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生日     
艾艾岁的生日到了,姨妈给她买书包,姑姑给她做新衣,妈妈为她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她邀请了几个好朋友,来吃好东西。生日宴会就要开始了,爸爸点燃了蜡烛,请艾艾吹。艾艾说:“等等,还少了一个人呢,我这就去请。”说罢,她跑出去了。一会儿,艾艾搀着奶奶走进来。她扶奶奶坐下,对大家说:“今天也是奶奶的生日,我在户口本上看到的,我要跟奶奶一起过生日。”“这是个好主意。”妈妈的脸红了,“是我太粗心,忘记了。”奶奶说:“连我自己也不记得了,多亏孙女想得周到。”艾艾领着大家唱完生日歌,和奶奶一起吹灭蜡烛。她切了一块蛋糕,先让奶奶吃,大家都鼓…  相似文献   

2.
(三) 有一个六岁的女孩,每天都要妈妈提醒才去整理自己的床铺,如果不提醒她,她就不去整理。一天,妈妈看女儿又没整理床铺,就批评她说:“我给你讲了多少次啦!你为什么就记不住要整理床铺呢?”女儿回答说:“妈妈,你没有告诉我要记住嘛!”奶奶走去把床铺整理好了。妈妈对女儿说:“你看你不整理,却让奶奶来整理。”女儿说:“我和奶奶不一样嘛!奶奶退休了,没有事情做。”  相似文献   

3.
记住爱     
埃莉诺不知道奶奶到底是怎么了。她总是丢三落四,记不住事情,比如把糖放在哪儿了,什么时候付账单,以及准备什么时候搭车去食品杂货店购物等。“奶奶怎么了?”埃莉诺问母亲,“她过去一直是那么有条有理。可是现在,她看起来悲伤、迷惘而又健忘。”“奶奶只是变老了,”母亲说,“现在她需要许多爱,亲爱的。”“变老是什么样子?”埃莉诺问,“每个人都会忘记事情吗?我会吗?”“不是每个人变老以后都会忘记事情,埃莉诺。我们猜奶奶可能患了阿耳茨海默氏病(即早老性痴呆症,那是由于大脑细胞退化而导致思维能力逐渐丧失的一种疾病),那会使她更加健忘…  相似文献   

4.
记住爱     
埃莉诺不知道奶奶到底是怎么了,她总是丢三落四,记不住事情,比如把糖放在哪儿了,什么时候付账单,以及准备什么时候搭车去杂货店购物等。“奶奶怎么了?”埃莉诺问母亲,“她过去一直是那么有条不紊。可是现在,她看起来悲、迷惘而又健忘。”“奶奶只是变老了,”母亲说,“现在她需要更多的爱,亲的。”“变老是什么样子?”埃莉诺问,“每个人都会忘记事情?我会吗?”“不是每个人变老以后都会忘记事情,埃莉诺。我们猜奶可能患了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那是于大脑细胞退化而导致思维能力逐渐丧失的一种疾病),那使她更加健忘。我们也…  相似文献   

5.
逃到奶奶家     
奶奶家到了。 奶奶没来接我,奶奶不知道我坐的是加班车。本来奶奶嘱咐过我,让我买好了车票再给她打一个电话,可是因为我在车站遇到了来送表弟的“霉人鱼”,就给忘记了。  相似文献   

6.
红奶奶     
《同学少年》2011,(4):27-27
红奶奶并不姓红,而是姓张,至于人们为什么叫她“红奶奶”,什么时候开始叫她“红奶奶”,连她自己都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听话的瓶盖     
放学回到家,我正要开始做作业,奶奶喊道:“回来了?快来吃银耳,奶奶刚买的。”我跑进厨房,奶奶从桌上拿起新买的一瓶红枣银耳,使劲地想打开来给我吃。可是我看她憋得满脸通红的样子,连忙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来。”我接过奶奶手中的瓶子,也憋足了劲,还是打不开。奶奶说:“就等你爸回来再吃算了。让你爸来开。”我说:“奶奶,我想吃了,  相似文献   

8.
1981年5月29日是宋庆龄奶奶逝世的日子,到今年已经整整25年了。宋庆龄奶奶有着一颗强烈而深厚的爱心。作为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妻子,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她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尊称为“国母”。宋庆龄奶奶自己一生没有生育,但是她把自己的母爱之心分给了中国的所有儿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奶奶的童年。  相似文献   

9.
我的奶奶不识字,更不会写字,最近却把咱们家“通讯部长”一职当得非常出色。等我们外出回来,她总能准确无误地告诉我们谁谁来过电话了。奇怪,她是怎么记住这么多人名的呢?听我慢慢讲来。这天,我和爸爸从公园回来,一进门就看见奶奶坐在电话机边写着什么。晚上吃饭时,奶奶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爷爷说:“对了,今天有个人打电话找你,他姓……姓……姓什么来着?等会儿,我去查查。”说完转身进了里屋,不一会儿拿来了一个本子,她看了看说:“噢,对了,叫余有波。”咦,奶奶不是不识字吗?我疑惑地拿过奶奶的本子,想看看她是什么时候学会写字的。我翻开…  相似文献   

10.
小心机     
20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有一本小说叫《心兽》,小说序言的开头,她写了一个小细节。幼年的她每次清早出门,总是忘记携带自己的手绢。然后,母亲会喊住她,提醒她:“米勒,你要记得带上手绢了。”然后她才心满意足地去上学。忘记,提醒,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形成某种规律,伴随她的童年。其实,她是故意忘记带的,因为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种微妙的证明。一个真正的母亲。总会细致入微地照顾子女。为了反复体验这种母亲之爱,她才不断“忘记”手绢。  相似文献   

11.
坦荡巴金     
45年了,一个声音始终留在我的耳边:“忘记我。”声音那样温和,那样恳切,那样熟悉,但它常常又是那样严厉。我不知对自己说了多少次:“我决不忘记先生。”可是45年中间我究竟记住一些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2.
林奶奶小我三岁,今年七十。十七年前,“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她忽到我家打门,问我用不用人。我说:“不请人了,家务事自己都能干。”她叹气说:“您自己都能,可我们吃什么饭呀?”她介绍自己是“给家家儿洗衣服的”。我就请她每星期来洗一次衣服。我后来知道,她的“家家儿”包括很多人家。当时大家对保姆有戒心。有人只为保姆的一张大字报就给揪出来扫街的,林奶奶大大咧咧地不理红卫兵的茬儿。她不肯胡说东家的坏话,大嚷:“那哪儿成!我不能瞎说呀!”许多人家不敢找保姆,就请林奶奶去做零工。我问林奶奶:“干吗帮那么多人家?集中两三家,活儿不…  相似文献   

13.
《甘肃教育》2006,(3A):64-64
她本科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被保送到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她曾是北大、复旦BBS“鹊桥”版的红人,“做媒”是她最大的爱好。她的妈妈和奶奶也是老家有名的“媒婆”。两年前,她创办了“世纪佳缘”婚恋交友网站。去年毕业后她没有找到工作,便在自己的网站做起了专职媒婆。  相似文献   

14.
有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听到朋友的妻子和她5岁的孩子一段对话,深有感触,久久不能忘记。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有点冷。”妈妈说:“冬天到了,该穿棉衣了。走,我们找棉衣去。”但是妈妈没有找孩子的棉衣,而是先找出奶奶的棉衣。“小波,奶奶会不会冷呢?”“奶奶也冷。”“那么,你先把奶奶的棉衣送去,再找你的棉衣好吗?”“好。”孩子高高兴兴地抱着大棉袍送到奶奶跟前。这里,没有“要尊敬长辈”“要关心别人”“做人要有爱心”“不要只顾  相似文献   

15.
思念     
有一句老话叫“落叶归根”。老人们总是希望死后能被葬在故乡。所以奶奶去世后的第二天,我们便把奶奶和爷爷的骨灰一块儿带回了老家——保定。坐在去保定的车上,手捧着奶奶的遗像,我思绪万千。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儿,从小就受众人的关爱,奶奶对我更是疼爱有加,但她对我的爱不是溺爱而是理智的爱。奶奶从小就教育我不要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有独立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乌龟奶奶在河底生活了五百年,她觉得自己老在一个地方呆着,每天看到的景象都是一样的,真没劲。于是,她给孙子小乌龟打电话:“孙子哎,奶奶想要一个新家,你帮奶奶去看看,新家安在哪儿合适?”小乌龟不明白了:“奶奶,我们乌龟的家,就该在河底的呀。”“不,我就是要新家。。”乌龟奶奶变得像小孩  相似文献   

17.
包饺子     
饺子那胖胖的身躯那么可爱,那么好吃!特别是品尝自己的手艺,心里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大年初五的中午,奶奶又包饺子了,我也凑了过去:“奶奶,加我一个,我也要包。”“你会包吗?”奶奶满脸疑惑。“不会包,但我会学嘛!”奶奶同意了,并和我约法三章:她负责教我包,我包的饺子得自己吃。洗干净手后,我拿来一张饺子皮,学奶奶的样子,把馅放在皮里,轻轻一捏。唉呀,漏了,皮破了!油腻腻的馅儿沾了我一手。我吐了吐舌头,不行再来一次,我在心里不断地给自己鼓劲儿。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皮,想想上次一定是馅太多了,这次我只放了一点儿…  相似文献   

18.
从我记事,奶奶就自己独立生活。今年70岁的奶奶,身体并不好,一个人过日子很难。我看奶奶拎不动水,用盆端,抱不动柴,慢慢腾腾的样子,就常去帮她干些零活。奶奶总说:“去做功课吧,我慢慢干。”  相似文献   

19.
木筏     
“这里没人跟我玩,奶奶又没有电视。”我嘟着嘴说。爸爸微微一笑,说:“你不知道。你奶奶跟别人的奶奶是不一样的。她叫自己河鼠。”他说到这里,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队员,她结识了一位“老”朋友,成了忘年交的朋友。话说起来就长了。  3年前,她在家乡敬老院里认识了一位冯奶奶。每天放学后,她都要去问候冯奶奶,向她讲一天的学习收获,给她讲讲笑话,唱唱歌,为奶奶解闷,逗奶奶开心。逢年过节,她还会带上好吃的,给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