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与优秀的寝室文化不可分割,这种优秀的寝室文化有助于学生受到好的熏陶、增长才干、陶冶性情。本文分析了寝室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强调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优秀寝室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学校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寝室管理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寝室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阵地寝室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而且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的复杂性、关联性以及对寝室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寝室管理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9,(10)
随着我国教育普及程度逐年提升,大学生的比例也逐渐增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进步有重要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室友是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类人群,舍友及大学生寝室所带来的同伴效应,对大学生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寝室同伴效应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希望从中找到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的方法,促进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自2012年起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上,坚持生活德育的理念,注重深化文明寝室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基于此,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600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同时,通过分析寝室条件的新旧对比,总结国内成功的生活德育模式,结合材料学院特色工作,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寝室文化建设融合。  相似文献   

5.
林巧芬  杨小波 《科技风》2014,(10):220-220
宿舍是大学生活动的最基本活动场所,是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组织形式,宿舍文化是在一些文化层次相当、性格特征各异、生活习惯不一的同一寝室学生之间相互适应和冲突中形成的。宿舍文化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每个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人格的形成。可见宿舍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把宿舍文化创建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蒲科宇 《内江科技》2014,(4):133-133
<正>高校宿舍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根据统计,每个大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的,它相当于学生在学校里的"家"。良好的寝室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能够从德育、理智、情感等多方面来塑造大学生的文化人格。笔者通过几年来从事宿舍管理工作的总结,对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几项注重点。  相似文献   

7.
柯倩兰 《科教文汇》2013,(3):180+183
学习型寝室创建是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学生个体和寝室团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学风建设才能逐渐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研究高校学习型寝室创建,研究学习型寝室氛围及其形成过程因素,从而有效探索学习型寝室的创建方法,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形成个体-寝室-社区-学校的学风加强体系。  相似文献   

8.
方庆 《科教文汇》2013,(22):182-183
寝室精神文化是整个寝室文化的核心,是深层次的寝室文化的表现。寝室精神文化指的是大学生在寝室文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精神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追求,它能够展现大学生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信仰,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精神面貌,它是整个寝室文化的灵魂和关键,也是整个寝室文化甚至是校园文化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可以说,寝室精神文化是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能反映大学生的思想、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健全的寝室精神文化,其他文化建设和发展就会畸形,高校寝室文化也就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9.
寝室精神文化是整个寝室文化的核心,是深层次的寝室文化的表现。寝室精神文化指的是大学生在寝室文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精神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追求,它能够展现大学生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信仰,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精神面貌,它是整个寝室文化的灵魂和关键,也是整个寝室文化甚至是校园文化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可以说,寝室精神文化是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能反映大学生的思想、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健全的寝室精神文化,其他文化建设和发展就会畸形,高校寝室文化也就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0.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生活习惯、性格差异,利益冲突,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等原因可能引发寝室矛盾,高素质的辅导员在构建大学生和谐寝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方垒 《学会》2013,(4):19-25,55
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群体,它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社团不仅有其显在功能,还有一些尚未认识到的潜在功能,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文化艺术类社团的研究,试图发现学生社团的多方面功能,并为引导社团健康发展,使社团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与能力提升的阵地以及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载体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郑岩 《科教文汇》2014,(31):197-198
大学班级是大学生共同学习与生活的常规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向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活动的基层单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三观”变化,当前的大学班级管理育人弱化、制度流于形式、班风淡化、安全稳定高压态势等现状较为明显,改革班级建设模式,提高班级建设水平,是当前大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实际入手,对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与反思;提出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的新措施和对策,论述了加强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改善并完善对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理念与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木子 《科教文汇》2012,(17):31-32,34
现今大学的教学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内容的交流和探讨,有利于调动学生全面和独立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经过对学生学习的观察和研究,中国高校在教育上实行"以人为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的内在能动性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本质。文章以深圳大学现行"教学+引导"的措施和做法,探讨实现"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教育改革中正效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张丰韬 《科教文汇》2014,(12):183-184
人本化学生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前对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还存在人性化缺失等问题,高校必须坚定“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柔性化管理机制,为学生发展提供自由、和谐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多元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鹏 《未来与发展》2010,31(2):79-8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重大决策,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其中重要的战略举措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面临着制度层面的博弈;大学生“村官”群体也面临着复杂的自我博弈、与村民的博弈以及与村干部的博弈等。如何协调各种利益博弈,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将是未来大学生“村官”政筻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孕育而生的网络教育以其时空分离、师生分离、教管分离的自身特点,适应了社会的需求,迅速成为人们汲取知识、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最佳途径。然而,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学生队伍,我们发现,网络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普遍缺乏校园"认同感",加之平时工作、学习、生活矛盾的凸显,于是,对于学习以外的活动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这就需要从事网络教育的工作者寻求新的途径,引导学生加入全面发展的行列,消除网络"孤独感",也为诸多未能圆大学梦的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7.
张倩 《科教文汇》2014,(11):207-208
高校大学生骨干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他们承担着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功能,在高校中发挥着宣传向导、组织管理和服务沟通的作用。如何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大学生骨干队伍,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当前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差异化激励理论,针对高校学生骨干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根据不同类型学生骨干,因时、因地、因活动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骨干的健康成长、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田伟 《科教文汇》2014,(9):189-190
高等教育的普遍化使得校园中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新形势下,大学并不是之前简单的大学,而是有了很大的转变,需要对大学生的管理进行改革创新,使其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发展情况。现如今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这就给大学生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本文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希望能够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保证学生的进一步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9.
高鹏飞 《科教文汇》2012,(24):34-35
一年一度的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永恒的主题。随着网络化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入馆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针对"90后"新生读者的心理特点,笔者就网络环境下"90后"新生入馆教育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芳 《科教文汇》2012,(35):204-205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90后”学生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的“90后”学生的恋爱观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师范类院校是为社会培养老师的地方,分析学生爱情观现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处理、对待爱情,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社会后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