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元 《围棋天地》2000,(11):28-30
继常昊九段战胜俞斌九段进入第六届NEC杯赛前四名之后,另一个将同在长春赛区产生的前四名名额将由聂卫平九段与周鹤洋八段拼争而出。赛前,对记者:“在大赛中,总是面对自己的后辈甚至自己的学生,作何感想”的提问,聂九段说:“我喜欢这样的格局。”而周八段则一如既往平淡地表示:“好好下一局棋。”  相似文献   

2.
棋迷俱乐部     
聂卫平也赢不了的人我学围棋的时候,正值中日围棋擂台赛如火如荼之际。那时候最崇拜的棋手就是聂卫平九段,觉得他和天神一样。没想到,在一次聊天中,一个棋友谈起他的邻居:“那老头儿,超级棋迷,嘿!那棋下的,聂卫平也赢不了他。”他的话马上遭到我和几个棋友的反驳。他狡黠地一笑:“少见多怪不是?走,领你们去见识见识。”到了老头家,只见桌上床上堆的都是棋书。老人家很是热情,听说我们是来下棋的,给我们每人沏了一杯龙井茶。我第一个上阵,起初落子小心翼翼,慢慢地我发现老头儿的棋艺不怎么样,便大胆进攻。一番激战,终于围…  相似文献   

3.
林海峰九段是目前聂卫平唯一没有战胜过的现役“超一流”棋手,以往两人交手三次,聂卫平三战皆北。林九段可以称得上是大陆棋手的“克星”。到目前为止,大陆的九段棋手一共同林海峰交手九次,战绩是七负二胜,胜负比相差悬殊。聂卫平输给林九段的三次除了一次快棋外,另外两次都是在“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赛上。  相似文献   

4.
邵炜刚(黑)──马晓春(白) 名人战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赛事,至今已有12个年头了。除了首届冠军为刘小光九段获得外,剩下的11届全为马晓春九段一人独揽,连霸战绩辉煌。其间如履薄冰地过了聂卫平这一关后,晓春对名人更加钟爱。尤其现在正处于独守一冠的尴尬境地,任何前来挑战的人都会遭到他的殊死抵抗。赛前,马晓春九段悲壮地说:“这次我将为荣誉而战。”确实,失守这最后的阵地,曾经的第一人将不得不接受无冠的现实,这对心高气傲的马晓春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此番前来挑战的是他的学生邵炜刚九段。邵炜刚九段在今年的国内大…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NEC杯围棋赛的开幕战,主角毫无疑问是华以刚八段。 华以刚属牛,今年是他的本命年。在年初进行的第三届NEC杯围棋赛中,他力挫汪见虹九段等棋手,一鼓作气进入了决赛阶段。4月19日,开幕之战在成都开枰。他的生日,也正好在4月。 四位棋手及聂卫平、俞斌、丰云驱车赶赴赛场的路上,聂卫平突然冒出一句:“丰云,你现在是老树开新花呀!”丰云刚升九段,她反驳说:“我都成老树了?你和华老(华以刚)才是老树开新花呢!”  相似文献   

6.
范遥 《新体育》2009,(9):35-35
1974年,聂卫平战胜连胜6场锐气逼人的宫本直毅九段,初露锋芒。此后,他五获全国冠军。1979年在第一届“新体育”杯赛中获冠军(并保持“五连冠”),同年在第一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中,获冠军。1976年在中日围棋对抗赛中,率团访日的聂卫平战胜当时日本超一流选手石田芳夫九段,以6胜1负的成绩在围棋强国日本被称为“聂旋风”。中国围棋界将1975-1979年称为“聂卫平时代”。  相似文献   

7.
首届“农心辛拉面杯”,常昊九段在战胜了曹薰铉九段后,又接连战胜了日本的山田规三生七段和韩国的刘昌赫九段。此时,中国队尚有常昊、马晓春二人,而日、韩都只剩一人。虽然,中国队形势一派大好,但不容忽视的是,韩国队所剩的一人,却是令常、马二人都十分头痛的李昌镐。因此,赛前聂卫平九段曾预言:“如果常昊能再胜赵善津,以常、马二人搏李一人。中国队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8.
行云流水     
聂卫平 《围棋天地》2005,(19):38-50
一位棋手坐在棋盘前,旁边呈圆形由低到高围了近40个道场的学生。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旋风的中心”。几个小时后,《抚戈棋话》将迎来重量级的聂卫平九段。  相似文献   

9.
“乐百氏”杯第三阶段一直是年终的压轴大戏,上海小将胡耀宇六段无疑是今年这场戏中最耀眼的明星。自从第一轮战胜了聂卫平九段之后,胡耀宇就一路过关斩将,在第五轮又将自己的师傅刘小光九段放倒,终以不败的战绩荣登胜者组冠军的宝座,向着挑战者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他正全力以赴的等待着败者组冠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昏着效应     
《围棋天地》2004,(11):33-33
今年4月以来,聂卫平九段状态不断回升,不仅取得了围甲联赛3连胜,还在第17届名人赛本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进军8强。一时间,聂九段不仅摆脱了“昏着之痛”,反之,也开始让对手品尝“昏着”的苦涩了。  相似文献   

11.
黑方:马晓春 九段 白方:刘菁 八段 “我要把这座奖杯献给我的女友”,刘菁在夺冠后的第一句话说的是那么动情,显然这个念头在他心中酝酿已久。“七小龙”中刘菁被认为是资质最高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已战胜过国内所有的九段,但是他却是“七小龙”中最不得志的一位,好几次离登顶仅一步之遥,却总是与冠军擦肩而过,使得他尴尬的无冕史一直维持到了今年。不过从他这两年锋芒毕露的势头来看,夺冠也仅仅是个时间的问题。 在前年的“CCT杯”决赛中,刘菁执白半目惜败于马晓春九段,令他懊恼不已,因此在此次决赛前刘菁表示:“这一次我…  相似文献   

12.
谢锐 《新体育》2009,(3):36-38
自聂卫平九段卸任后,中国围棋队总教练职位一直空缺。马晓春九段自2005年以来一直以教练组组长之名进行总教练的工作,但这个职务根据中国棋院院长华以刚的说法是“过渡性职务”。2008年底,中国棋院决定恢复国家围棋队总教练一职,由马晓春九段和俞斌九段进行竞聘。  相似文献   

13.
岁月痕迹     
王元 《围棋天地》2010,(18):59-67
聂老的棋,久违了。 曾几何时,聂卫平九段几乎就是围棋盘上“胜利”的代名词。其实,那会儿聂老也不是不输棋,只是那一输,肯定成为当时棋界的头奈新闻。转眼间,几十年的光阴,过去了。随着中国围棋的发展,随着中国年轻棋手一批又一批的不断崛起,聂卫平老师,已不再年轻。然而,聂老不时在棋战的一线拼搏,仍然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一景。  相似文献   

14.
总觉得聂卫平的心思有些游离棋局。10月10日他和其余几位棋手赴武汉参赛的途中,他的手机频频作响,不是他打电话给朋友,就是朋友打电话给他。有时我想,职业棋手是不是该配置一只手持电话呢?眼下棋手中带手机者,一是聂卫平,一是马晓春,真不知道那玩意儿会不会打扰他们。这是题外话。 第二后NEC杯围棋赛第四轮的比赛,10月12日上午在武汉剧院举行,第一场聂卫平对常昊,第二场郑弘对邵炜刚。两个九段对两个  相似文献   

15.
《围棋天地》2006,(12):65-65
6月2日~5日,日本81岁高龄的名誉棋圣藤泽秀行访问中国,4日,在中国棋院与聂卫平九段进行了“中日元老围棋赛”。  相似文献   

16.
乔竹 《围棋天地》2004,(13):78-79
6月20日、22日,“四方教育城杯”第17届中国名人战八强战和半决赛移师四方教育城所在地晋城进行,八位参赛棋手聂卫平九段、俞斌九段、邵炜刚九段、罗洗河九段、王磊八段、古力七段、刘世振六段、彭荃五段分别于6月18日、19日抵达晋城。  相似文献   

17.
拦截勇猛、防守稳健的范志毅 ,是国家队中不可替代的绝对主力 ,他不必有“边缘国脚”在宣布大名单以前的那种惴惴不安 ;最近 ,他又当选亚洲足球先生。范志毅正步入他足球生涯的顶峰———中国足球的顶峰 ,亚洲足球的顶峰。范志毅怎么攀绝顶的呢?我记起了围棋“巨匠”吴清源的“不要同时搏二兔”的观点。1988年 ,吴清源九段听说聂卫平除了下围棋 ,还沉溺于桥牌 ,便在东京宴请聂卫平 ,席间曾婉转提到“一个人不能同时搏二兔”。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方团长郝克强回国后曾撰写《勿搏二兔》指出 :“事物总有一定的度 ,投入过多 ,必然分心 ,勿搏…  相似文献   

18.
本届棋王赛的挑战者是孔杰六段。孔杰今年才20岁,看见他我很自然地想起13年前1989年的“新体育杯”我与聂卫平九段的第一次番棋胜负。当时我和现在的孔杰年龄相仿,而聂老也是我现在差不多的年纪。时光飞逝,转眼间我竟然也站在了当年聂老的位置上了。 孔杰是小虎辈棋手中的佼佼者,虽然与他的作战记录我占据领先,但在比赛开始前我就明白这是一场十分艰苦的战斗,我必须拿出十二分的精力来。 比赛在杭州进行,因为我是围甲浙江新湖队的成员,所以这次可以说是主场作战。 前两局双方战成1比1平,第三局重新猜先,我再次执白。 第…  相似文献   

19.
黑方:张文东 九段 白方:俞 斌 九段 俞斌和张文东在中国大概也可以称得上老棋手了,前不久他俩在第三届“棋圣战”半决赛中分别以2比1相同的比分击败聂卫平、周鹤洋闯入决赛。老棋手何以能保持状态,也许从他俩身上我们能够找到一份答案。“棋圣战”是目前国内最大也最具影响力的一个赛事,其高额的奖金和诱人的头衔也使棋手格外重视。这是他俩之间的第一次番棋大战,俩人在赛前均进行了针对性准备 首局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开始的。第一谱:“迷你”新变化1-52 双方快速地行至白16,黑方显然是早有准备,而白方也井不回避,说明被…  相似文献   

20.
太行秋风辞     
秋风瑟瑟,太行山麓的决战波澜不惊。一位知名棋手说:“或许用‘奇迹’两个字对聂老有些不敬,但实在不能苛求一位年过50的棋手,并要求他创造奇迹。”相对于胜负本身,两位不同时代的高手能在盘前相对而坐已使棋局变得非凡了。当年,秀行在擂台赛中败于聂卫平后,日本棋界曾以“星落秋风五丈原”感叹老将的迟暮。如今,聂九段黯然结束了2004年最远的一次行程,名人告别战使人联想起汉武帝刘彻《秋风辞》中“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感秋之悲。古力的铁骑正驰向邱峻的名人城池.四冠王与三冠王的对冲将使名人战见证国内最尖锋的对决。在此,本刊特邀古力七段与周鹤洋九段共同回顾古聂第2局之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