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对韩国的文化产业造成重创.迫使韩国努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推动韩国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10年来.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文化创意产品成功登陆国际市场,产生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及国家形象效益。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七大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2.
韩剧作为韩国文化输出的主要渠道之一,渗透着政治制度、文化价值和国家形象的无形感召力,是软实力传播效果的具体体现。即作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韩剧,无论传播内容还是演艺人员都潜移默化地承担着韩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使命。韩剧不只是扩大了韩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使韩国跻身于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韩国在国际传播方面有很突出的表现.韩国媒体非常发达,共有新闻机构230多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引领报业,KBS、SBS、MBC引领电视业.韩国媒体与政府互动频繁,利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全力推介韩国,树立良好形象.韩国国际传播主要着力于四个方面: 一、政府为舵手 1.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产品国际化传播 韩国政府在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1999-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我们所说的"韩流",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韩剧、流行音乐和明星的范畴,而是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出版、漫画、卡通、音乐、游戏、影视、广告、人物形象等在内的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继上世纪90年代韩剧大获成功后,韩国于1999年进一步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振兴机构,为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韩流文化作为韩国的"国家名片",为韩国其他产业带来的机会和经济效益,远远超出了韩流文化出口本身的价值,已成为韩国企业投资和对外谈判时的最大助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抵御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和侵袭,许多国家无不从战略层面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对外塑造和传播本国的文化形象。作为文化产品的集中体现,影视作品对国家形象的宣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我国的近邻——韩国。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5,(21):62-65
韩国自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过"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就跻身世界文化强国之列,其成功经验十分值得中国借鉴。本文梳理了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况,并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商业化运作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之处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冯丽琴 《青年记者》2016,(15):93-94
韩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文化立国”与“科技立国”“教育立国”并列为韩国三大国策,以文化、科技、教育三者驱动提升整个韩国综合影响力,使韩国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产业生产国和输出国,尤其是电视产业、娱乐产业、游戏产业、设计产业等相关传媒产业。  相似文献   

8.
李林 《出版广角》2021,(3):6-10
数字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推进,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数字文化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数字化及其深刻、泛在的社会影响力,也将使国家文化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由数字化所引发的国家文化安全系列问题应引起各界高度重视.一方面,数字化催生了新的国家文化安全形态——数字文化安全,数字文化产业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主阵地;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对国家文化安全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坡州出版城     
《出版参考》2009,(6):52-52
新的文化共同体 坡州出版城(Paju Bookcity)是坡州出版文化信息产业园区的简称,为推动出版文化产业的发展由国家制定、民间主导的韩国国内独一无二的产业园区,也是该城市所追求的功能以及作用的象征性品牌。  相似文献   

10.
张焱 《今传媒》2013,(1):68-69
为了清楚的认识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本文提出了对韩国文化产业进行概念界定以及从历史角度对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探索。本文采用的定性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国际上和韩国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进行了比较,然后从韩国各个执政时期入手,发现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通过这一历史梳理,能够更好的把握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脉络,有利于对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成就了一些国家文化产业的崛起.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让美国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大国.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又让日本、韩国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历史和市场规律都告诉我们,现在又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最佳时机。”在契机面前,应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和国外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品牌和文化创意的运营上。以中华文化之精华为基础,注入时代元素,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促进动漫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文化.让中国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全中 《青年记者》2012,(19):53-57
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2000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十七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密集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等政策.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是从整体来说,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问题与难题丛生.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规制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对文化产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促进和保障我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应着重从完善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品内容多样化、创新文化产业走出去模式、维护国家文化产业安全等方面改革和完善政府规制职能.  相似文献   

14.
金善男 《出版参考》2015,(19):20-23
最近文化产业世界化和包括政府主导在内的出版业界都积极地尝试进军海外市场.例如,重视海外市场的文化体育观光部门和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最近共同组成了“文化产业进军海外援助中心”,提供海外市场的信息(包括市场走势,企业开发,介绍进军海外市场的成功和失败事例),预约出口相关的法律咨询委员,提供海外市场的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5.
华子祺 《东南传播》2023,(7):97-100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韩国制定多项政策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将电影作为核心构成要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韩流”。本文通过梳理韩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具体阐述构成外部因素的韩国文化产业政策、专门性组织结构、电影产业法律法规,分析韩国电影自身的国际化叙事、文化价值传播和文化共情力等特点。通过追踪其发展规律,可以为我国电影产业的优化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曾喆 《中国传媒科技》2014,(10):147-147
<正>当前,我们正值"韩流"来袭30年,韩国东大门文化产业链的成功也给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中国带来很大的启示。本文将通过研究韩国东大门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对比西北知名的服装批发市场——兰州东部服装批发市场,把它作为中国服装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雏形,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将"东大门""东部"现象进行解读,分析其作为一种媒介如何传播文化现象以及它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探讨加强中韩两国文化产业合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2,(7):5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其中规定: 1.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95年以来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发展历史、制度建设、融资途径、发行流通体系、大片策略、电影节等方面探析了韩国电影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就其明显的文化产业特征与文化力量进行解读,最后对2006年以来韩国电影发展乏力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网络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产业类型和盈利模式,成为文化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网络文化生产力正日益壮大,蓬勃发展.要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生产力,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家把文化产业当成支柱产业进行大力鼓励和支持,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在文化产业发展和转企改制中,税收等问题是文化企业普遍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家应制定文化企业的税收政策,并给予文化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