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幼儿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渐渐被人们发现和重视。音乐教育的核心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即正确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深厚兴趣及热烈的情感。文章就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进行阐述,使教师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不断地引导、保持、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音乐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活动中培养的。要培养幼儿音乐的兴趣,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还需要在活动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并使之保持,并进一步再激发,将兴趣贯穿于音乐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我园是一所以音乐为特色的学校,因此我们非常重视音乐环境的创设。优美的音乐能带给幼儿美的享受,良好的音乐环境能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与情感体验。所以我园在环境的创设中,通过丰富的材料获得音乐体验,多样的音乐空间提高音乐能力,开放式的环境让幼儿与环境良好互动,从而给幼儿搭建一个敢于自信表演的舞台,幼儿在环境中学习音乐,在音乐寻找美、发现美、享受美。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托班幼儿正处于学习音乐的启蒙时期,也是关键时期。针对幼儿年龄小这一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幼教阶段是儿童的思想启蒙的阶段,幼儿如果能够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幼儿阶段的音乐学习对于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幼儿音乐专业的设置主要是为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感,让儿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幼儿阶段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幼儿阶段的音乐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幼儿音乐教学的质量,以及幼儿对音乐兴趣的高低等。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幼师必须寻求科学的教学模式,注意音乐教学内容的有效设定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流动的时间艺术,绘画是凝固的空间艺术。利用音乐活动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引导把美的感受与体验通过美术活动的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在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幼儿的美术创造力,注重加强音乐、美术两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幼儿绘画教学活动对培养幼儿创造思维和幼儿早期自身个性品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尊重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出的独特、纯真的审美和表达美的方式,因材施教,通过多样化的绘画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陆亚红 《科学大众》2014,(1):111+165
打击乐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打击乐活动在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要使它能真正地发挥出作用,就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阶段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状况来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打击乐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总目标的真正落实与完成。  相似文献   

9.
张瑜 《知识窗》2011,(4X):75-75
<正>从某种角度讲,音乐教育是最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呢?让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一起走近孩子,走近音乐吧。一、如何利用音乐第一,用音乐刺激幼儿思维,激发求异性、灵活性等认知特征。欣赏相同的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感受。如欣赏歌曲《小树叶》,当讲到小树叶离开妈妈长大时,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孩子蹲在地上模仿小树,摆动双臂渐渐长高;有的孩子扭动身体,踮起脚尖使劲长。音乐拓展  相似文献   

10.
舞蹈教育对于人的美的熏陶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舞蹈教育应该从幼儿抓起,作为对幼儿阶段的孩子进行舞蹈教育,让他们感受舞蹈之美的教育形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启蒙教育,这种教育应该是生动而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展开的,幼儿阶段的舞蹈教育要符合幼儿阶段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应该以培养和发展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为主。幼儿阶段的舞蹈教育不仅是对幼儿进行对美的熏陶和教育,更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的重要因素和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作为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幼儿舞蹈教育在幼儿园要大力而且是高质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5,(14)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幼儿音乐教育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有利于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体验和操作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音乐素质的具体要素并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素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董红瑛 《知识窗》2013,(8):27-28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欣赏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幼儿园可以积极组织音乐欣赏活动.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就应该让他们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  相似文献   

13.
让每个孩子爱上歌唱,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活动中亲身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相似文献   

14.
美术是一门综合造型审美艺术,美术教学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掘乡土造型媒材资源,不断培养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审美创造能力,激发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王晶 《科教文汇》2013,(23):71-71,73
幼儿诗运用凝练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展示多彩的语言层面。我们尝试在语言层面的基础上,从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入手,挖掘幼儿诗被忽略的情感美、想象美、稚拙美和哲理美,丰富幼儿诗的鉴赏途径。  相似文献   

16.
曾华玉 《知识窗》2009,(9X):58-59
<正>幼儿是快乐的个体,幼儿天性喜欢快乐的事物。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对其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音乐是开启幼儿智慧的钥匙,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更是让幼儿完美接触音乐的起点。本文以音乐教育为主要的理论来进行实践教学,以此来探究最适合孩子的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孩子更真切地去感受的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18.
石晓玫 《内江科技》2009,30(4):194-194
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舞蹈教学和幼师的肢体动作语言的美与丑,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兴趣、舞蹈动作的模仿。中师幼师专业生的舞蹈教学不仅要进行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幼儿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编舞能力。  相似文献   

19.
白丽 《科学中国人》2014,(4S):183-183
时代的主旋律激励着时代的人们、鼓舞着时代的人们、召唤着时代的人们,为时代而讴歌、为时代而呐喊、为时代而努力,足见歌声对人的感召力是何等之大。音乐教学,尤其是幼儿音乐教学任务重大,应重视熏陶幼儿情操。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教师通过营造创造氛围、激发创造兴趣、提高创造意识、发展求异思维等创造表现教学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向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试从体育美学的角度,重点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对动作的运动美、动作的形态美、动作的欣赏美进行了审美教育,健美操教学美在动作、美在音乐、美在身姿、美在示范与讲解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运动锻炼的意识和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