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与学生一起阅读,感受作品的糟粕与精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阅读目的。 3.和学生共同实践,鼓励其保持读书的深厚兴趣,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焰 《新作文》2004,(9):35-36
近两年中考,阅读题中都出现了学作品,解题也很重视个体认知、主观感受。而学生在学习的重压下,思维已经僵化,感受也已麻木了。无论作还是阅读理解题,如果不能投注真实感受.就只能人云亦云,毫无新意,都是得不到高分的。读一些质兼美的散小说,有点感慨、有点感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阅读期待.培养语感,也有利于积累写作经验。  相似文献   

4.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鉴赏文学作品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孟子曰:“甬其诗,谈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要知其人,还要知其人生活的时代.即社会背景。中学文学鉴赏,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思想 通过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感受绘本《我爸爸》.让孩子们在以后阅读绘本时,掌握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注意抓住画面细节.从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深入作品内涵.最终得到独特的情感力量。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对书面语言材料的感受.通过对信息的内化和重组。展示作品提供的完整的信息过程。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有关键作用。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的量.还要注重阅读的方法和阅读效果。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积累大量的学习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开阔思维的视野,丰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要让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感受精妙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来华 《陕西教育》2003,(10):30-30
在中学教材中,鲁迅的作品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药》是鲁迅作品中一部重要的短篇小说,下面就这篇文章的教学谈谈一些想法。本课教学安排3课时。首先让学生研读原作,认真揣摩作品,反复体会和感受作品。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鼓励他们总结自己阅读的真买感受,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对课文进行剖析学  相似文献   

9.
词语教学贯穿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阅读时领悟句意,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探究内容,感受作品都离不开词语这个要素。因此,理解词语是学生进行阅读实践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但在实际教学中,解词教学常常陷入两  相似文献   

10.
阅读文学作品,必须牢牢地抓住作品中的“情”这根线,深入地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深切地感受作品的震撼力,才能真正读懂作品,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1.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勇于“班门弄斧”。长期以来,我们把教材中的作品总视为完美之作.老师总要千方百计地为作品找说法,即使错了也是如此,学生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敢“异想天开”.这又怎能谈得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要敢于“班门弄斧”。让他们知道作家并不神秘,作品也不见得美。课堂上,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作为阅读者个体,彼此的感受不会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阅读相关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的起源。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对作品自主探究。在学生自主感受、自主理解、自主鉴赏的阅读过程中,阅读能力才得以锻炼、促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是鲁迅先生早期的学作品,由于时代背景和现实社会的独特性,对于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来阅读理解它,其难度是比较大的.原由有二:一则由于本写作的时代背景离他们现在的现实生活很远.学生难有真切的感受.二则本语言很简练,但含义深刻,时有曲折达意,对于社会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要理解作在本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是需要从理清作的情感思路脉络及警句含义等几个方面来着手阅读与分析的.  相似文献   

15.
陶跃宏 《职教论坛》2002,(14):32-32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领悟语言的音乐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的形象美,欣赏文章结构的变化美,把握整体的风格美及捕捉现实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美,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以下一些感受:一、在阅读范文中感受美1.语言的渲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语文教学也必须凭借语言来进行。因此,教师在…  相似文献   

16.
瞬间     
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是依靠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联想.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与作者发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而实现。但由于学生和作者不是处在同一时代和同一环境,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文化心理、审美情趣、世界观等等,不可能与作者完全相同,所以在阅读时就很难与作者的思想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7.
学是以语言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学欣赏就是通过作品的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的思想感情,从而感到欢快愉悦。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形象性,因此,学欣赏始终不能离开形象。正是这个原因,读在阅读学作品时的感受和认识,就显然和阅读科学论时不一样。阅读论是被它的确凿的论据和充分的论证所折服,而阅读学作品,则是被作品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吸引,所感染。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读风”盛行起来,有“读”占螯头之势。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的阅读量、阅读目标、阅读策略都作了详细的要求.强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一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县有感受、理解、欣赏相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第一步,鉴赏阅读鉴赏需先阅读作品。不读作品,缺乏对作品的实际感受,那么鉴赏就是一句空话。读作品是文学鉴赏的第一步。鉴赏阅读同一般的阅读方法不同。一般的阅读方法,以强调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为特征,而鉴赏阅读则注重语言信息给人的感受,其阅读对象一般限于文学作品。同时,它还要求尽可能的保持阅读的连贯性,整体性。读的过程就是从作品中接受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审美积累对作品进行感受、体验、理解,从而产生情感,获得美感享受的一种审美活动步骤。在  相似文献   

20.
学生思维的自在与灵动,决定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出了阅读的真谛,因此阅读时预设许多条条框框和既定所谓标准答案,是阅读的大忌.为体现阅读的本质和达到阅读的实效,真实阅读无疑是最好的,即放手让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在真实阅读中感受作品体验作品,与作品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