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让孩子融入大自然 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农村孩子的游戏区域也从泥土地逐渐向水泥地过渡,直接与田野接触少了。孩子其实是非常向往农村绿色的田野、流淌的小溪、走动的家畜的,教师应该把孩子从水泥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投身到泥土的芳香中,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环境的特殊教育作用。春天,万物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现如今的孩子见惯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却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他们有许多名贵的玩具、精致的图书,却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们不认识稻谷,分不清麦苗和小草,对于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更是知之甚少。如何把孩子从水泥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投身到泥土的芳香,种植园地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基地。在种植园地中,有孩子们的发现、体验,也有孩子们的秘密、快乐,更多的则是孩子的收获与进步!如何高效地发挥种植园地的教育价值呢?  相似文献   

3.
农村孩子:拒绝卡通正阳县汝南埠乡洪山小学李学升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我也许比某些教育专家更了解农村的孩子。他们是田野里散发着清香的泥土,不饰雕琢,纯真自然,喜欢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喜欢平和恬静、朴素温馨的清风明月般的日子,不管季节如何变幻,...  相似文献   

4.
关注农村教育,笔者认为最应关注的不是经费问题,不是师资问题,不是体制问题,而是农村教育的正确定位问题。那是春暖花开、麦苗返青的时候,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写春天的田野景色,学生写着写着,忽然一个孩子问:“老师,田野里那青青的庄稼是水稻吗?”望着那孩子疑惑的眼神,我的心在隐隐作痛:孩子,你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你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农村的水土养育了你,是农村给了你的生命、你的一切,可这农村的小麦,你竟不知道叫什么?是啊。农村的孩子不知道农作物,农村的孩子眼里没有了农村的景、农村的物、农村的人和事,有的是什么?是与城市孩子一…  相似文献   

5.
无悔的挚爱     
在幼年的理想中,我带着一群小鸟般快乐的孩子,在蓝天下、绿草丛中翩翩起舞,像布谷鸟那样热情地歌唱……十二年前的那个夏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做了一名农村的幼儿教师,成为一个耕者,承载着希望,躬耕在农村幼教这片田野上。  相似文献   

6.
在方案教学活动中,儿童与儿童、儿童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不断地发生着交互作用。如果教师能积极发挥儿童集体(班级或小组)的作用,那么,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顺利进行知识的共同构建。在一个学习集体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和观察儿童,不失时机地提供各种机会让儿童去探索,感受探索带来的快乐。如在花园散步时,有的孩子认为泥土是有颜色的,有的说泥土是小虫的家,有的则为“泥土有死土和活土之分”而争论不休……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只有对孩子的言行十分敏感,并熟悉有关知识经验,才有可能在活动过程中与孩子一起拓展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如在以“泥土”为主题的方案活动中,我们通过与孩子们讨论,将研究焦点集中在泥土与动植物的关系、泥土与水的关系、泥土的种类、泥土的用途(种植、做砖、制作陶器)等方面。接着,我们通过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来支持孩子的活动。如建立“小仓库”,准备一些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包括不同种类的泥土,在泥土里生长的植物,各种纸张,各类空瓶,等等,让孩子在需要的时候取用。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过程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辽阔的农村田野赋予了农村孩子五彩缤纷的生活。2010年的第二学期.我有幸下乡支教,来到了我仰慕的金坛市朱林小学.执教三年级语文。也就在这时,我在教学工作中产生了一个课题:“源于农村生活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三年级的孩子作文刚起步.如何让孩子感兴趣、有话题,是我们年级组老师的共同追求。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相似文献   

8.
《湖北教育》2009,(10):48-48
城市的孩子在幻灯片中看到了蚱蜢,上了生动的一课:农村的孩子在田野中看到了蚱蜢,上了真实的一课。因地制宜、巧思妙想地挖掘教育资源,一样能走出“农村学校特色”的素质教育,哪怕在破脸盆里种花,也是孩子生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虞永平先生说:"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幼儿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加深对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以及植物与泥土、阳光、空气及水等要素相互关系的认识的过程。"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课程不仅只是书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真实的体验活动,而种植正是一项可以让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活动。别看小小的种植活动,里面却蕴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比如责任感、观察能力及任务意识等等。那么,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具体能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呢?本文以一次种植蚕豆的案例展开来具体谈一谈。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中心小学骨干教师。从教8年来,始终坚持研究"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等课题,将浓郁的乡土资源引进课堂,流入儿童的习作。所指导的数十篇学生日记在省、市报刊上发表。参加过多项省、市重点课题研究,有数十篇论文和教学设计在国家、省、市评比中获奖并发表,在参加扬州市江都区说课比赛和教学展示中获得好评。让孩子走进广阔的田野,吮吸泥土的芬芳,感受  相似文献   

11.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全诗描写了乡下孩子幼年时在爸爸妈妈怀里活泼快乐的模样,他们在田野里捉蝴蝶、吹草叶等欢快游戏的情景与挖野菜、逮小鱼等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无穷乐趣,最后赞叹乡下孩子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拘无束成长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周云芝 《湖南教育》2004,(24):42-42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势是农村孩子有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农村天地广阔,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都是农村孩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的写作素材。然而,农村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语言训练与城市学生相比有一定的距离,表现为不敢说话,不爱说话。受方言的影响,农村  相似文献   

13.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3,(12):2-2
让农村孩子看到更多希望刚务院常务会汊决定,提高匝点岛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让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希望。会议明确部署了扩大农村贫附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新增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中似部省份、  相似文献   

14.
多姿多彩的田野,是农村学生写作灵感的发源地。让学生从广袤的田野中去寻找写作的源泉与写作的快乐是我作文教学的梦想。在一次次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追寻着。下面的这些故事记录着我努力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成长中孩子的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人格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远远不足。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书中汲取到成长养分,我们必须推进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天地,让孩子插上阅读翅膀,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优势是农村孩子拥有丰富的写作天然素材。农村天地广阔,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都是农村小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劣势是,农村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语言训练以及写作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有一定的距离,表现为不善说话,不爱说话,生活见识少。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阅读兴趣,要结合农村孩子实际,让孩子们从听故事做起,从农村孩子们的相互促进做起,从开展喜闻乐见的读书汇报会做起,把农村孩子培养成为真正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阅读兴趣,要结合农村孩子实际,让孩子们从听故事做起,从农村孩子们的相互促进做起,从开展喜闻乐见的读书汇报会做起,把农村孩子培养成为真正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9.
躺下 让六月的田野做你温暖的床 六月的野草吻你的脸 看它怎样用来自泥土的信心和利 割碎六月夭空的蓝 而头顶的涧冰不停地唱着童谣 远走他乡浪迹天涯 把一颗心静下来静下来 让六月停止飞翔 让思想疯长 让诗歌在六月结成一滴水 从草尖滑落 刃哆彩的光芒摄人我的眼 刚好看到半个世界一动不动 晚风吹过孩子宁静的眼波 晚风诉说远方醉人的情怀 晚风追逐夫空圣洁的鲜花 动人的童话在晚风中布满天涯 晚风轻吹原野悠扬的号角 晚风抚慰不归的远行人 谁的故事撒落一地无人拾起 在晚风中散发幽幽的暗香六月的田野(外一首)@殷翔$安徽省太湖县小池高中…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要求已经降低了许多。然而,农村孩子还是怕写作文。“农村孩子知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事实是这样吗?我认为只要我们优化作文教学策略,努力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生动地反映生活,让学生写出生活气息浓厚,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