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认为可能发现了宇宙中暗物质粒子的痕迹,并将其名为“冒烟的枪”,是由于暗物质粒子穿过太阳系的某种未知的通道时所留下的痕迹。这项发现有助于我们增加查明暗物质粒子之谜的希望,该粒子被认为构成了宇宙中大约80%的质量。来自银河系中央附近区域的暗物质粒子探测研究显示,可能该粒子的形态并不类似于固体,  相似文献   

2.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21世纪天文学和物理学研究中的两个重大科学问题。文章首先简述了宇宙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对粒子物理学提出的新挑战.接着较详细地介绍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相关的科学问题以及近年来在国际上该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最后展望了我国在暗物质暗能量实验探测研究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捕捉暗物质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秘的幕后黑手 暗物质占据了宇宙质量的23%(普通物质只占了4%);巨大的暗物质“晕”包裹着星系,决定它们的旋转速度;暗物质也和暗能量一起控制着宇宙的膨胀演化……看起来天体物理学对暗物质了解的还真不少,可是,暗物质到底是什么就没有个确定的答案了。暗物质如同某个神秘的幕后黑手,势力庞大,可是没人知道它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4.
暗物质是宇宙中一种神秘的物质,人的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它,因为它既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天文学家只是通过观察发现某些隐藏的物质产生了重力,使更遥远星系发出的光产生弯曲,从而推测在星系团中有暗物质存在,但他们一直没有找到直接的暗物质证据。  相似文献   

5.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尼苏达州北部废弃的索丹铁矿是一处探索暗物质粒子的地下实验室,科学家发现了三个潜在的暗物质粒子,虽然目前发现结果还没被最终确认,但科学家认为这就是寻找暗物质之谜的主要线索之一。德克萨斯A&M大学物理学家鲁帕克·马哈帕崔认为我们似乎已经离发现暗物质粒子不远了,但这项发现仅仅是个开始,后续工作将有更多的探测器介入,对结果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闻     
银河核心发现最有说服力的暗物质粒子证据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络版消息,美国宇宙学家们声称,利用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他们已经在银河核心处发现关于暗物质粒子的最有说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I0005-I0006
这台宇宙粒子探测器耗资达20亿美元,被安置在国际空间站上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刚刚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主导太空粒子物理学探测实验的科学家表示:未来两周内将会公布“暗物质”探测的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天文学界和物理学界,有一个困扰现代物理学发展的重大难题,它就是被科学家称为"世纪之谜"的暗物质。4月3日,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在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首次公布其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以下简称AMS)项目在历时18年后的第一个实验结果:AMS已发现超过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有可能来自于脉冲星或者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据了解,这是目前世界首次在太空中直接观测、分析到的高能量反物质粒子,让人类首次打开了一扇从太空观测宇宙射线的大门,人类对暗物质的理解和检测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张技 《科教文汇》2009,(16):264-265
综述了暗物质的起源、暗物质的提出依据、对暗物质尤其是非重子暗物质在宇宙中占有的地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局限,现有对非重子暗物质的理论及其预测,寻找非重子暗物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寻找暗物质     
云凡 《百科知识》2012,(17):8-10
正暗物质和暗能量被称为21世纪现代物理学天空中的"两朵乌云",揭开暗物质、暗能量之谜,将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可能导致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均接受这样一个令他们困惑的事实: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看到的。科学家认为可见物质——包括所有行星、恒星以及星系等只占宇宙总质能的4%左右,我们不知道的物质占了宇宙总质能的96%——其中暗物质占了宇宙的23%,还有73%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暗物质的发现,寻找组成暗物质的粒子成了物理学家最迫切的任务之一。那么在这个领域,这些年来有何进展呢?2007年12月26日凌晨3:30,麦克默多,南极。负责释放科学实验气球的工作人员在零下40多度的气温下彻夜未眠,等待着风力减退。最后总算天从人愿,充着上百万立方米氦气的大气球终于升空了。气球上搭载有科学仪器,科学家要用它来开展宇宙线实验。  相似文献   

12.
李淼 《今日科苑》2013,(12):59-62
新闻背景历时18年,由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终于公布了第一个实验结果,文章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该项目对宇宙中究竟是否存在暗物质有望给出有趣的探索。元宵节前,传来丁肇中先生领导的一个大型太空实验发现暗物质的消息。好几家媒体要我谈谈看法或写点东西介绍一下。我说,现在只有英国BBC一家新闻,而且语焉不详,现在谈这件事还太早。  相似文献   

13.
物体的引力场是由于物体的辐射和自转形成的,物体之所以能辐射,是由于物体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光速。当物体自转的线速度等于光速时,物体不在辐射,辐射粒子(电磁波粒子)以该物体的半径为半径随物体自转,此时物体的状态就是物质和暗物质的拐点,此时该物体的引力场半径等于该物体自转半径,再继续变化即是暗物质,暗物质自转的线速度是超光速的。暗物质不辐射,暗物质的引力场半径也等于该暗物质的自转半径。因此暗物质不易观察、检测到。物体自转的线速度和光速的比值——辐射的曲率,光速和物体的自转线速度的比值乘以该物体的半径——辐射粒子的辐射半径。宇宙诞生于暗物质,同时终止于暗物质。  相似文献   

14.
尽管科学家还不清楚暗物质的性质,但是两位科学家已经可以试着给出暗物质的运动模式:和气体分子差不多。暗物质在宇宙的质量中大概占了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它不发光也不与其它物质作用,所以没有办法观测。唯一证明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是光会因为暗物质的质量而产生弯曲。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科学家在研究了暗物质绕可见星体(例如恒星等)所产生的行为后,发现这些暗物质会慢慢聚成一团来行动。他们发现在计算机模拟下,这些暗物质的运动行为就像是气体分子在进行布朗运动一样。过去天文学家认为暗物质像尘埃一样包围着整个银河系,而这两位…  相似文献   

15.
数据     
《科学中国人》2014,(10):79-79
北京时间9月18日,AMS项目重大成果发布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丁肇中主持的实验室公布AMS项目最新研究成果。此项研究成果证明了暗物质存在实验的6个有关特征中,已有5个得到确认,进一步显示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这也是AMS实验自19年前启动以来,第二次正式公布研究结果。"对于暗物质存在的6个有关特征中,5个特征经过三年的研究基本确认,只剩下最后一个特征暂未确定",东南大学数据科学家东方解释道,第一个特征是随着粒子能量不断提高,在经过某一个能量点后,正电子含量逐渐增加;第二个特征经过某个点后增加的速率是要符合一定非线性的关系;第三个特征是随着粒子能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20-I0020
<正>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9日报道,暗物质是宇宙中最为神秘的物质之一,我们无法通过肉眼看到暗物质,但其是宇宙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科学家最新对银河系内的暗物质进行的测量表明,银河系被大量暗物质占据,几乎占所有暗物质的一半。借用英国天文学家詹姆斯·简恩斯于1915年(数十  相似文献   

17.
没有人亲眼见过暗物质,否则所见之物也就不是暗物质了。不过,科学家还是可以从理论上推测暗物质的形状,比如,英国和丹麦的理论物理学家推测出了暗物质的一种形式,直径20厘米、由原子积聚而成的球体。这些暗物质球每个重约1011千克,难以被我们目前的仪器所探测,人们只能通过暗物质对物质的引力影响来间接地了解它们。按照目前宇宙学的标准模型推算,宇宙物质中约4%是普通物质,也就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物质;23%左右是暗物质,73%左右是暗能量。这些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真面目是今天的宇宙学中最大的秘密。暗物质球是怎么产生的呢?物理学家认为,在宇…  相似文献   

18.
观测表明暗物质粒子绕星系质心近似呈球对称运动,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互碰撞或碰撞很弱,因此可以假设暗物质在宏观上与无粘滞流体类似,不必考虑暗物质晕中的切向应力而只需考虑法向应力.根据这一模型研究了暗物质在重力、离心力、法向力作用下的稳定运动,得出了暗物质的密度分布公式.该公式与现有的观测曲线符合的很好,从而证明了无粘滞流体模型是合理的,这对于研究暗物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应广东省化州市下郭区珠台路2-8号陈景旺读者的要求而编写。他提的问题是"我想了解一下中微子是一种什么粒子?"发现过去未知的事物,总是让人很激动,比如20世纪末发现暗物质的存在。天文学家经过多年观测,发现发光星体的质量只占整个宇宙总质量的很小一部  相似文献   

20.
物理科学     
正基于点电极高纯锗探测器年度调制效应分析的轻暗物质搜索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岳骞研究员和马豪副教授等牵头的中国暗物质实验(China Dark matter EXperiment, CDEX)合作组刷新国际暗物质年度调制效应研究灵敏度。研究成果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论文分析了CDEX-1B实验系统4年多的运行数据,没有测量到暗物质年度调制效应,并对质量小于6000兆电子伏特(GeV)的轻暗物质给出了暗物质年度调制效应分析的国际最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