、大型出版工程、教育出版、专业与学术出版以及大众出版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但也暴露出了融合发展短板、选题和内容同质化、电商"价格战"泛滥、公共危机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出版融合发展转型过程中,电子音像出版具有"亲数字"的天然优势,其灵活多样的内容表达和产品形态有助于丰富主题出版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安徽教育出版社电子音像出版项目"大别山上"在在线营销、产品形态、与新技术融合等方面积极创新,探索出一条电子音像主题出版融合创新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短短几年,数字出版在各个领域表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新闻出版强国目标的战略方向。由此可见,发展数字出版,不仅是政策导向,更是产业发展需要。无论是传统出版单位还是民营书业,都正在为未来的数字出版谋篇布局,为书写属于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字信息时代,传统出版业持续唱衰,数字出版如火如荼.我国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初见成效.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出版业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成为关乎其命运的大事.老牌出版强国德国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同时全面进军数字出版,笔者从兰登书屋的发展之路管窥德国出版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转型策略,以此为我国的数字出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吴长青 《出版广角》2022,(12):16-20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进入 21 世纪以来,出版业经历了从数字出版到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政府出台的各类文件为出版业融合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为出版单位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领域提供了行动指引。古...  相似文献   

14.
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切合当下出版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谈教育出版的融合必须先了解整个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而认识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有两个维度或者说是两个角度.第一是出版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包含教育、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电影电视等;第二是出版业与技术的融合,这里技术包括数字网络、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从这两个维度来认识出版业包括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有两个大的方向,本文主要从出版与技术融合的方向来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十三五"进入中期,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出版行业逐渐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电子化出版转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和数字出版业和发展面临着瓶颈和障碍,加快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变得迫切起来。本文就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问题进行研讨,以期对出版事业的优化发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是出版业不可逆转的潮流,无论是人工智能的加速落地,还是云计算、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都在为社会发展注入技术逻辑.2021年我国出版业顺应变革趋势,在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上表现亮眼.智能应用从机进人退转向人机协同,场景应用由单屏阅览走向多感官调动,内容从科普拓展至出版全域,营销从产品入网升级为品牌入网,最终实现从内容供应向综合服务的深度转型.出版业未来应继续借鉴优秀经验,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目标,努力为建成新时代的数字出版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张忠月 《出版广角》2019,(13):38-4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政策、技术和市场共同引领下取得跨越式发展,出版单位的融合发展成为出版业进入新时代的新常态、新动能.技术创新、知识增值、跨界融合、产业聚集、价值引领成为新时代数字出版鲜明的特点.站在新起点上,出版融合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又获得难得发展机遇,数字出版将迈入智能出版时代,出版生态格局将在数字出版助力下加快重塑,传统出版单位将与新兴数字出版企业融合共生,数字出版市场秩序管理将更加包容规范.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发展以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传播渠道网络化为主要特征,以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9.
任翔 《出版广角》2022,(1):50-55
文章聚焦2021年欧美数字出版的商业与技术创新,在疫情动荡与数字加速创新的大背景下,分析数字出版在欧美出版业复苏与增长进程中的独特作用,从产业结构、内容形态、商业模式和智能技术等方面梳理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态势,并就中国数字出版业在后疫情时期的产业转型和国际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出版业正经历着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对传统电子音像出版企业来讲,磁带、光盘等传统载体的不断迭代和淘汰,更多带来的是自身行业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拓宽经营发展思路,寻求转型升级,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谋求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出版社经营和发展思考的主题.随着传统电子音像市场的逐渐萎缩,优质视频内容如何通过新媒体手段推向市场,成为出版社经营发展成败的关键.出版社应该主动转变经营思路,以"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为导向,以"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链"为切入点,运用新思路、新思维、新方法,制作和开发一系列新媒体出版项目.如何实现"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呢?我们必须立足优质的出版内容,应用先进技术进行融合发展.随着新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转型、升级、融合成为共识.在互联互通的今天,现代出版人需要将业态延伸至互联网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