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理想工具,通过对火箭增雨防雹作业相关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将有效规范火箭增雨防雹作业,从而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作业安全,充分达到增雨防雹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通辽市2012年-2016年五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个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时天气系统条件、水汽条件、雷达回波结构特点,总结出了适合通辽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工作原理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2017年乌兰察布市首次独立开展飞机增雨作业,2018年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对于做好乌兰察布市防灾减灾救灾,保障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乌兰察布市2017年~2018年两年飞机增雨作业数据和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分析了历次开展飞机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条件和雷达中尺度回波结构特征,总结出了有利于飞机增雨作业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2012年4月24日石家庄市平山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全程指挥、监测了此次人工增雨全过程.通过分析此次人工增雨前后雷达回波演变情况,发现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增强、液态含水量增加、回波顶高向上扩展,作业影响区降水增多,说明增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西藏科技》2005,(2):64-64
近年来,我国气象部门根据各地的气候情况,抓住一切有利的气象条件,利用飞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旱情。那么,飞机是如何实施人工增雨的呢?  相似文献   

7.
GPS在青海省飞机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基本原理、相关参数及数据结构,并结合青海省飞机人工增雨工作对GPS的二次开发,详细介绍了GPS二次开发中应用到的数据格式、编程方法及在青海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北斗地空通信指挥系统的系统功能、框架结构以及系统工作原理,结合相关案例,浅析了北斗地空通信指挥系统在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3)
人工影响天气是防灾减灾、社会重大活动保障的关键技术手段,在中国北方地区春秋农作物生长期期间,人工增雨技术应用的最为普遍。近年来,人工增雨作业中的飞机增雨技术不断完善,增雨效果的社会认可度得以提升,基于该项工作实际操作的特殊性要求,安全生产逐渐成为决定其能否进一步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飞机增雨作业进行现状分析与风险研判,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最大限度地规避作业风险,为社会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同时促进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冷云人工增雨作业,通常是通过向冷云中加入制冷剂或人工冰核,使冷云中产生冰晶,从而达到人工激发降水的目的,也就是利用云的微物理敏感性对自然云系进行较小人为扰动,从而改变云和降水自然演变发展的过程,实现人工增雨。青海省大规模的地面人工增雨和飞机人工增雨对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干旱、增加江河径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在青海省人工增雨工作中常用的催化剂和催化工具,分析了不同设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市飞机人工增雨(雪)已开展了10年。10年间年平均飞行17架次,年平均增雨飞行50小时,为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草原防扑火、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以来,国内飞机增雨发生过不少安全事故,主要在人员违规操作、设备故障、缺乏管理流程等方面,因此,对飞机增雨安全管理上升到了突出地位。本文主要针对鄂尔多斯飞机增雨(雪)全过程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得出以下结论:①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纳入上岗必要条件。②机载设备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③飞机的起飞、降落条件应满足机场、机长或机型的天气标准。  相似文献   

12.
李怀志 《科技风》2014,(10):73-73
经济的发展推动科技的进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气象灾害的防治中,通过合理的气候资源利用,满足地区需求情况。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增雨效果能够为有需求地区达到良好的抗旱作用。在贵州省部分地区容易出现干旱灾害,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本文将就贵州的飞机人工增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人工增雨作业带来的效益,以及提出为了更好的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赤峰市2010年~2015年近五年内的增雨效益的计算结果表明:赤峰市飞机人工增雨的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36,火箭增雨的投入产出比为1∶36.5,地面燃烧炉的投入产出比为1∶18,取得的经济效益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4.
对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2014年5月9日~11日降水天气过程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及降水天气系统对人工增雨作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增雨作业必须在一定的天气系统条件下进行,合理把握时机和科学作业是提高增雨效益的关键。此次降水过程,高空环流形势有利于增雨作业的实施;同时从探空资料和云图来看:0℃层高度、低层适宜的风速风向、大范围中低云层的覆盖也是有利于飞机增雨作业的开展。自动雨量站实时雨量资料对作业过程的监测、指挥、效果检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上游地区大气云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开发黄河上游大气水资源的可行性1.1 人工增雨技术的历史和国内外现状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产生于1946年,是大气科学的应用技术。美国、前苏联、以色列等国家对人工增雨的机理和有关科学技术进行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其总体水平处在国际前列。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 1/4,特别是“三北”地区,干旱缺水已成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目前,全国各省(区)都不同规模地开展了人工增雨工作,实施高炮人工增雨的县近千个,拥有高炮(火箭)6000多门,开展飞机人工增雨的省达20多个,全年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气象灾害分布面积广、频率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重要的防灾减灾手段,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增雨、防雹中效果最为明显,而近年来,大气科学整体水平已有长足进展,综合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新型的催化剂等促进了人工增雨技术的发展,为国家和人民挽回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基于乌兰察布市2017年~2018年2年飞机增雨作业数据以及预报模式产品,分析了历次开展飞机增雨作业的湿热力结构和云宏观结构,总结出了有利于飞机增雨作业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切实可行的人工增雨科学技术体系和人工增雨规范化作业流程,以提高人工增雨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充分了解和掌握降水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是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基础,有助于人工增雨作业时机、地点以及增雨方式的选择并有效实施作业。在人工增雨作业过程中根据天气条件选择正确有利的作业时机取得好的人工增雨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几种降水天气系统背景下,对如何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进行讨论,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工气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增雨作为人工气象的一种手段,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人工增雨的兴起与发展入手,总结出了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判别宏观、微观指标,最后提出了人工增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