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语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美感的学科。语教学应充分发掘汉语所渗透、蕴含的人精神和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丽 《教育导刊》2004,(11):51-52
以实践作为语教学的指导原则,是当前语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语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实践活动。俗语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章。”离开了生活这个大舞台,仅靠教师的语言分析与讲解是学不好语的。《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素质教育可以落实到一些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如大学语就是这样的学科之一,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大学语的教学 不仅百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本国语言的认知能力,还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化素质,美不素质等人素质。  相似文献   

4.
语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情感的学科。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语学习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5.
语课是一门内容涉及各学科门类知识的基础性课程,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的小学语教学尤其是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片面地注重语言字知识的传授以及对书面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教育更为重要的综合性任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下面谈谈我在语教学中是如何实施综合素质培养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朗读培养语能力,是我国传统语教学中的精髓,也是当前语教学返朴归真中一个需要加强的环节。加强朗读教学对于深入理解课、积累语言、形成语感,以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都发挥着作用。在语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素养。  相似文献   

7.
将信息技术与语教学相整合,对于新课程改革下深化语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中学语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能力。这种语能力不单指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和删改、编辑等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教学总目标之一,也就是要求语学科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要的是要注意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的语教师,在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科,从贯穿始终来说,它是语言学科,同时又是处处蕴含文学的因素。语言教学是基础,文学教学是语文的目标之一,教学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文学能力来讲,作用是巨大的。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语言和文学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语文素质能力的提高。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职语教学必须将学生人素质和人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要与专业结合起来,为专业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性是大学语这门学科的本质特征,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语言这个工具的意识和能力,测试要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新的职业高中语教学大纲对语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都作了重大的修订。指出: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会他们掌握这个工具,也不可忽视了其所负载的深厚的化内涵。笔一向喜爱散,认为散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最佳载体,同时散一般又兼具深厚的化内涵,有较丰富的可挖掘的思想内容和美学意境,  相似文献   

13.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研究不仅深远地影响了认知心理学界,而且对当前的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成为语教学的新视野。2000年新版的语教学大纲中指出,我国语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语素质,使学生成为规范自如地使用语言的人,培养他们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在内的综合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一堂好的语课,这是我经常思考的。语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灵性的具有浓郁人特色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生作为人,是一种生长着的生命存在,它需要教师从人的高度对其生命发展加以关照。也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教学的人价值取向。所以我认为一堂好的语课应具备浓郁的人情怀。  相似文献   

15.
语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首先表现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加强语教育中的语感教学,构建培养语感的教学实践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语文科,从贯穿始终来说,它是语言学科,同时又是处处蕴含文学的因素。语言教学是基础,文学教学是语文的目标之一,教学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文学能力来讲,作用是巨大的。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语言和文学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语文素质能力的提高。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语教学新大纲》以及《新课程标准》的相继颁行,人们充分认识到语学科是一门富有生命意蕴和美学情趣的人学科。其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使学生通过语学习,汲取丰厚的精神养料,形成良好的人素养,以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态度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化品位和生命质量。因此,以语段分析为主的传统阅读教学法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而注重对学生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已撼本上成为广大语教师的共识。我们最近几年积极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作了一些尝试。现结合有关教学实践,谈谈在中学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杨霭 《青海教育》2007,(1):42-42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是语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这对于学生学习语是很有帮助的。而教师如何让学生具有这样的语言感受能力,是语教学中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周敏 《辽宁教育》2023,(7):86-90
<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向,其最终落脚点在于教师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循并积极践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译林版英语教材小学高年级各单元均围绕某个契合学生日常生活的话题展开,通常由语篇、语法、语音等主题语言功能板块组成。教师通常在语篇中融入词句教学,在语法中引入练习教学,将剩余板块内容根据单元主题灵活组合为综合板块进行教学。当前教师侧重单元语篇、语法等核心板块的教学研究,弱化综合板块的教学研讨。教师时常按照教材板块的固有顺序按部就班展开教学,过分偏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袁炜 《现代语文》2009,(9):30-31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是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吉这一工具的能力。章熊先生说:“准确地说,语文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没有注意到二者的区分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