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凯 《科教文汇》2014,(5):188-189
对于大学生来说,所在班级是他们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组织载体;对于学校整体来说,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地点。本文笔者通过讨论大学班级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新时期背景下班级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影响班级建设的主要因素,研究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大学生班级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2.
林芳 《科教文汇》2010,(30):181-182
大学里,班委对班级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带头作用,因此,选好大学生班委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建设及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大学一年级的班委对一个班级未来要形成怎样的班风学风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对于高校的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走好大学生班干部任用的第一步,选拔好、培养好一年级新生班级的班干部是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进行各项活动的基本单位,又是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学籍管理和生活管理的主要阵地.大学生班级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格局在逐步形成,多校区办学的模式也给高校班级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研究探讨了新校区办学班级建设的工作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活动,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主题班会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契机。本文重点阐释在新媒体这一平台之下的主题班会,探索和研究在新媒体这一大背景下主题班会的一些特点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班级管理的好坏。面对95后大学生,辅导员必须重视班级管理和建设。本文主要对辅导员自身素质、班风、学风和班级制度等方面阐述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6.
班级作为高校的基本组织机构,它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一个优秀的班级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力量之源。而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班级管理工作是高校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讨论从班级干部建设、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学风建设四个方面来加强班级管理,促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浓厚的学风,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从而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3G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正将社会信息化浪潮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高校班级是大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和基本单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3G网络技术的发展已深刻影响和作用到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高校班级建设。主动将3G网络技术应用到高校班级建设之中,探析3G网络技术下高校班级建设的途径对策,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管理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要深刻理解学习型组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找寻我国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改进,更好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习型班级。  相似文献   

9.
3G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正将社会信息化浪潮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高校班级是大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和基本单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3G网络技术的发展已深刻影响和作用到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高校班级建设。主动将3G网络技术应用到高校班级建设之中,探析3G网络技术下高校班级建设的途径对策,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而大学班级则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环境,对每个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甚至是性格和价值观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使班级给大学生最正确的引导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新时期大学班级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结合一个工程管理专业班级的实际情况,思考班级管理与建设模式并提出"新三位一体"的管理办法以及具体实施方案,为建设更好的大学班级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郑岩 《科教文汇》2014,(31):197-198
大学班级是大学生共同学习与生活的常规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向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活动的基层单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三观”变化,当前的大学班级管理育人弱化、制度流于形式、班风淡化、安全稳定高压态势等现状较为明显,改革班级建设模式,提高班级建设水平,是当前大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实际入手,对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与反思;提出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的新措施和对策,论述了加强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改善并完善对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理念与模式。  相似文献   

12.
汪继彬  马镝  谢菲 《科教文汇》2021,(12):42-44
学生会组织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团委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的主要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思想政治引领、服务全体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工作使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精准把握学生会组织的定位和职能,深入理解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学生会组织内涵,对整体推进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作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彩霞 《科教文汇》2013,(22):27-28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集体凝聚力建设是其中重要环节。大学新生皆为"90后",来自五湖四海,存在各种不利于团结的问题,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例,通过对新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用"家文化"加强新生集体凝聚力建设,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4.
蒋宁 《科教文汇》2014,(24):106-107
中医药科研实验室是实施中医药科学实验的场所,对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该校科研实验室建设的实践出发,就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中医药科研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科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代表着高校办学水平、培养质量,更决定着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高等学校只有按照"以高水平的学科为支撑,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发展思路,把学科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龙头,把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做为高等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立实践基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转为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社会第一资源,高校的人力资源建设在整个社会人力资源建设系统工程中居于第一推手地位,人才资源的效用能否得到充分地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人力资源所培养的人才。在新时期促进高校人力资源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人力资源的实践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文化建设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公寓文化客观反映学生的精神风貌、品行修养和价值观念,对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不占领公寓,消极厌世的不良文化就会乘虚而入.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寓文化,使学生公寓成为健康和谐的集体.可以增强凝聚力,形成团队精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成长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当前高等院校教育的一大创举,是通识教育背景下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尝试。一方面,它顺应了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因材施教地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推进了高校教学的深化变革,有利于促进高校创新和健康发展。该文基于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基本内涵,结合通识教育的研究背景,试图深入剖析与探究大类招生这一新型模式对于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性,并针对其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