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杰 《初中生必读》2016,(Z1):21-22
有一位讲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说着,讲师拿起一杯水。有人说200克,也有人说300克。"是的,它只有200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讲师又问。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讲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  相似文献   

2.
一位讲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他拿起一杯水问:"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200克,也有人说300克。"是的,它只有200克,那么,你们可以端着这杯水坚持多久?"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端多久又有什么问题!讲师没有笑,他接着说:"端1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端1小时,可能觉得手酸;1天呢?1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讲师在压力管理的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听众说:"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听众有的说20公克,有的说500克不等,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  相似文献   

4.
一位讲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问学生:"这杯水有多重?"有说20克的,有说500克的。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各位一定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若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  相似文献   

5.
一杯水压力     
正上课时,老师突然拿起一杯水:“它只有200毫升。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 很多人都笑了:“200毫升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相似文献   

6.
放下这杯水     
老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学生:“各位同学,你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学生们有的说20克,有的说500克。老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你觉得没问题;拿一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一杯水的质量是一样的,但是你若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我们都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大道理: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这杯水,如此我们才能够拿得更久。压力是好事,但对待压力一定有一个“度…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2007,(7):49-49
心理课上,一位老师端起一杯水,问在座的学生:“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有的学生说40克,有的说500克不等。 老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端住它多久?”  相似文献   

8.
差距不是0.1     
老师在讲课前让学生做一个数字游戏。老师说:"1乘1,乘10次,答案是多少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1。"老师说:"很好,那1.1乘1.1,乘10次呢?"台下的学生有人猜10,有人猜8……正确的答案却是2.85。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父.当年,柳生拜宫本学艺时,曾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请教老师.柳生问:"以徙儿的资质,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剑客?"宫本答:"至少也要10年."柳生一听,觉得10年太久,就说:"如果我加倍努力,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剑客?"宫本答:"那就要20年."柳生一听,还以为自己的努力不够,又说:"如果我夜以继日、一刻不停地苦练,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剑客?"宫本说:"如果这样的话,你就只有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10.
艰难的选择     
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地说:"请大家拿出一张能写字的纸。"我心想:"拿纸干什么?难道要我们画画?"只听老师又说了:"请写出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五个人或物。""那还不简单,这点小事情,能难得倒我  相似文献   

11.
幽默     
<正>吃火锅法国姑娘艾伦请第一次来中国旅行的爸爸妈妈吃火锅。在火锅店坐下后,服务员端上锅以及各种菜和肉,摆了满满一桌。艾伦妈妈惊讶地问:"材料上齐了,那这顿饭谁做?"艾伦得意扬扬地说:"我做!"顿时,两位老人都向她投来了钦佩的眼神……考试下午有考试,不过该老师与我们关系很好。考到一半,肠胃不太好,憋不住吐了。老师走过来关切地说:"怎么,题出得太恶心?"挨打老师:"有人说落后要挨打,有人又说枪打出头鸟,说明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临近毕业,繁重的课业和升学的压力让学生们感到身心俱疲。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承受压力、适时放松自己和化压力为动力,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教师用故事开路:教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问:"这杯水有多重?"有的学生说20克,还有的说50克。  相似文献   

13.
价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威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他继续问道,还是有人举起手。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一次哲学课上,教授拿出一杯浑浊不堪的水,放在讲台正中,问台下的学生:"不借助任何化学物质,大家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得清澈起来?"台下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说,用滤网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出来;有人说,将这杯水煮开,用蒸馏的方法将水和杂质分离出来……对于学生们给出的这些答案,哲学教授摇了摇头:"大家有没有更简单、便捷的方法?"学生们想了一会儿,纷  相似文献   

15.
双语作文     
英语老师一边改作业,一边抱怨道:"这孩子写些什么啊!"旁边的语文老师问:"写的什么内容呀?"英语老师:"王子与公主的故事。"语文老师拿过本子,看后说:"故事写得不错嘛!"  相似文献   

16.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  相似文献   

17.
问号(?)与句号(。)、叹号(!)都是表示句末停顿的标点符号。同学们在作文中常常喜欢滥用问号,只要一看见句中有疑问词,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上问号,其实,问号与疑问词并不总是连在一起的。下面这些句子都用了问号,请判断一下,哪些用得对,哪些用得不对。1.我与小聪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哪里?2.是你来找我?还是我去找你?3.难道你连这样浅显的道理也不懂吗?4.老师拿起一杯水问同学们:“这杯水有多重?”5.老师又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你会用“?”吗?  相似文献   

18.
从医院回来,我翻箱倒柜找那个信封。母亲问我:"陈木青见过龙儿了?"我说:"是。"母亲又问:"医生怎么说?还能撑多久?"我找到了那个信封,从里面抽出那几页纸,是离婚协议书。我说:"医生说他没几天了。我要马上同他离婚!"母亲失色,大声说:"你疯了?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还在乎这几天吗?"  相似文献   

19.
我家儿子上初二那年,有一次教导主任在学校的家长会上跟全校同学耳提面命:绝对不能作弊,作弊是说谎的行为。儿子当场举手说:"主任,你知道为什么学生要作弊吗?"主任迅速地回答:"因为你们想要拿高分啊!"儿子继续说:"那为什么学生想要拿高分?"主任一时语塞,儿子继续说:"因为家长跟老师都希望孩子拿高分,有些人做不到,只好作弊!"拿儿子的逻辑来推,可  相似文献   

20.
丹凤街的人忽然发现,"德福酒店"的老板王德福这两天喜气洋洋。他的脸上就像挂着个太阳,他走到哪里,灿烂到哪里。那天在水产市场,有人问王德福:"王老板,你这是彩票中奖了吧?"王德福摇摇头,又点点头说:"可不是嘛,中了个大奖啦!"于是就有一群人围过来,鼓着眼睛问:"多少啊?一万……十万?哎哟,天哪,总不会是一百万吧?"王德福稍稍收起脸上的阳光,拿一只手罩住嘴巴,压低了声音说:"一百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