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斌 《声屏世界》2006,(10):30-31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人与法》节目开办至今已经有9个年头了,9年的历练确立了它的品牌地位,在听众当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9年时间里,节目形态常变常新,我国各大媒体运作中的法制节目的主要节目形态都曾经历和正在经历。《人与法·空中神探》是其中一档寓教于案、寓法于案、寓乐于案,极具参与性、互动性的破案型法制节目。这档节目从2004年2月一经推出,就受到听众的喜爱。作为这档节目的责任编辑,在总结节目运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之余,更多的是对节目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思考。新型的节目形态迎来收听率的飙升说到法制节目,听众很容易把其同…  相似文献   

2.
评价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轨迹过程,电视法制节目的形态和模式应该成为一个重要指标。在新的法制进程和媒介环境下,中国电视法制类节目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并孕育着新的节目形态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电视谈话节目是把人们私下的谈话搬到电视这个大众媒介上,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一种传播形式,它是一种一般由主持人、嘉宾和(或)现场观众就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或辩论的电视节目形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国内电视银屏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节目形态。各式各样的电视谈话节目可谓应有尽有,内容涉及时政要务、社会问题、文化现象、情感生活等诸多领域。然而,在这种  相似文献   

4.
从2005年《超级女声》的热播到2014年各大卫视的模式节目轮番上演,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迄今已发展十年。本文考察了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认为这十年是中国电视业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过程,这种融入是中国电视从业者的主动选择,而非媒介帝国主义强权推行娱乐文化的结果。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历经克隆、争端、模式购买等过程,其背后动力是广电集团对利润的追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媒体融合的角度出发,将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与技术创新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结合实践观察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明确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具体影响下,围绕具体电视新闻节目案例。从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制播形式以及新闻发布形式等方面为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如何在媒体融合下实现有效创新提出几点策略,并对当前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节目中使用的创新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璐 《记者摇篮》2006,(10):41-41,25
近年来,博客(Blog)这一新兴的电子媒介形态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媒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个人网络日志时代大踏步来临的时刻,博客界却也并不“甘于寂寞”,从2002年方兴东的“博客中国”开创先河,到今年的那一场博客门事件,博客的迅猛发展似乎不仅给大众带来了言论的狂欢,同时也凸现了一些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问题。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审视博客这种新兴媒介形态,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应该对这种媒介形态有怎样的判断呢?事情还要从博客在各大媒体引起轩然大波2006年3月8日“中国博客门”(Chinab…  相似文献   

7.
张微  杨晓云 《新闻窗》2008,(6):38-39
打开电视荧屏,真人秀节目虽然不如过去鼎盛时期那么火爆,成为各家电视台屡试不爽的“杀手锏”,但其发展势头依然强劲,许多媒体依然使出真人秀这一节目样式来增强媒体的竞争力。2007年,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台开年之初聚集人气、吸引观众的一大法宝。这种始于荷兰的新型电视节目形态,如今仍火爆风行于欧美各大电视台,收视率屡创奇迹,在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从2000年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后又陆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体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媒介的融合极大地冲击着传统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挑战,对电视新闻节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积极的调整,从而来减轻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阐释了媒介融合的内容,并分析了其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崛起与发展是电视媒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来看,伴随着电视媒介实力的发展与壮大,必然要有一种区别于报刊评论和广播评论的符合电视媒介特性的言论节目形态应运而生,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相似文献   

10.
谢鼎新 《视听界》2002,(6):48-49
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媒介不仅具有舆论性质,同时也具有产业性质。随着媒介属性这一理论上的澄清,媒介进入了一种以经营管理为特点的新时期。从经济学角度考察,现代社会存在信息资源的无限性与人的注意力的有限性之矛盾,并被形象地命名为“注意力经济”或“眼球经济”。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没有注意力就没有利润率,这是所谓新经济的特点和基础。为此,各媒体迫切需要有自己的品牌和旺盛的人气,彼此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家电台、电视台纷纷改版,推出自己的新节目,试图赢得更多的受众。其中不少节目尽显媒介自身传播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各种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己很普遍。“台网互动节目”在各大电视台兴起并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电视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12.
李成奉 《新闻前哨》2011,(10):73-74
一、全媒体时代国内谈话节目现状 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已逾20载.作为一种制造与观众距离亲近、平视交流效果的语言节目形态,曾于上世纪90年代席卷荧屏,这种新颖的节目样式对于长期充斥着新闻、剧作等单一节目形态的电视荧屏来说,  相似文献   

13.
刘宏 《青年记者》2006,(17):17-18
最近,选秀节目在中国十分流行,打开电视,很多频道都在播这样的节目,好像我们进入了选秀时代。当这样的节目成为一种媒介现象时,我们就无法回避,谈论它经常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别人认为你是泼冷水,用老掉牙的陈词滥调来诋毁新生事物,比如,批评超女就常常得到这种效果;另外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王伟  魏玮  胡丹 《河北广播》2006,(5):72-74
广播谈话节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节目形态,在实际的运作中根据不同的形式、风格、内容,可以称作脱口秀(talkshow)、倾谈节目、访谈节目等。广播谈话节目作为一种广播的传媒产品,具有艺术性特质,也是一种艺术产品。但是这种艺术产品,不同于影视艺术、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艺术属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在"真实电视"逐渐成为欧美的电视文化新宠之时,国内也于去年掀起了一股"真人秀"节目浪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实电视"的出现无疑使人眼前一亮,但相伴而生的许多问题也促使理论界从多角度、多层面观照这种节目形态,以便不断改进和调整,走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可以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与场外受众沟通交流共同参与的节目形式。在国外通常被称为脱口秀,这种起源于西方广播谈话节目的节目形态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当今很多电视节目中的主要节目样式。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栏目的播出可以说是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的标志。随后电视谈话类节目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已经超过150个,形成了当今电视收视的新风暴。  相似文献   

17.
曹璐 《河北广播》2005,(3):33-35
《阳光热线》理政性热线节目之所以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媒介竞争格局中成为最受欢迎、收听率最高的品牌节目,不仅仅是节目内容和节目形态的业务层面变革,更重要的是从中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主流广播媒介的理念变革。从这个角度讲,《阳光热线》理政节目研讨的理论意义大于实务经验的总结。通过研讨,就社会转型与广播主流媒介理念变革的视角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老年媒介市场将成为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本文对我国现行老年电视节目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对改善中国老年电视节目提出建议,以期提高电视从业者对老年受众和老年节目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徐刚 《新闻世界》2010,(7):131-132
电视参与式节目近年蓬勃发展,本文在对参与性节目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这种节目实际上是媒介与大众之间的博弈和沟通的结果。它一方面是媒介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大众文化成长催生了这种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20.
童云 《中国广播》2012,(3):13-16
广播节目形态包括节目的主要构成形式、方式和播出状态,与节目类型是不同的概念。广播节目形态的演变受传播理念、传播机制、技术条件、受众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节目创新与这些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生态发生了变化,受众收听收看习惯和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利用新技术条件开发新节目形态成为必然趋势,节目形态的衍生和创新是推动广播发展的不竭动力,有利于广播节目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广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