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电视录相观察统计,对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共97个进球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前锋队员进球最多;禁区区域是进球最佳区域;比赛60~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期;中路配合进攻成为最有效的进球方式:脚背内侧射门进球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支球队64场比赛143个进球的主要时段、射门得分区域、进球进攻形式、进球方式、射门部位及进球队员的位置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场均进球数较往届相比呈下降趋势;下半时进球数高于上半时,尤其是临近比赛结束阶段进球数最多;进球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场中路罚球区内;中路进攻和定位球进攻是创造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进球方式以直接射门为主;射门部位大多是脚射,特别是右脚;前锋队员是主要得分选手。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了发现足球比赛中影响射门和进球的主要因素和探究射门次数与进球数量两者之间的关系,以2013年中超联赛234场比赛当中的4489次射门和619个进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对射门和进球方式、身体部位、距离、时间和区域5个方面特征在整个赛季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2013年中超联赛采用最多的射门方式和进球最多方式都是直接抢点型方式,配合射门的方式使用次数较少但成功率较高;在射门和进球的身体部位上右脚使用频率最高达到49.8%,左脚为30.2%,头球为19.8%差距明显,中超队员不同身体部位射门能力发展不均衡;2013年中超联赛中队员的远射能力普遍较差;中超联赛射门次数和进球数量随着联赛的进行发展趋势并不一致,联赛的射门成功率受到射门方式、距离、部位、时间、区域和防守强度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并且在不同的射门位置和时间段,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不同,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在训练和比赛中找到影响射门成功率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有效进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进攻的特点。结果表明:把握机会能力是取得进球的先决条件;中路渗透、远射的进球比例明显高于其它战术方法;射门方式以脚射门为主,其中抢点脚射最多;前场组织发动进攻的进球率最多;前锋队员是本届杯赛进球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分析法对第6届沙滩足球世界杯32场比赛进行分析,从进球时间、射门方式、进球属性等方面进行总结。认为:沙滩足球进球时间呈现双峰特征;抢点射门、任意球和个人突破是沙滩足球得分的重要手段;定位球战术在沙滩足球体系中日趋重要;进球区域有规律性,与射门方式具有相关性;进球以反弹球、地滚球、低平球和高球为主,半高球较少;头球破门日益增多;守门员进攻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5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的射门次数逐渐增加,进球数却呈下降趋势;下半场进球数多于上半场,76—90 m in是进球的最高峰期;罚球区中间附近区域是进球的主要区域,射门角度小的罚球区内两侧成为新的得分区域;进球方式最多的是抢点直接脚射,其次是头顶球;4次内传球完成的进球占进球总数的95.86%;前场发动进攻造成的进球最多;中路进攻是主要进攻形式和进球重点方式;球门下方是主要部位;前锋仍是主要得分手,前卫进球逐渐增多且接近前锋。  相似文献   

7.
对第19届世界杯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5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左半区的进球数比右半区的进球数多,比赛76-90 min是进球的高峰阶段,进球射门以右脚射门为主,抢点射门是主要的射门方式,前锋队员的进球数〉前卫队员的进球数〉后卫进球队员的进球数,前锋队员在27-29这个年龄段进球数最多,前卫队员在24-26这个年龄段进球数最多。射门最佳区域是罚球区内点球点至球门线附近。  相似文献   

8.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法国第15届欧洲杯与巴西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中路是取得进球的主要通道;抢断球是最有效的获得球权的方式;抢点是形成进球最主要的射门方式,其次是接控调整;边路传中战术是运用次数最多的边路进攻战术;中路进攻中,短传直塞是最常用和有效的助攻传球方式.球员的个人基本技能更加全面,传球与跑位更加丰富多变,彼此之间长短传配合更加默契与精准,防守中抢断球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球队更加重视对于球权的掌控,并依据球员风格特点形成自己独到的打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16届亚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场比赛的85粒进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进球区域主要集中在罚球区与球门球形成的梯形区域,进球方式多样化,抢点射门及头球射门进球方式位居前列,前场逼抢创造出的得分机会增多,任意球及远射在进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得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近四届室内五人制足球世界杯比赛进球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等方法,对1996—2008年四届室内五人制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进球数量、时间、进攻形式、射门位置、射门方式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进球多,是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具备超强的攻击力是强队的重要标志;流动进攻是最主要的进攻得分方式;定位球是重要的补充方式。中路突破和边路突破是最主要的两种流动进攻形式,罚球点球已成为强队的重要得分手段;射门地点距离球门越近,破门得分的可能性越大;脚射是五人制比赛最主要的得分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运用录像标记统计法和因子分析法,对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823次射门(其中包括76个进球)的进攻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射门进攻战术的因子是:中前场发动快攻是形成射门进攻最常用的核心战术手段,后场断球发动长传转移是形成射门进攻最重要的战术方法,外围吊中与利用前场定位球是形成射门进攻的战术强化形式,个人突破与界外球是形成射门进攻必不可少的战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特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每场平均进球仅为2.30个,进球主要区域仍然是在罚球区内,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所占比例较高。定位球发动进攻成为进球主要形式,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后卫和中场球员的进球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足球比赛中影响补射成功率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近六届世界杯决赛阶段的788个进球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补射是非常重要的射门得分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录像观察等方法对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西班牙队6场比赛的过程和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以便探寻西班牙队的攻防特征,从而掌握当今竞技足球技战术的发展趋势和制胜规律。观察结果:西班牙队6场比赛共计射门102次,共进球12个和失球1个,传球总数为4262次,场均控球率达65.7%,抢断总数是121次;比赛以"4-3-3"阵型为主。西班牙队技、战术特点总结:擅长控球打法;防守采取前场反抢、中场控制、后场密集的方式,区域防守和重点盯防相结合。启示:保持球队的稳定性;强化中场控制力;提升整体防守能力;注重对球的控制和整体的短传配合。  相似文献   

15.
摘要: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决定了不同变量之间的公变关系。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3赛季16支中超球队240场比赛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结合专家访谈对2013赛季中超联赛制胜因素进行分析,为中超联赛整体竞技能力的综合评判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结论:1)2013赛季中超各队进攻8项指标中与积分排名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性的指标依次为总进球数-总射门次数-射门成功率-向前传球-向前传球成功率-传中球-传球总次数,射门成功率和总体传球成功率2项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2)2013赛季中超各队防守9项指标中与积分排名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性的指标只有总失分1项,其它8项指标不具有相关性;3)2013赛季中超各队主客场及控球率5项指标中与积分排名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性的指标有客场胜率与主场胜率2项指标,而场均控球率、客场控球率和主场控球率3项指标与积分排名具有显著相关性;4)2013赛季中超各队整体活动情况7项指标与积分排名均不具有相关性关系。本研究对分析中超各队实战能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支撑,同时为评价中超联赛整体水平提出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161个进球特点做了分析,与前四届进球情况对照,发现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上下半时前后15min是进球高锋,下半场三个时段进球数相近;短传和长传球是攻入对方三区的主要战术方法;边路进攻和流动进攻战术进球都高于前四届,边路传中进球是得分的主流战术;定位球战术是球队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禁区外射门得分高于上届;前锋队员得分呈逐届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外围赛亚洲区预选赛A组比赛中中国队射入的13粒进球的一些相关情况研究,中国队的进球在第一循环居多,在主场进球居多;直接射门是中国队主要得分方法;定位球是中国队的主要得分手段;边路是中国队的亮点;中后场队员是射门进球的主要执行;在发起进攻和助攻方面后卫队员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总体看中国队战术思路对头,临场应用合理;队员心理上趋于成熟;前锋得分能力不足,进攻手段单一,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