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微笑表哥杨达才"等网络舆情事件中,政府、媒体、公众三方之间是动态的信息博弈关系。应从加强媒体信息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政府依法行政、公众依法参与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三方面来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多方博弈,以达到三方共赢,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旨在为加强反转网络舆情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引入前景理论,构建反转网络舆情监管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建立各主体收益感知矩阵,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各种情况下知情者、媒体、政府策略选择。[结果/结论]该模型不存在稳定均衡策略,新闻核实成本、监管成本、处罚力度、公众媒介素养水平均会直接作用于系统演化方向。提出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环境的监管力度,规范网民和媒体行为;加强媒体公信力建设,做好信息"把关人"的角色;提升网民媒介素养,理性表达观点等加强反转网络舆情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雅  潘雪 《情报科学》2018,36(8):10-14
【目的/意义】提出“I-SCR”网络舆情管理模型,希望从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提出网络 舆情管理完善对策。【方法/过程】将维克利“S-C-R”信息交流模式引入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情境,并针对该模型中 舆情信息从政府发出(I-S)、从渠道发出(I-C)、从公众发出(I-R)三方面分别探讨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结果/结 论】信息公开视域下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要求我们必须构建政府、媒体、公众三者间的良性信息互动关系,使信息 在三者间的传递达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肺炎防治的科研信息报道是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极易引发网络信息泛滥和社会公众恐慌。如何引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信息报道网络舆情走向成为重要课题。[方法/过程] 本文选取"双黄连事件"作为研究案例,在新浪微博上分别爬取原始话题和回应话题下的发帖、转发和评论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法、情感分析法等方法讨论科研信息报道的社会热度和公众态度,分析官方媒体和权威专家的回应对事件舆情发展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公众高度关注科研信息报道,并表现出较为极端的情绪;而官方媒体和专家的权威回应会影响到事件的话题热度,进而影响公众情感取向。官方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公众获取科研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官方媒体-权威专家-普通公众"三方协同的管控机制,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信息报道所引发的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5.
张琳  杨尊琦 《情报科学》2017,35(10):79-87
【目的/意义】个人求助网络募捐模式下网络舆情演变各阶段参与主体的认知和利益诉求的差异会影响其 行为策略选择,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可以从根本上分析舆情的形成与演化动因。【方法/过程】以罗尔事件为例,在动 态演化博弈模型基础上探究网络舆情形成、发展、控制三阶段多方参与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选择,并对网络舆情的 演变提出合理的指导意见。【结果/结论】根据博弈结果可知:受助人联合企业发布虚假求助信息、网民采取捐助是 网络舆情形成阶段的演化稳定策略;事件内情的曝光,网民总体倾向质疑使网络舆情进一步发酵,此时政府的有效 干预与相关责任方合理解释有利于控制舆情的波动,使公众利益得到补偿,从而缓解舆情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网络信息的快捷性、非理性加剧了网络舆情生态的失衡与恶性发展。厘清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因素和动态演化机理,为辅助政府相关部门防范化解舆情风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基于信息生态视角,通过分析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三要素,将舆情系统划分为事件、网民、媒体和政府子系统,构建信息供需、情绪态势双重失衡环境下的系统动力学舆情演化模型,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结论]结果表明:事件、网民、媒体和政府四个作用主体与网络舆情风险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在双重失衡环境下事件危害程度、网络媒体的涉利程度、网民参与约束、意见领袖作用、政府信息公开程度等因素对网络舆情风险影响程度较大。最后,从网民主体信息溯源、形成心理震慑效应、发挥主流媒体影响力、抨击处罚恶意营销媒体、强化网民媒体自我约束、加大问责监管力度防范化解舆情危机,为网络舆情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热点事件舆情关联现象在网络时代普遍存在。事件通过共同主体、主题或者情绪相互联系,既包括存在于单一热点事件之中的舆情簇,也包括存在于多个热点事件之间的舆情集。研究表明网络热点事件舆情关联是由信息的"眼球经济"效应、媒体的协同过滤和议程设置以及网民的群体记忆等多种因素而促成。舆情关联会促进网民和媒体的事件认知,推动政府治理,但也会造成私人生活的公共化、网民的反向认知、情绪累加和政治冷漠等问题。政府应建立关联舆情数据库以及立体的舆情应对体系,加强媒体管理及网民引导,从而有效地对舆情关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8.
林萍  解一涵  魏静 《现代情报》2018,38(5):94-99
[目的/意义]新信息技术推动媒体应用平台快速发展,网民通过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客观分析信息传播平台对网络舆情事件发展的影响力,有利于建立良性的信息生态循环圈。[方法/过程]本文以官方公布的十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为数据分析对象,使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历年各信息传播平台与网络舆情热度的关联关系,从时间、事件等维度挖掘信息传播平台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特征。[结论/建议]各信息传播平台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力与传播技术发展水平是同步的,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呈现势均力敌之势,媒体融合、资讯融合是发展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风险问责和注意力为关键解释变量建构理论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回应,以人民网舆情频道83个案例事件为数据来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网络舆情事件危害程度、媒体关注度、上级是否介入、行政层级、信息透明度、注意力分配显著影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事件响应度,而舆情事件类型对其影响不显著。研究为地方政府舆情回应问题提供了理论解释,一定程度反映出现实地方政府回应行为的动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利用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信息创造价值的同时,明确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点,抑制负面舆情的传播与扩散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及之间的博弈关系,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提出了一种网络舆情传播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重点分析了博弈模型的平衡点及主体行为稳定策略的均衡条件,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三个策略均衡点,并基于仿真实验及分析结果提出政府管控在线社交网络中负面舆情传播的三个关键点及应对策略。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传播研究,可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政府监督管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在线演化过程,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媒体和媒体及意见领袖和普通网民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事件在线演化的总体趋势主要依靠媒体传播,意见领袖引导;媒体会根据事件的影响程度决定是否进行实地报道从而选择发布信息的时间;而政府需要通过惩罚蓄意扰乱网络秩序的意见领袖或网民,以及合理调控惩罚力度,得到理想的稳定策略,从而实现加快平息事件在线演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郭爽  万立军 《情报科学》2020,38(5):132-140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微博社区网民的情感交互与舆情观点,有助于在复杂的网络中掌握网民情绪演化从而良性引导网络舆情态势。【方法/过程】基于传播动力学、社会安全阀等理论,结合微博社区中的实际案例,定义事件利益主体并抽象出事件演化的全生命周期,同时,构建SIR演化博弈模型刻画网民情绪的动态演化规律及主体决策博弈演化过程,并通过仿真模拟分析得到系统演化至稳定状态的均衡条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微博社区中意见领袖与官方媒体感知收益与风险的敏感度对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官方媒体及时设置有效议程构建安全阀能够防止网民情绪恶化;意见领袖与官方媒体的协同引导能够最大效度地帮助政府管控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3.
祝良文 《科教文汇》2014,(10):102-102,106
信息时代,美军深知赢得公理比打赢战争更难,为军事行动起一个形象而颇具意义的作战代号是舆论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发动一场战争时,美军总会利用媒体宣传,为战争“正名”。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即时传播的“新媒体”时代,美军通过军事代号命名千方百计地妖魔化对手,将战争的真正战略意图隐藏起来,摆出捍卫弱者的姿态以及借口反恐和宣扬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等,是美军巧妙运用军事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对舆情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舆情进行监测有助于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对舆情信息传播进行有效引导,促进舆情事件良性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信息熵理论,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监测模型,针对舆情指标隶属度结果对监测等级进行分类。本文以新浪微博舆情热点话题"鸿茅药酒"作为数据源获取数据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热点话题"鸿茅药酒"事件的影响力级别为Ⅳ级,需舆情管理者及时监测舆情发展和走势。通过最终监测值对照监测级别可以帮助政府及相关舆情管理者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监测和引导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The transmission of online emergency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n active means of expressing public opinion and has vitally affected societal emergency response techniques. This paper analyzes interactions between three groups in time and space using a classic SIR (susceptible, infected, and recovered) epidemic model. Through social network theory and analog simulation analysis, we utilize data from China's Sina Weibo (a popular social media platform)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on 101 major incidents in China that occurred between 2010 and 2017. We divide these emergencies into four types—natural disasters, accidents, public health events, and social security events—and conduct a simulation using three examples from each group.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control of public opinion is both cheaper and more effective when it occurs at the initial stages of an incident. By cooperating with the government, the media can facilitate emergency management. Finally, if netizens trus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edia,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make cooperative decisions, maintain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online public sentiment.  相似文献   

16.
郑璐 《情报科学》2020,38(5):154-160
【目的/意义】网络信息环境健康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新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迫在眉睫。【过程/方法】基于参与式治理理论建立舆情信息发布的新媒体组织与政府媒体监管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寻博弈双方行为的演化过程及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分析公众参与治理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公众参与治理能有效约束新媒体组织的掺假行为,有利于促使监管部门选择从严监管策略,如此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网络舆情中信息间的竞争传播更符合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境,研究舆情事件中多元信息竞争传播的演化机制有助于政府和媒体有效监控舆情、引导舆论。[研究方法]结合舆情事件多信息传播特点,加入信息犹豫者和信息接触率,构建二元信息竞争的SH2IR模型,仿真同步和异步情景下二元信息的竞争演化过程。[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在同步传播模式下,单独增强信息接触率、传播转化率、犹豫转化率以及置换率,都可以扩大信息的传播;在异步传播模式下,信息发布的越早,传播范围越广,但单独增强传播参数对传播效果影响较弱,同时提高信息的传播参数时传播行为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在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政法事件微博舆情传播成为政法机关面临的新问题。对政法微博舆情传播进行研究,有助于剖析微博舆情传播的信息生态学规律。[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政法微博舆情生态系统,以聊城于欢案政法事件为研究实例,将新浪微博舆情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对系统内的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信息3个因子的传播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主体因子中用户粉丝数和关注数均符合幂率分布且呈断尾分布特征;信息因子特征量符合指数分布;环境因子特征量具有长尾分布特征,政法微博舆情传播符合信息生态学的互生再生规律、动态平衡、协同进化规律。文章的研究对政法机关舆情监管部门把握微博舆情传播规律及舆情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前景理论的商业化网媒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媒的商业化运营角度,利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探究政媒合作共同治理网络舆情的模式,考虑决策者的非完全理性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将前景理论引入政府与网媒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雅克比矩阵对平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推理出政府和网媒积极参与网络舆情治理的约束条件,并构建政媒合作模型,分析政府和网媒协同合作防治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政媒合作制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网媒发挥其对舆情进行积极引导的主体作用,而在政媒合作失效的情况下,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并提升对网媒不负责任传播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