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2):141-142
课外实践活动是比较特殊的课程组织形式,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密切整合形成的创新型教育模式,通过带领学生投入精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让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齐头并进。考虑到初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价值和在地理教学改革当中的不可或缺性,教师要注意根据地理教学要求精心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并在教学指导当中加大研究和调控力度,用创新理念指导教育行动,发挥实践教学对学生地理素质形成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乡土地理,是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理想场所,开展乡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现以教学湘教版八年级初中地理《农业》一课为例,在教学完课文后,笔者将家乡的生态养鸡场作为乡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基地,以“我们从生态养鸡场得到了什么”为主题,谈谈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以来,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但是在当前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制约着教学效果的实现.文章通过对大量学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提出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心理建设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中学新课程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活动越来皓凸显其重要性。中学地理活动课将地理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巩固课本知识,延伸、积累课外知识,达到扩展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教学效果,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谢旻 《考试周刊》2009,(27):207-207
在乡土地理教材中.每个章节的后面都有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了解自然。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和直观性,也可以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地理知识的丰富性、实用性.使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实际和经济建设中“处处留心皆地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充分调动起学生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在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从地理研究性学习展开的地点来看,其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大类。课内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是地理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点,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而课外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则是对教材内  相似文献   

7.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落实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可较好地落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更好地体现学习地理的过程与方法,从而更直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组织、动手等能力。  相似文献   

8.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大舞台。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赵芳 《地理教育》2010,(6):34-35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地理学习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激发兴趣,同时培养搜集、处理信息以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到底如何开展?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进行?这对教师是挑战,也是实践。可能有部分人认为,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在课外进行,但学生的课外活动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实施。其实研究性性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其实施要因“题”而异,即根据选择的课题来确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地点及形式。  相似文献   

10.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提到的关键能力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学会思考地理问题,感悟知识的真谛,在实践中学到知识,用知识去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往往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忽视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只有对书本的认识,没有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只有知识的灌输,没有交往和实践,没有在现实中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只有封闭的班级和课堂,没有课外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结构合理,留给了师生宽广的学习空间,教师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可发挥的余地很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讲述书本上的地理知识,还应该给学生传授一些课外的知识。那么,为什么要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呢?补充哪一方面的内容呢?补充课外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我就地理课外知识的必要性、选择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一、课外知识有其讲授的必要性作为一名地理老师,适当的给学生补充一些地理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不仅只是在课堂上的教学,还要充分利用自然、家庭、社会这些更为实在的广阔空间促使学生来学语文,用语文,也就是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语文课外学习。语文课外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外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取学习内容,自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学习,从中获取知识技能,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赫兴无 《地理教育》2010,(7):108-109
一、地理实践活动指导的意义1.保证地理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当学生在地理实验、观测、制作、墙报编辑等地理操作实践和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规划设计、论文写作等地理课题研究活动中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而由于生活阅历、知识、能力有限自己又无法解决和克服时,活动就会受阻而停止,这时只有依靠地理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继续进行。而在地理专题讲座、课外阅读、影视欣赏、旅游参观、  相似文献   

15.
地理活动课程是学生从自然或社会环境中选择与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以自主研究性学习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崔斌 《宁夏教育》2006,(5):39-40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它为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将知识与实践生活的结合提供了依据和可能。在地理学习活动时,让学生在对家乡的探索活动中学习、成长,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探究现实生活",已经成为指导当前地理教学的重要理念,尤其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设置,着力体现了这一理念。经过两年多的新课程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创建真实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平台,能够有效地推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往往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忽视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导致学习只有对书本的认识,没有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只有知识的灌输和训练,没有交往和实践,没有在现实中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促使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化,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肖涛  张建国 《考试周刊》2014,(70):132-133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野外实践活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教学方式多样化,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更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现实生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理念的指导进行地理教学,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意义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讲授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直接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不足””的弊端。以地理教学为例,当前人们关注较多的几种教学方法,如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课等,大多以学生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绝不是所谓的无足轻重的“课外活动”,而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广大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者只有明确地理实践活动的确切含义和重要性,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才能完成地理实践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从而促进地理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