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时昊阳 《中华武术》2020,(4):79-80,15
古之学者传道受业解惑,以"六经"为始。《易经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为"六经"之一的《礼记》是规范世俗行为的准则,以各种标准来承载自然道体的著作。其中,《学记》一篇广为传诵。东汉郑玄以"名学记者,以其记人教学之义"来解释"学记"之名。它主要论述古人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虽然历经千年洗礼,但智慧之光却未随时间堙灭,特别在当下体育教育理论亟待完善的节点上,《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仍有极大启示。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7,(9)
笔者手头有一方青铜质印,印面为阳文篆书体,印文为"金州都粮料院之记"8个字。印钮两侧有阴文楷书铭文:右侧为"雍熙三年",左侧为"九月鉴造"。《宋史》记载,外放官员"铸铜记给之","铜记"即铜印(《辞源》对"记"字解释为"印章也,犹言钤记")。这说明这方印是官府鉴造的官印。史载:金州,隋开皇初年(581年)设  相似文献   

3.
杨新民 《健身科学》2012,(11):48-49
因关注《养生三记》一书及向作者提问的新读者比较多,本刊将重新刊发《"养生三记"作者答读者问》一文,敬请收读。  相似文献   

4.
杨新民 《健身科学》2012,(12):50-51
因关注《养生三记》一书及向作者提问的新读者比较多,本刊将重新刊发《"养生三记"作者答读者问》一文,敬请收读。  相似文献   

5.
正古人认为犬是有灵性的动物,有些部族甚至尊奉犬为图腾。《山海经·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诨,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我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奉"龙凤鳞龟"为四灵。晋干宝《搜神记》曰:"张然犬名乌龙。"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狗》:"犬,齐人名地羊,俗又讳之,以龙释狗,有乌龙、白龙之号。"  相似文献   

6.
[好书开示]该书作者杨新民曾是我刊广大读者早已熟知的"营养屋"小栏目的版主。《养生三记》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记述了许多年来,杨老师探求人生颐养的历程及其思索,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之多。书中收录有《调息健身记》、《我与跑  相似文献   

7.
王厚宇  刘振永 《收藏界》2012,(12):98-99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载:"翁仁,字静斋,一字静村,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善指头画,人物、花鸟、草虫、林木,均指挥如意。有《一路功名到白头图》,著笔枯劲,款署丁酉,系乾隆中叶人。"此外,《砚田斋笔记》《三洲画史》《半人琐记》《淮关小志》《续纂山阳县志》也有其擅指画,兼治印的记载。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我国的毛笔有悠久的历史。《诗经·邶风·静女》云:"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笺云:"彤管,笔赤管也。"现存最早的有战国时代的笔(见1954年12期《文物参考资料》),还有汉代居延笔(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之"记汉居延笔")。几千年来毛笔不断改良,促进了汉字书写的演变和书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一《文心雕龙》言:"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是说汉字在书籍中结构的组成。中国古书,因早期材质所限,又或用语习惯不同,积生出许多计量单位,最常见如"篇"与"卷"。(图1)我国现存最早的汉代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其中所载书籍的统计单位即"篇"或"卷",但也有"卷""篇"数并列标出的情况,绝少不注数。总体上,以"卷"计算的书不如以"篇"计算的多。例如《汉书·艺文志》记孔门学案三种,便是用到"卷"与"篇"两种单位:"《孔子家语》二十七卷。《孔子三朝》七篇。  相似文献   

10.
杨新民 《健身科学》2013,(11):68-69
随着新版《养生三记》在全国各地的陆续发行,不断接到读者电话。有一位广州朋友,在当地书店买到《养生三记》,看后一定要联系作者。  相似文献   

11.
<正>首先向《中国学校体育》《一线话题》栏目的全体工作人员道一声:"感谢,你们辛苦了!"。《"私人定制"跳绳记》文中的主人公是笔者同事的孩子,该同事通过QQ告知孩子的情况之后,笔者迅速进行了反思并及时制订解决方案,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记录进而形成这篇案例。通过参加此次评比,笔者有以下3点收获。  相似文献   

12.
2011-12《云锦》邮票(图1),在当年最佳邮票评选中被评为"最佳设计邮票",也是许多邮人非常喜欢的一套邮票。云锦是我国传统的丝织手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云锦以缎纹为地组织,提花织成,产于南京。据山谦之(?~约454年)《丹阳记》记载,手工织造的南京云锦最迟始于东晋义熙年间(405年—418年),距今约有1600年的历史。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一书中赞叹云锦为"天孙机杼,传巧人间"(卷  相似文献   

13.
民间故事“董永与七仙女”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七仙女下嫁董永,歌颂了人间与仙境一段人仙结合,矢志不渝的爱情故事,多少年来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这段故事最早见于曹植的《灵芝篇》及东晋人干宝的《搜神记》。《搜神记》共三十卷,虽是志怪小说集,但也搜集一些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董永妻》。这些故事奇特神异,表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明代传奇故事《织锦记》也取材于此。当今有黄梅戏《天仙配》,楚剧《百日缘》,婺剧《槐荫树》等,皆演义这一故事,其中以《天仙配》的演出在全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5,(3):162-163
2014年12月5日,北京保利2014秋季拍卖会经过6天54个专场的拍卖,以24.91亿元的总成交额落下帷幕。其中,经《石渠宝笈》著录的乾隆帝御笔《白塔山记》以1.16亿元成交,位列此次拍卖会榜首,同时也是2014年度全球中国书画作品成交纪录及当年内地拍卖市场上唯一过亿作品。保利本次拍卖会成交价超过1000万元的拍品共有30件,500万元以上的拍品共有96件。"古代书画"部分共成交近3.3亿元,其中夜场表现不俗,成交额超过2.4亿元。在"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拍卖中,经《石渠宝笈》著录的乾隆帝御笔手卷《白塔山记》刷新乾  相似文献   

15.
陆游的《居室记》是一篇不可不读的妙文。南宋大文豪的文笔自不必说,《居室记》之妙,妙就妙在它是陆游对自己的生活习惯的真实记录.换句话来说,《居室记》所记就是陆游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6.
正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渡江战役胜利68周年,2017年7月28日,取材于渡江战役的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上演。该剧由江苏省文联指导,南京市文投集团下属演艺集团杂技团编创演出,以"惊、险、特"的杂技艺术演绎了"渡江侦察"这段惊险动人的战争往事。名家集结用好南京红色资源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改编自上世纪50年代的同名电影,讲述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某部为配合  相似文献   

17.
刘志杰 《收藏》2012,(13):124-129
方寸之间的神奇世界核雕是以桃核、杏核、橄榄核及核桃等果核为原料,施刀雕刻而成的各种艺术作品。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要求雕刻手法细致入微,属于造型艺术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关于核雕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明清时期,这门民间工艺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虞初新志》中收录的魏学洢撰写的《核舟记》一文,让后世人们了解到这门"雕虫小技"之奥妙,也让我们为其"方寸之间有大干世界"的精湛技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8.
近日.各地读者纷纷反映.在当地买不到《养生三记》一书。哈尔滨几大书店:学府书城、中央书城、南岗新华书店等.《养生三记》均已脱销。在我手里.第一版《养生三记》已全部脱手,只留下一本作为存书。这仅存的一本书一下子变得珍贵起来,轻易不敢示人。  相似文献   

19.
正《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以下简称《清档》)有这样一则记档,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十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日司库常保,首领萨木哈来说宫殿监副侍李英传旨:着烧造瓷器处,嗣后宝月瓶不必烧造,钦此"。宝月瓶,也作抱月瓶。曾有学者用这条记档论证雍正个人不喜抱月瓶造型,笔者认为,仅用一条记档佐证雍正对此类器型的喜好与否,稍显偏颇。从存世的各类雍正抱月瓶来看,雍正或许不仅不讨厌这类器型,反而是喜欢的。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将不善叙事的杂技动作技巧与戏剧的情节叙事、冲突营造、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有机融合,实现杂技与戏剧的合而为一,是杂技剧创作的重点和难点。最近,由南京市杂技团编创演出的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在杂技剧创作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根据上世纪50年代的同名电影改编,借用了电影的基本故事构架和主要人物,并对情节内容进行了精炼和拓展,以"惊、险、特"的杂技艺术进行重新演绎。该剧将杂技的"形"与戏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