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白静 《教育导刊》2006,(9):42-42
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是儿童性和文学性的结晶体,最能熨贴孩子的心灵。的确,稚拙、纯净的文字抚慰着儿童的内心,丰富着儿童的幻想,温暖着儿童的感受,丰盈着儿童的现实生活,呵护着儿童的梦想世界。在这里,有着自由的梦想、奇妙的经历以及温暖的爱。孩子得到的是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心灵的平和与恬静,人性也得到丰满。因此,早期阅读的本质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的体验,一种成人和儿童共同分享的生命体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活”的儿童心理学。它为我们开辟了一个走进孩子、了解儿童文化的通道。通过动人的文字,我们能触摸到孩子的忧伤与快乐…  相似文献   

2.
孩子天生能画,天生也喜欢画,家长和幼儿园、学校的老师也乐于教孩子画画,这似乎为儿童的美术教育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前景。但是,如果对于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把握不好,对于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处理不当,则可能舍本求末、得不偿失,使儿童对美术丧失兴趣,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游戏与儿童从来就是不可分的。游戏是孩子生活的天然需要,是孩子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游戏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儿童也必须而且只有通过游戏才能实现其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成长。幼儿游戏的核心功能就是娱乐。游戏与课程整合能帮助幼儿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技能,促进游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张欣 《宁夏教育》2020,(3):77-78
文章介绍了银川一幼立足孩子的"闪光时刻",以游戏化教学为主要形式,大胆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帮助孩子在游戏和感知中建构和发展他们关于自己、他人以及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认识,助推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蒙台梭利说:儿童是爱的源泉,儿童是每个人温情汇聚的焦点。的确,孩子总是最能触及和牵动我们柔软的心灵和敏感的神经。因为孩子,我们会惊叹生命与成长的神奇,即便要日日重复单调乏味的劳作,也会因对于孩子美好未来的希冀而充满鲜丽的色彩;因为孩子的成长,我们会满怀欣喜,倍感安慰  相似文献   

6.
一、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思想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儿童观认为儿童就是儿童,他们好模仿,喜欢游戏,好提问,喜欢成功,喜欢称赞。但在现实中有些教师对孩子的好奇、好问、好动等表现出不耐烦或过多的管束,有的教师甚至当众讥笑孩子的缺陷,随意数落孩子的缺点,这些都是不懂得幼儿年龄特点,不按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的表现。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特点、需要和应有的权利,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爱护儿童,蹲下来与孩子平视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去滋润每个孩…  相似文献   

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因此在幼儿园开展陶艺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与创造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陶艺教育家说:体验让孩子发挥个性、发挥创造力、想象力,使他的生活经验能够透过陶泥达到情感的宣泄,在创造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成功的喜悦。"孤独症"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极易造成终生残疾。孤独症儿童康复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高度重视。因为孤独症儿童语言有障碍,感知比较片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与健全的孩子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转变孤独症儿童的兴趣点,挖掘孩子学习的潜力中必须冷静地处理好引导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以孩子为本,让孩子感受到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快乐在环境的建设上,幼儿园教育要突出家庭化、生活化、情境化、儿童化。我园将三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太阳楼、月亮楼、星星楼,开辟了电  相似文献   

9.
苏赫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不难看出,孩子就是一群有着创意无限的游戏玩家、执着的玩家、天生的玩家、职业的玩家。故"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必须关注孩子的游戏;要关注儿童的游戏,必须重视儿童使用的玩教具"。  相似文献   

10.
很多儿童心中都隐藏着放羊娃那种说谎的冲动,但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因而他们的行为亦有所不同,其说谎的原因及种类也不同。很多家长不理解说谎行为其实只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是认为孩子说谎就是错误的。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会去批评、责骂甚至是惩罚孩子。但他们没有想过孩子究竟为什么说谎。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是儿童接触教育的开始阶段,随着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有关的理论也逐渐展开,有人认为应该注重发展孩子的各项技能,以确保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有人认为,要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各种说法不一。根据现在我国的孩子们的长期发展的需要来说,孩子的美育也很重要,不仅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还能够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在美育的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观念。对于幼儿园中的孩子们的美育的培养,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则可以从孩子们平时所处的环境、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在节日的气氛中实施,让孩子们能够充分融入其环境中,从而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尔基说:"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世界。"然而目前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孩子拥有许多玩具、玩电子游戏,让孩子们失去了童年游戏的乐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幼儿园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和智力的开发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一方面,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心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艺术领域教育内容丰富,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在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应该让幼儿多听、多讲、多动,以多种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14.
1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人生开端的教育中幼儿教育是关键 ,正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所说 :在孩子出生后的前 36个月 ,大脑的信息传递通道迅速发育 ,支配孩子一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运动元处于形成阶段。当孩子学习说话、感知、行走和思考时 ,他们用以区分好坏、判断公平与否的价值观也正在形成。毫无疑问 ,这是孩子一生中最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 ,也是最需要社会关怀的时期。因此 ,在技术先进的国家 ,早期教育已成为提高人口素质的国策。在我国早期教育受到广大医务教育工作者关注 ,正在形成重视儿童生命质量、进行早期教…  相似文献   

15.
和幼儿园中班、小班不同的是,大班儿童即将跨入小学,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幼儿园对大班儿童的行为规范要求相对严格,儿童一时无法适应,难免产生抵触心理。绘画能够反映出孩子的真实心理状态,分析孩子的绘画构图、用色等特点,可帮助老师了解儿童内心,矫正不良心态,保证儿童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我踏上幼教的岗位已有7个年头了,在这短短的教育路上,我也一直在寻找如何成为一名懂孩子并能为孩子提供所需的教师。当我翻阅郑惠萍老师的《让孩子表现自己让教师发现孩子》一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全书提到的最多的词便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孩子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孩子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儿童应当成为环境的主人和活动的主人。幼儿园应当为儿童营造民主、自由的人文环境,还孩子学习的权力,并为他们创造与同伴交往的空间。使他们真正成为幼儿园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转变,更加关注幼儿综合能力的长远发展,重视儿童的兴趣,保证儿童的自由时间,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因此,乡村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自主、开放的环境,让不同的儿童都有展示与发展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园户外混龄自主游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白静 《教育导刊》2006,(6):47-48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由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周围世界所产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想探求未知世界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于是儿童就爆发出好问的热情。但是面对孩子们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问题,成人往往搪塞应付,使孩子们的求知欲受到压抑和挫伤,这必然不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究竟孩子的提问有多大价值?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的提问呢?首先要弄清孩子提问的价值。伟大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儿童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好奇心和困惑的意识,他们喜欢思索所有接触到的新事物,并赋予每一样事物以自己的观点,整合…  相似文献   

20.
刘亮辉 《教师》2008,(9):62-63
一、以孩子为本,让孩子感受到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快乐 在环境的建设上,幼儿园教育要突出家庭化、生活化、情境化、儿童化。我园将三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太阳楼”、“月亮楼”、“星星楼”,开辟了电脑室、蓝猫电子图书馆、艺术工作室、感觉统合训练室、音体室、多媒体教室等,铺设了塑胶跑道,重建了嬉水池、玩沙池,添置了七彩球等大型玩具,为丰富幼儿生活、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和良好的个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