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应答学生学业成绩的跨国比较研究需要而发动的,它着重评价青少年怎样在新的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即运用知识和技能迎接现实生活挑战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是2003年PISA评估中的附加内容,2012年再次把问题解决作为PISA评估项目之一。本文试图以OECD公布的PISA2012问题解决能力框架和方法、样题来反观我们的课堂,以期能为一线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点思路和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技术发展迅速,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经验并应用于学校课程及校外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迫在眉睫,探究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日益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近百余年国外学界对问题解决能力模型与范式的探讨,PISA对问题情境的关注以及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操作值得借鉴。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上,教师可以尝试创设探索性情境、开展学习策略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迁移过程促进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决能力是个体运用认知过程来面对和解决真实的、跨学科情境问题的能力。国际著名的学生评价项目PISA于2003年对41个国家2300万名15岁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首次进行了测量,并用4个水平标识了他们能力的高低。评价结果表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国家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与性别没有显著相关,但与学生父母的职业、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家庭所用的语言以及出生地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4.
郑桂英 《考试周刊》2012,(61):64-64
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体操。它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问题的解,而问题解决则是数学的心脏。所以说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应当以问题教学为主线,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为动力,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目的展开教学。一、创设问题情境学数学的关键就是解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难易适中、讲求实效、自行探讨等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解决的思维场景,把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从问题情境中抽取出新的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以下“四性”。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理解世界、公民身份和经济增长的基石。为了满足全社会对教育的需求,21世纪教育应该注重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多样性的培养。PISA关于数学能力的测试中,最重视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建议扩展数学过程的描述(表述、应用、解释、评估),并在PISA数学框架内确定这些处理过程为数学建模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七个最常用于寻找正确推理方法的推理工具:比较、比例推理、应用乘法量表、拆分、归并、由简入繁、概率推理和逻辑推理。PISA数学的素养领域涉及形状与空间、变化与关系、不确定性与数据、数量等,还要特别注意创造性思维能力、品格和元认知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出现了一种对系统知识依赖程度极高的"知识型实践"。与这种实践形态对应的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一种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发现并确认问题、生成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监控并调整方案以最终解决问题。为促进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识学习过程应同实际生活情境密切沟通,以达到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双向建构。知识运用与实践的能力培养,要求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组织等,均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学习心理、思维认知方式和水平,以及教师对情境创设、教学指导、解决策略的把握,是影响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教师应该重视问题情境模型的构建,着眼良好习惯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构建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细化评价标准与策略,运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对比于初中物理来讲,知识的抽象概括性、逻辑性更强,学生学习难度加大,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为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保证学生学习质量,高中物理教师要将提高学生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解水平.本文主要分析学生解决高中物理情境问题能力培养的构成要素,提出提高学生解决高中物理情境问题能力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物理问题情境,优化物理教学,增强学生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复杂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与动态的任务环境之间成功交互的过程。随着现代社会对非常规工作需求的增加,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已成为胜任未来工作的关键能力之一。研究者将复杂问题解决的过程分解为知识获得和知识应用两个阶段,并据此开发了模拟微观世界和多项复杂系统,用以评估个体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综合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动机和情绪等心理因素均在复杂问题解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复杂问题解决的质量。因此,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应以相关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在不同问题情境中习得一般性问题解决知识,根据真实问题设计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知识和技能,此外,还需要重视非认知因素的作用。未来研究应考虑教育实践的需要,继续探索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结构,完善测量工具,关注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前高中学生解决物理情境问题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从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启迪学生、明确问题目标、引领合作讨论等多个层面着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为高中学生真正实现解决情境问题能力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82):153-154
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对于物理学科而言,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PISA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它通过先进的评价理念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PISA的视角对初中物理习题的选择进行探讨,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习题选择的原则,希望能促进物理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境下,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找答案的心理活动。数学问题解决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究"问题解决"策略为核心,使学生初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探索知识建构过程,而且能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王孔磊 《山东教育》2009,(7):100-101
“问题解决教学”是以问题为线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决”,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感受问题和发现问题,主动、积极地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新课程改革,进行了“问题解决”这一学习方式的研究探索,深刻的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其栋 《考试周刊》2023,(26):132-137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型课堂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要构建问题解决型课堂,需要注意充分分析问题,建立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分析和探究问题,抓住问题本身含有的提示性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调用既有的化学概念和原理知识,实现问题的完美解决。  相似文献   

16.
数学抽象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抽象能力,同时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其抽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建立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反映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它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有利于认识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知识结构为基础.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的立意在于对考生的能力考查.近年来在各地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很多非常好的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考查.现就一道高考物理试题的解题分析,谈一谈如何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来解决实际问题.题目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适应职业环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职业情境下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高职学生不愿意思考、教师教学观念不当以及教师自身能力等,高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严重不足.应从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着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强调职业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并丰富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9.
王清 《教育技术导刊》2012,11(1):171-17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把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地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并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反思问题、迁移应用"这4个阶段来阐述该模式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模式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地设计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问题解决法”是一种针对教学中不同情境提出问题,采用较为灵活的策略去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还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盐类的水解》一节可采用“问题解决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