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所谓历史非决定论,是一种否认社会历史及其过程的因果性、规律性和必然性,主张事物运动只存在偶然性、无序性的学说。与之相反,历史决定论是承认社会历史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学说。决定论一般分为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决定论。而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又可区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唯物决定论。 在当代历史哲学领域,否定历史决定论,主张历史非决定论,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因为,假如历史无规律的话,那么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成了伪科学!但这仅仅是假设。 我们知道,机械的历史决定论,它虽然坚持了社会历史存在规律这一正确方向,但对社会规律的理解却十分死板、机械,缺少辩证思想,因而是软弱无力的。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在承认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又对这些规律加以辩证理解,是辩证的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历史不是受偶然性支配的一团混乱,人们的历史活动也不能随心所欲。相反,社会历史本身内在地固有着一定的因果性、必然性。这些规律的实质,是指明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结果的不可避免性。因此,人们不可漠视社会规律,更不能同  相似文献   

2.
2000年的启示:1989—2000,经济崩溃与民主的自杀=Apocalypse 2000: Economic Breakdown and the Suicide of Democracy 1989-2000(著/英).Peter Jay and Michael Stewart. London:Sidgwick & Jackson, 1987.-253p. 本书作者根据西欧、美国和日本过去和现在政治、经济、民主的基础和发展状况及其政府在克服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中的能力,以其敏锐的观察和分析,精确地预测出未来11年内,这些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各个方面将要经历的重要变故,甚至准确地列出了这些变故可能发生的具体日期。全书共分八章:1.美国:一个新的开端;2.西欧:反失业行动;3.  相似文献   

3.
库诺只承认经济生活的生产是历史过程中的唯一决定因素,表现出对历史发展中的政治、宗教、文化等其他中介因素的淡化和轻视。库诺深陷经济决定论的泥潭,是有其现实的时代根源和深层的理论认识根源的。经济决定论的实质在发展观上是一种形而上学,在历史观上是把自然发展的规律生搬硬套地用在社会历史发展之上,混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经济决定论也是一种实证主义。它的存在曾给国际工人运动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围绕着历史主、客体及其关系问题,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争论。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遵循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但是,在讨论中,有一种以历史选择论否定历史决定论的观点,对历史决定论提出了种种诘难。笔者认为,是否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是关系到能否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明辨是非,坚持真理。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哲学中 ,卡尔·波普尔针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提出了“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本文主要对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中的历史规律虚无论和科技决定论两个主要观点加以批判 ,并进一步指出了其理论错误的根源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与机械历史决定论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在历史领域坚持唯物辩证的决定论观点,坚决主张社会历史的发展遵循决定论的规律。但它又认为,社会历史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表现为一个曲折的、复杂的、多样化的过程,任何把这一过程简单化绝对化,把它看作一个命定的、确定不移的单向线性进化过程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对  相似文献   

7.
科学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复兴问题=[著、俄]/1988.-382P. 本书主要研究:共产主义模式的出现和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社会作用及其在改革和加速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劳动环境和社会主义劳动集体;社会阶级的完善与民族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系;深化民主和开展社会主义的人民自我管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生活与改革;劳动人民的共产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世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写道“我的观点是: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从而在人类社会领域内创立了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同时,它也没有抹煞或贬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及其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为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确立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波普尔的历史非决定论曾在西方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波普尔反对和否认历史发展规律,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进而否认对历史进程的预言。正确认识波普尔的历史非决定论,有助于我们自觉地维护、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使这一科学的历史哲学体系更加富有生命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理解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关系要注意一些限定条件.历史偶然性的概念需要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界定;不同条件下的人类社会,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其中的“必然”与“偶然”的关系也不同;在近似条件下也要注意从规律的不同层次区分必然与概然;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作用在不同的时段体现不同;人的选择最终决定了历史前进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1.
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试图以历史主体的选择性和历史过程的非线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以波普尔为代表的非决定论思潮的泛起是有历史背景、认识根源和社会原因的。这股非决定论思潮尽管无法否定决定论 ,但是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这种情况下 ,重新确立辩证决定论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历史观。作为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强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作为唯心史观的主体选择论,强调和无限夸大历史主体自由选择的能动性。历史决定论承认和重视历史主体选择的能动性,它无疑内在地包含着主体选择论的因素,但不能把它归结为主体选择论。在唯物史观中,只存在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和历史主体的选择性的辩证统一,而不存在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以前的历史决定论,经历了神学历史决定论、人性历史决定论和理性历史决定论等历史形态。马克思在历史决定论领域完成的理论视角转换,就是在社会实践这一认识论的首要观点的基础上,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统一起来。由于这一理论视角的确立,就使历史决定论成为一种体现规律客观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双重属性的理论形态。那种所谓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统一的说法,实质上是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理解为机械历史决定论,因而要从这个理论误区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历史哲学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南子》历史哲学含历史阶段论、历史变易论和历史决定论。历史阶段论注重关注和把握历史发展大势 ,探寻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变易论一方面强调礼乐制度必须与时俱变 ,另一方面又认为仁义之道万世不变 ;历史决定论是一种君主决定历史治乱兴衰论 ,但强调决定历史治乱兴衰的君主必须以无为为本、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机械历史决定论机械历史决定论就是用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研究社会历史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历史理论,其核心就是用形而上学和机械决定论取代辩证法,只承认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因果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只承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不是把人类社会当作一个由多种因素的有机联系所构成的复杂的系统来理解,而是把它看作一个由众多因素凑合而成的简单的组合体;不是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当作是由众多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  相似文献   

16.
苏联政治的动态:第一个列宁主义国家的发展=Soviet Political Dynamics: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Leninist Polity[著、英]/Roeder, Philip G.-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88, -456p. 作者试图从客观的角度综合介绍1917年革命以来苏联社会的发展和当今的改革。书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各历史时期领袖的作为,马列主义思想体系;国家的社会主义化和政治文化;社会的民主状况和公民参政的情况;宪法与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的权力;苏联的经济、外交、民族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书中最后探讨了苏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种决定论的历史观 ,是和选择论这种非决定论的历史观相对立的。但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又是和宿命论的、机械论的历史决定论相区别的 ,它不仅承认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 ,同时承认历史发展中人的历史活动的选择性。作为两种历史观 ,决定论和选择论是互相排斥的 ,但作为历史发展中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 ,历史的决定性和历史的选择性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依存的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表现于人的有选择的历史活动之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的选择性和决定性 ,对于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评卡尔·波普尔的历史非决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卡尔·波普尔的历史非决定论梁中义当代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先后抛出了《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猜想与反驳》等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提出了公开的挑战。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他的观点似乎得到了新的证明,一时间成为西方...  相似文献   

19.
经济理论的潜力=[著、俄]/1989.-195P. 作者从理论上分析了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途径,把社会生产管理看作是有效的经济体制的基础。还叙述了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合理利用生产资源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等问题。(张舜华) 北京图书馆索书号:3-90/F042/C914  相似文献   

20.
本书阐明了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导致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发生革命转折的实质。研究了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到科学的各发展阶段。分析了现代非社会主义世界中盛行的各种各样关于未来社会的观点和想法。全书共三章:1.对社会主义思想革命转折的理解; 2.革命实践是社会主义思想真理的准则;3.社会主义学说史中出现的非马克思主义概念。(张舜华) 本书叙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精神生活发展问题,阐述了在辩证的相互关系中形成的社会、集体和个人意识形态。书中对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完善予以特别重视,并指出了这种意识形态的特点和结构。作者阐述了研究这三种意识形态的方法论基础,并对其在现代条件下的发展特点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