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Web2.0对科学交流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Web2.0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的变化情况,分析了Web2.0环境下非正式科学交流的特点及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祀亮 《现代情报》2006,26(3):138-139,143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的重要地位,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情报信息服务工作中的新要求,探析了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作的新模式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杨瑞仙 《情报探索》2013,(11):8-10,13
对Web2.0环境下知识交流模式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Web2.0环境下知识交流具有传统纸质文献环境下知识交流无法替代的优势,如交流速度快、成本低、不受时空限制、交流者身份虚拟化等。同时认为甄别知识的难度加大、同行评议的复杂程度加大、知识交流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等,是Web2.0环境下知识交流所面临的问题。克服这些问题,有待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情报信息服务的变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现代技术对情报信息服务影响与传统图书馆情报信息资源服务的变革比较以及所采取的对策,进一步提高了情报信息服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从Web2.0环境的两种典型技术——科学网博客和百度百科出发,探讨基于Web2.0的知识交流的要素及过程,并分析知识交流的影响因素。认为Web2.0环境下的知识交流要素主要有知识交流的主客体和渠道:知识交流的过程主要分为一对一的交流和一对多的交流;知识交流影响因素包括知识自身特征、知识交流者背景和动机、知识交流者的参与程度等。  相似文献   

6.
根据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特点,将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传递和获取科学情报信息的过程纳入科学交流,通过对985工程建设高校校园BBS图书馆专版运行状况调查分析,探索网络非正式交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点对面、点对点、个性化、专业化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7.
如何界定情报信息的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衍双  史蔷 《情报科学》2004,22(3):276-278
本文以传统情报文献信息与现代情报信息的特性差异为切入点,认真分析了情报文献信息内涵的变化与发展,比较与求证决定情报文献信息寿命的诸多要素,最终导出科学的情报信息寿命观,这对于正确指导现代网络环境下情报信息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妮 《现代情报》2004,24(1):94-9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出现了一种以网络为环境而进行的新型信息交流模式。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与传统信息交流模式的比较研究,认为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将传统的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融合起来,具有“突破时空限制、时间间隔短、高度选择性和针对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本低”等优势.并指出现阶段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存在的主要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除障碍的对策和方法.并且分析这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所带来的影响,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娜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2):203-205,240
从讨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与障碍入手,指出了虚拟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Web2.0环境下隐性知识管理的新方式,探讨了Web2.0环境下虚拟企业的隐性知识管理策略:建立Web2.0环境下新的隐性知识管理平台、制定激励隐性知识共享的方法、构建隐性知识库和提供个性化的隐性知识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2.0的图书馆网站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Web2.0的概念及特点入手,论述了Web2.0环境下图书馆网站创新的理念,并着重分析了目前Web2.0技术在图书馆网站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