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题多解”是培养数学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一题多解”恰当地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从多角度探讨解题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18):62-63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教学,反思解题所用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和其他知识的联系等对提高解题能力非常重要,通过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和拓展,是数学解题教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丽华 《教师》2012,(30):88-88
数学解题训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解题训练中典型题目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发散性、创造性,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知识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阐述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数学中“一题多解”现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同一数学问题,往往会因学生观察思维的切入点、形成迁移能力的知识原型、对题型内涵的理解以及解题思维的定势习惯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解答方法。在教学中经常巧妙地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开挖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是数学教师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两种解题训练模式的构建可以突破原有解题教学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学习题的解题方法,这对其解题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构建“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课堂,教师需要对其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再从实际教学的开展出发探寻有效教学设计的方法,对初中数学“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的开展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合理、有效,中国的教育制度一直都在不断改革,无论是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教育目的。而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相比于初中数学则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不仅只是单纯让学生停留在数学公式的运算、计算中,同时在排除学生学习这方面的兴趣针对外,还需要培养学生拥有实际解题能力,掌握更过灵活的解题思路、方式,从而使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改变,具有统一性。现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一题多解、提炼规律、适时变式”3个教学维度出发,主要讨论数学教学如何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关注收敛思维的培养和数学本质的提炼,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实现方法技能的迁移,提高解题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18):57-58
变式教学的教育思想主要是通过数学解题理解数学知识、学会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方法的运用。有效的变式练习可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数学教学难点。学生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能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容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兴趣,从不同角度分析解答问题,解题过程由学生自己分析,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优化认知结构,提高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综合复习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而“变式训练”是完成这一目标的良好方法之一。所谓“变式训练”,就是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组题,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多图一题,一题多变,对此辨析,逆向运用等方法,对初始题目加以发展变化,从逻辑推理上演绎出几个或一类问题的解法,通过对一类问题的研究,迅速将相关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
虞金龙 《中学教研》2010,(11):21-2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变换问题的形式,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一题多图、多图一解……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展智力,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方晓 《考试周刊》2011,(62):88-89
在数学学习中,许多同学只注意解题的数量而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只注重解题的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过程,只忙于做大量习题而不重视解题后的反思。而解题是否完整?能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对问题引申拓展等能着实提高能力的方面所思甚少乃至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那么数学学习就会成为充满挑战,充满乐趣的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周忠芒 《考试周刊》2009,(28):86-86
一、案例背景 平时学习中,许多学生认为,题目只要会做便可,“解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而对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题型变化,很是无所谓。结果陷入茫茫的题海中.难以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那么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培养学生面对难题时有良好从容的心态呢?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打开数学王国大门的一把钥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呢?遵循“三求”原则,即求变、求奇、求逆,能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及时地调整思维合理转向,换一种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学生敢于、善于“标新立异”,寻求最佳的解答方案;并灵活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谭珊 《生活教育》2014,(14):57-58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一直是困惑大部分教师的一个问题。看到很多学生学得又累又苦却事倍功半,作为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到底用怎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慢慢摸索,发现利用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灵活性极强的学科,其中知识点、思维、思路等都在不断地变化.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一题多解的现象,这无疑是对学生数学思路的一种开拓,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所以初中教学设计中融入一题多解的模式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数学这门学科形式多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够训练自身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大概都是先讲解定义和推导定义,然后将课本上的例题讲解一遍,快下课时就为学生布置作业,如果还没到下课的时间就继续让学生做题,这种教学模式太过枯燥,现在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将"一题多解"和"类比"带进课堂,本文主要对目前数学教学现状、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或类比的使用情况、基本教学原则与模式以及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贯彻"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的解题思想,其本质作用都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日常教学中应教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模式和方法,形成必要的解题技能,使其掌握一定的探索数学问题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意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的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实现对不同章节、不同内容的复习运用,使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之间发生联系,对知识的学习网络化、系统化,由点成面,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一题多解,也能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技巧,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析、多种思路、多种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充分挖掘题目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长期坚持下去,就能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用“一题多解”的解题模式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培育学生的基础研究思考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简单的办法是为同一答案寻找小同的解决路径。在找寻路径的过程中,必然有复杂路径的产生,不能因为复杂路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轻易地将其舍弃,最为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模式,最终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应数学教学的实际,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型和恒等变型的能力..以一题多解为例,从各种规律中找出规律,便能举一反三。作为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编选适量的习题,再按深度分成几套,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想,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使用的新方法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予以鼓励,由此来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