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特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此.选取特征细节进行描写,是文学作品获得成功、具有思想性深度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运用特征细节非常成功,为后世留下了典范。  相似文献   

2.
以《浮躁》、《废都》、《白夜》等为例,从人物性格、网状结构、哲学内涵、写作技巧等方面分析了贾平凹长篇小说的一个突出而重要特征一混茫美,并论述了这一特征对小说创作的新意和叙事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就《廪歌》的分类、结构与艺术特征等论题作一系统的考察 ,并将《廪歌》与《梯玛》作了对比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编中国民间歌曲《孟姜女》的曲式分析为主导 ,简略介绍了我国民歌体裁的形式与特征 ,并对民歌《孟姜女》早期的形态、特征及其发展演变作了概述。在分析完成之后 ,将新编《孟姜女》与其原始形态在调式、旋律、结构等方面作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文人论屈原与楚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训解、音义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文人在屈原思想行为的评价、《楚辞》文学特征和文学意义的探索上,也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构成了该时期《楚辞》研究的重要内容。寻其大端,一方面是继承汉代《楚辞》评论,另一方面又在新的文化思想背景下有了新的发挥,如对《楚辞》文学特征、《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多有创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中的钟雨、梁倩等形象,刻划了新时期的女性特征、意识和生存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论语》成语是在先秦时期文言文典范之作《论语》中能够找到明确来源和出处的成语。进入现代汉语语汇系统中的不少《论语》成语保留了强烈的文言特征,并且在骈偶化、古音、用字、用词、句法等方面有所体现。这些具有文言特征的《论语》成语,是文言文学习者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周颂》是西周特定时代之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篇,具有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周颂》中的周初诗篇强调继承文德、保守天命,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突出的敬业意识;而西周中、晚期《颂》诗则只强调求福禄于神祖。这反映了周代统治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周颂》宗教色彩、神灵意识淡薄,抒情、描写多针对现实,具有突出的理性特征。这种理性特征是西周思想文化背景的反映,它与《尚书》等史籍中所反映的西周统治者的理性思想是相符的。《周颂》在艺术形式上显示出中国诗歌在形成之初的诸多原始性特征,这与《鲁颂》《商颂》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论语》《庄子》《史记》《后汉书》《晋书》《世说新语》等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了众多隐者形象,文章通过对这些古代典籍中隐者形象的梳理,归纳出拒官不仕型、佯狂型、归隐田园型、投身"无用"型四种隐者形象的类型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就《廪歌》的分类、结构与艺术特征等论题作一系统的考察,并将《廪歌》与《梯玛》作了对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艺术最为突出的特色在于它的"参与性",即吸引欣赏者亲身"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去,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戏曲艺术,也正是"参与性"给戏曲艺术带来了持久性艺术魅力.影视艺术在剥夺了欣赏者的"参与"权利之后,随着网络电影的出现,"参与性"传统又重新恢复,21世纪的艺术不仅可望重新恢复持久性的艺术魅力,也可望带来艺术的全面繁荣.而"参与性"之所以能产生持久性艺术魅力,是因为它蕴涵了"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12.
“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控制论”三种定位理论,在价值取向上代表了现代会计中管理会计的观点。我国资本市场不很发达,公司以“机构控制型”和“拥有者管理型”为主,企业所有权比较集中,把会计化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动因并不明显,以“会计控制论”作为我国会计的定位理论,比较现实、合理。  相似文献   

13.
辩证地对社会网络进行功能定位,以中国社会关系网运作对个体行动产生的限制为例分析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网络的结构观是一种在动态中谋求个人的理性选择与集体网的制约间建立沟通桥梁的互动过程。一方面个人在社会网中游刃有余地发挥个体能动性;另一方面个体又是嵌入社会结构中的,个人的自由余地受到人际关系网的制约,呈现一种"结构化"的过程。个体可以利用社会网络的"桥"应对网络结构对个体的限制,在多重的网络关系中展现个体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没有脱离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与机制的纯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哈尼族的传统宗教文化,就是与其特殊的民族迁徙史、"父子连名"的血亲机制、"师徒连名"的文化传承机制、"地名连名"的民族区域结合机制相联系的。从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结构上看,它是通过原生的"血亲力量集团"、"宗教文化贵族集团"和封建化时代的"村社议事会"所构成的特殊社会结构及其机制实现的。充分认识民族传统宗教文化存续的社会结构和机制,既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也是实现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试论"状--动--宾"结构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状-动-宾”结构是不是多切分结构,应该从结构,功能,意义三方面来衡量。对多切分的“状-动-宾”结构进行层次分析时,应该根据“状”,“动”,“宾”这三者之间的语义疏密关系来确定。  相似文献   

16.
在句法形式的转换中,句法成分位置的移动,只宜区分为"移位"与"倒装"两种类型,而不好再划分出第三种类别来。从本质上看,移位所凭借的句法结构当是深层结构(或基本句法结构),它所生成的表层结构,可以直接进行层次分析;而"倒装"所凭借的则是具有正常层次关系的表层句法结构,它所生成的句法结构具有较强的语用性,无法直接进行层次分析。就移位和倒装的成分言,二者虽然都可以是论元成分也可以是非论元成分,可以是主语、宾语又可以是定语、状语和补语,但,倒装的成分还可以是谓核及其短语,而移位却没有这种成分。  相似文献   

17.
南唐后主李煜是晚唐五代最为杰出的词人之一。后主词之所以具备如此高超的艺术造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章法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文章从词之章法结构中起句、过片与结句三个基本方面入手,对李煜词展开探讨,将其章法结构特点归结为起句大致分为以景起和以情起,且又可分为“平起”与“陡起”;过片常见“承上启下”之法,同时又善用“一气贯注”之法;结句则可分为以景象作结、以情貌作结、以情语作结和以比兴作结四大类。  相似文献   

18.
1990年代“精神”诗是在1990年代特定语境中被有效命名的诗歌类型。它是1990年代诗歌精神性的鲜明见证,也是1990年代诗歌写作者关注精神、体认精神、呵护精神、彰显精神、吁求精神、打造精神的直接体现。感受、体认精神性存在,把握、张扬人、物的精神,传达精神吁求、呈现精神营构是其三种主要的内容题材。  相似文献   

19.
前人研究“没”的用法的有很多,但是对于“没…没…”结构却涉及较少,而且对“没A没B”结构的语义特征的研究更属薄弱环节。“没A没B”结构并不一定就表示双重否定,虽然包含了两个表示否定的动词“没”,它所表达的具体语义内涵随着与它相配合的AB两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他拥有着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在传播时间上的自由性,传播空间上的无限性等优势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网络媒体作为社会公共媒介必须承担的义务,同时也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