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常微分方程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的后继课程,对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学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常微分方程的题目进行一题多解的讲授,可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体会所学方法。本文通过对几道一阶微分方程一题多解的介绍,阐述了发散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常微分方程光滑性解的求取过程,提出一种拉普拉斯变换以及小波匹配的常微分方程光滑性解求取方法,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将常微分方程(组)转换成复变数的代数方程(组),通过一些代数运算和拉普拉斯变换表,获取常微分方程的初始光滑性解,将任意函数展开成小波基函数,通过快速离散小波转换技术,塑造常微分方程的近似光滑性解,在运算过程中,在小波展开层次以及自变量区间,使用多层自适应以及多区间自适应方法,对长时间问题进行分段求解,保证在每个时间段上达到所要求的数值精度,提高光滑性解求解的效率和精度。数值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求解常微分方程光滑解的精度以及长时间性态都优于传统的时间推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钟锐盛 《内江科技》2005,(4):35-35,7
本文介绍了结构位移的一题多解,阐述一题多解在培养学生的力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借助一道力学题。本文具体分析和说明“一题多解”对理解和建立物理知识间内在关连的作用。“一题多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在同一题目中灵活使用这些知识和定律,进一步探究和建立物理知识间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Schauder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定理、讨论了一类常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6.
赵丽 《科教文汇》2008,(5):192-192
本文应用Schauder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定理、讨论了一类常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Bcklund变换的双线性化常微分方程非凸松弛解分析问题,双线性化常微分方程非凸松弛解是保证模型平稳分布和存在性的重要因素,从而提高许多模型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稳定特性。把双线性化常微分方程的非凸松弛解算子进行敏感域分析表征,采用Bcklund变换进行目标函数统一迭代,得到非凸松弛解的3种核函数分别是线性核函数、多项式核函数和高斯核函数。计算双线性化常微分方程的非凸松弛解的对称广义中心的稳定性平衡点,计算线性化常微分方程的非凸松弛解满足的边界条件,通过Bcklund变换扩展欧几里得算法,实现对非凸松弛解的稳定性和收敛性的证明,得到在不同多向增量式和减量式分析下,采用Bcklund变换的双线性化常微分方程非凸松弛解是收敛和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主要利用Fourier变换法求解弦振动方程Cauchy问题。首先,利用Fourier变换的定义及性质把要求解的偏微分方程转化成常微分方程。然后,利用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求解出常微分方程的解。最后再取逆变换,用三种方法通过Fourier的性质得到原定解问题的解,改变了以往的用行波法推导弦振动方程Cauchy问题的达朗贝尔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通过上述途径,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施念怡 《大众科技》2012,(11):157-158,197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以不等式教学为例,说明了如何通过教材的书本知识和对题目的错解的认识,去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通过几个重要的数学例子,主要阐明了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陈少珍 《科教文汇》2012,(16):22-23
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道德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为找出提高职业道德教学的实效性措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永恩 《科教文汇》2020,(6):149-150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学理念存在很严重的缺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成绩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两极分化,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使用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现阶段,初中英语老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采用分层教学来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因材施教,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正确合理地使用分层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黄敏 《科教文汇》2012,(3):42-43
"数字图像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这门课的重点。我们对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进行了探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施,这些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兆燕 《科教文汇》2013,(18):128-128,134
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动力,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问题情境的设置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学问题的引导、问题的解析到问题的拓展,问题情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将从问题情境概念、问题情境设置方式、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入手,以期对高中数学的教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杨立丽 《科教文汇》2011,(12):96-97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如何计算、如何解题,而是教会学生如何思维。对于课堂教学,有效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便以多提问来凸显师生间的互动,结果造成教师只顾提问却无暇顾及所提问题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使课堂提问趋于形式化。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来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唐艳丽 《科教文汇》2011,(9):98-98,124
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阶段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心中的核心课程,所以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一直是众多学校、学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而中学时代的行为教育却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所以笔者就教师和学校对初中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和学习中如何进行行为教育,从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对学生的行为和德育有很好的教育效果这一类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17.
韩征 《科教文汇》2012,(36):165-166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宗旨与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有应用性能力还要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目标时要更加注重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开放性实验的开设是培养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操作能力的有效方式.随着办学目标的提高,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它不同于基础性,综合性等计划性实验,有其自身特点,如何达到开放实验的成本合理化与效果最优化,值得实验教学管理部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何桂婵 《科教文汇》2011,(24):65-66
计算能力是最重要的数学技能之一。当前,许多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如何提高初中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利用课堂上的零碎时间,通过形式多变的训练,可以达到既不影响教学进度又能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梁红玉  陈宏滨 《大众科技》2013,(10):135-137
探宄式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探索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蒋敏良  蔡翠芳  谢雄英 《科教文汇》2014,(8):119-119,135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各个学校中英语都被列为所必须开设的文化课之一,中职学校也不例外。但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却不够灵活,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且惰性强,导致英语教学过程中效果不佳。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很灵活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将对分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通过分析如今英语教学的现状及产生此现状的原因,提出用分组合作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并就如何贯彻这一创新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