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书上看到许多描写崆峒山的文章,书上都说崆峒山非常的美,犹如仙境一般。崆峒山主要由山、水、林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所构成。  相似文献   

2.
甘肃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东部平凉市,是六盘山支脉,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岣,蓊岭郁葱而引人入胜。崆峒山以峰为骨,以林为肉,山峰雄伟,林海浩瀚。所以古人评价崆峒山水甲于关塞,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  相似文献   

3.
森林康养是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森林生态、景观休闲、食药融合和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健康文旅体验模式。甘肃崆峒山是闻名海内外的文化名山,也是森林康养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在平凉“十四五”文旅规划布局下,积极推进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是甘肃平凉地区旅游经济提升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崆峒山文化资源的四个优势方面分析与森林康养的融合发展,提出利用生态文化提升森林康养品质;融入养生文化普及森林康养理念;引入武术文化丰富森林康养形式;吸纳膳食文化助力森林康养服务。这些针对性的建议,可以促进崆峒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提升森林康养旅游服务质量,实现资源产业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实地调研和文献查询的基础上,发现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山地区存在着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现象。通过分析崆峒山地区的建筑特色、民众心理及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的文化内涵,认为这一文化现象具有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丝绸之路要冲 ,兵家必争之地崆峒山位于甘肃陇东平凉市西郊 1 2千米处 ,为我国历史名山之一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望秦川 ,西接六盘山 ,南依关山 ,北峙萧关 ,是古长安西进北上的要冲 ,又依六盘山三关之险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二、秀丽丹霞地貌 ,雄奇峰林景观崆峒山经多次造山运动 ,形成了峭立挺秀的峰峦和各种嶙峋怪异的石景 ,陡立奇异的残峰、巨石 ,犹如石灰岩山地的峰林景观。从而构成了崆峒山的主要地貌类型———丹霞地貌。这“西来第一名山”的丹霞地貌颇为丰富多彩 ,雄奇巍峨 ,秀丽迷人。顶平、身陡、麓缓为其基本特征。平坦的…  相似文献   

6.
陇东风景名山──崆峒山李忠义崆峒山是中国史志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号称“西来第一山”。古籍名空桐,实起源于古代聚居当地的空桐氏部族一名。它位于甘肃平凉市城西15千米,径河上游主流与其北岸支流后峡河之间,海拔2100米,属侵蚀中低山区,为中生界陆相碎屑岩...  相似文献   

7.
季节的诗     
这个有风的散着落叶的季节一我不知你的到来我的诗依稀缀着晶莹的露珠听说你奔跑在原野上身后追逐的是江南的烟雨抑或大西北的风 当晚霞染红我的双颊当夕阳倚在崆峒山头当异乡的月亮悬在我的头顶诗乘着清凉的风如尘般轻盈降落我们在异乡的月下不期而遇崆峒山下的风吹得我有些冷不知这颗年少的心能否承载你曾经沧桑的过往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中国古代养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同时,他在养生方面也创立了具有鲜明儒家特色的养生保健体系,从道德养生、心理养生、音乐养生、体育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劳逸养生、读书养生、旅游养生等方面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的养生化。孔子养生理论的核心是致“中和”;孔子养生理论的特色是“身心并修”;孔子养生理论的精髓是“仁寿”。孔子养生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古代养生化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知网近10年中国养生旅游研究的核心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系统,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助于掌握中国养生旅游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养生旅游研究呈上升势头;主要研究热点是养生旅游理论、养生旅游资源、养生旅游开发、养生旅游案例研究,以及养生旅游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APP技术为支撑,中医养生理论与二十四节气有机结合,探索中医关于饮食养生、情志养生、起居养生、穴位按摩养生相关知识,深入探究“二十四节气养生”科普系统手机APP模块设计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保健养生、饮食养生、精神养生、环境养生、药物养生、运动养生等等。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的养生家。他所处的时代,医疗卫生条件很差,而苏轼身体条件不好,陷于党争,使他的身体备受摧残,为了保全性命,他不得不重视养生。久之,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养生理念,认为饮食贵在保持心境的宁静,思想上摆脱种种束缚,做到动静相济,保持生活节俭,适度佐以药物;他坚持各种功法的操练、采用饮食疗法、采用小单方治病、适量服用药物等等养生方法,于其养生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养生旅游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生是一个比较中国化的词语,把养生理念植入旅游活动之中,谓之养生旅游。养生旅游有其特定的内涵、特征。养生旅游与健康旅游、医疗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关系密切。养生旅游有其特定的市场。养生旅游资源按照其属性可以划分为自然类和人文类两大类。养生旅游产品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非核心旅游产品,并可以把养生旅游资源进行产品化。根据区位理论,区域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分为全方位开发型、适度超前型、培育新业态型、挖掘整合型四种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老子“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的养生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养生智慧深刻隽永。他提出了"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的养生理论体系,含摄了体育养生、精神养生、性爱养生、社会养生等多个层面,对于引导世人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旅游景区外宣标识语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名片"。本文着眼于翻译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对国家五A级著名旅游景区崆峒山的外宣标识语英译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探讨旅游景区标识语的汉英翻译技巧,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产生更好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甘肃教育》2013,(11):2
平凉市崆峒文武学校创建于1999年,是我省唯一一所全日制、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文武学校。2009年在市、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由崆峒区政府投资1800多万元,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下新建了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3.5亩.总建筑面积6558.7平方米,建有可容纳800人的教学楼一幢,学生宿  相似文献   

16.
道教养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养生功效,被世人认可,本文用道教养生体育的养生观、理论、原则和方法入手,系统分析了道教养生体育对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嵇康 克服养生五难 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一生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  相似文献   

18.
南通自身拥有建设老年旅游目的地的内外条件,通过分析和学习世界发达国家老年养生的模式和企业运作方式,南通可通过加大老年养生政策扶持力度、营建宜居老年养生目的区域、打造老年养生生态度假项目、培养高端老年养生服务人才等策略,打造老年养生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养生保健一直是被关注的话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养生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需求表现尤为明显。养生渠道有很多方式,如养生运动、器材、养生药膳等。养生粉凭借自身的优势在这些养生产品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0.
边塞养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养生体育文化的重要的一支,是养生文化精粹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的地域环境、各种文化的融合与冲击使得边塞养生文化具有其他地域养生文化的共性特征,也不乏有着独特的个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边塞地区养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期为边塞养生体育的传承与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