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当前,探讨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2~3岁幼儿的科学教育缺乏深入的探讨。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在由感知运算阶段到前运算阶段第一水平的转变过程中,他们还不具备抽象的符号运算能力。尽管如此,笔者认为,23岁的幼儿还是可以进行科学教育的。本文想就如何对这一阶段的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做些初步探讨。一、应加强幼儿对身边事物特征的认识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对事物特征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概念的掌握来完成的。概念一般可分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比较确切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它的内涵与外延是人们…  相似文献   

2.
任丽 《家教世界》2023,(3):61-62
<正>挫折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意义深远,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重大影响。《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幼儿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非常重要。体育运动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是对幼儿科学有效实施挫折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对儿童关于现实、因果、时空、几何各种物理量的守恒等概念的形成和心理运算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发展的阶段中,儿童头脑中形成了对事物的表象,而且能用词语表达出来.从而能进行最初的抽象,能理解和运用初级概念及其间的关系.初级概念是指儿童从实际生活体验中获得的概念.因此,他们能回忆过去和设想未来的事情.然而因为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知觉成分占主导,所以他们得思维方式都是直觉思维.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l)单维思维(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4)不合逻辑的推理.在此,通过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调研时对大班的20名幼儿进行实验,来验证皮亚杰的一些守恒实验从而具体分析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思维特征,并针对幼儿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尝试性的提出几点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的数学认知中指出:5~6岁幼儿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可见,让幼儿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是大班数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到了大班下学期,多数幼儿对超出10的加减运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幼儿科学教育是一门年轻学科,许多理论问题尚处于探讨阶段,就幼儿科学教育的教育原则而言,长期以来不为人们所重视,在此方面的研究探讨甚少,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基础上,提出幼儿科学教育应坚持自然性、科学性、发展性、综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皮亚杰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幼儿园教育的几大基础理论之一,经过实践,已不断转化为世界各地幼教工作者的实际经验,构成关于幼儿发展、教育的常识性观念。这些观念主要有: 1.幼儿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幼儿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在研究中还发现,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其认知的发展有相互平行对应的关系,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①无律阶段(0~5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行为只是一种感官动作的反应,而无道德意识可言;②他律阶段(5~7、8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以“道德现  相似文献   

7.
科学现象神奇有趣,科学活动丰富多彩。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不同于知识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它以培养幼儿探究兴趣、发展幼儿探究能力为主要目的。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  相似文献   

8.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教育部颁发的针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在日常教育的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中应该达到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指南》强调了学习品质在幼儿阶段的科学培养。学习品质在这五个领域里不是孤立的、脱离的抽象概念,而是具体的生动的科学交融。良好的学习品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整个学习过程,决定着幼儿的学习效率。幼儿以怎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去认知事物,影响着幼儿的整个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幼儿阶段重视培养幼儿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A1):159-160
幼儿教育阶段教育幼儿感受科学,保持好奇心与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对于幼儿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阶段应该将科学知识的介绍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融合到幼儿游戏活动中去,通过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幼儿科学梦想和探索精神,在幼儿内心种下科学的种子,让幼儿在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本文主要探讨在幼儿教育中如进行科学知识的渗透,幼儿教育中科学知识渗透的时机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家长教育卷入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测验与家长教育卷入问卷,对福建省5所幼儿园294名幼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班幼儿的科学问题解决能力总体高于中班幼儿,男生的科学问题解决能力总体高于女生;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大班幼儿的表现显著优于中班幼儿,在难度较小的任务中,男生的表现显著优于女生;男生和女生的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在4~4.5岁阶段均平稳缓慢发展;男生的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在4.5~5.5岁阶段提升较为迅速;女生的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在5~6岁阶段提升较为迅速。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与家长教育卷入总分以及家长讨论、家长语言认知活动参与、家长生活指导等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家长语言认知活动参与、家长生活指导对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家长应关注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与性别差异,加强与幼儿的语言互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创设具有挑战性的科学探索环境,激发幼儿科学探索兴趣,以促进幼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褚晓蕊 《家长》2023,(20):153-155
<正>科学知识与幼儿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科学教育在教育工作落实方面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强调幼儿教育活动的构建与落实,要与幼儿的生活产生实际联系,更要从幼儿的生活中提取教育的素材。作为幼儿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科学教育活动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但只有把握科学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才能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全新的科学课程教育模式,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素养,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提升幼儿的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莹 《家长》2023,(20):13-1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幼儿园教育工作划分为五大领域,并立足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不同教育建议。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一,也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且活动时间长,是强化幼儿身体素质、建立运动习惯的最佳途径,对其动作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基于《指南》背景,对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进行探讨,从活动时长、动作发展、年龄特点、器械选择、安全教育五个视角出发,立足3—6岁幼儿活动特点提出几点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育主要指针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3-6岁是一个人智力教育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教育游戏在提高幼儿智力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探讨教育游戏对幼儿智力开发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Flash技术的适合3-6幼儿智力训练的教育游戏——《幼儿启蒙智多星》的功能、设计理念和实现,最后简要总结了教育游戏的特点以及下一步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育主要指针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3-6岁是一个人智力教育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教育游戏在提高幼儿智力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探讨教育游戏对幼儿智力开发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Flash技术的适合3-6幼儿智力训练的教育游戏——《幼儿启蒙智多星》的功能、设计理念和实现,最后简要总结了教育游戏的特点以及下一步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5.
3~6岁是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引导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以入学准备课程资源为载体,开展幼小衔接课程研究与实践,打造幼小科学衔接课程,并有机渗透于保育教育的全过程,能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引导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16.
亲子园是兰州市城关区保育院多年积淀的教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项目,是在原有早教中心的基础上开办的0-3岁幼儿科学教养实践基地。2008年6月,保育院接受了甘肃省教育厅基教处委托的“开展社区0-3岁幼儿早期教养实践研究”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研究进一步推广0-3岁亲子教育项目,填补我省0-3岁幼儿科学教养的空白。在近三年的努力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7.
林雅丽 《家长》2023,(26):49-51
<正>绘本是幼儿的专属读物,具有文字鲜少、画面夸张、色彩艳丽的特点,完美契合了幼儿的思维特点。将绘本运用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可以扩充幼儿词汇储备,促进其语言逻辑思维的发展。文章对绘本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简述绘本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价值,立足3—6岁幼儿的语言特点及思维阶段,从“年龄特点”“主题教育”“语言讲述”“看图讲话”等多个视角出发,深度开发绘本阅读教育价值,对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可行之策,以供教师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意义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园教育阶段,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遥因此袁吉林大学附属第三幼儿园分园抓住自身的优势,以幼儿科学教育为载体,打破在以往的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途径比较单一,较多的采用"教师做幼儿看,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4至5岁幼儿科学教育的初步实验研究张桂萍执笔向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已逐渐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逐步给以重视。但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研究,即对科学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而且在幼儿园有些教师认为学习科学是大班的任务,而...  相似文献   

20.
<正>3~6岁是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幼小科学衔接要以幼儿为核心,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引导、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对此,我园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基于儿童立场,从教师与幼儿、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三个层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赋能幼小科学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