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期违约制度是合同法中违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英关法,我国《合同法》吸收和借鉴了这一制度。本文从关于预期违约的现行法律规定出发,着眼于预期违约的起源与发展,对其与我国《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相关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简要论述了我国《合同法》中关于预期违约制度的成功与不足,以期对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合同法》引进了英美法的预期违约制度,但与英美法相比,存在着判断构成预期违约的标准不明确、法律救济措施不完善的缺陷。对于这些缺陷应予以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预期违约原是英美法中的特有概念,并以美国《统一商法典》的规定最为完备。《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吸收了英美法的经验,对其做出了规定。我国脚注《合同法》也吸收和借鉴了预期违约制度。通过对比研究美国《统一商法典》、《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和我国《合同法》规定的预期违约制度,可以发现,我国法律对预期违约的规定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制度。应该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4.
早在《合同法》颁布之前,对于预期违约的论述已经在国内引起重大影响。然而,法律界关于预期违约所形成的通说并不符合英美法的制度事实,这对于我国的法律进步必然形成巨大的阻碍。本文详细介绍了英美法的预期违约制度,以此澄清法律界在预期违约制度上所存在的误解,为未来立法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是大陆法与英美法各自创设的,旨在规制合同履行风险的法律制度。本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对两制度内涵、价值及未来走向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中国《合同法》将两制度规定在同一法律之中而导致的重叠与冲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作认为,在完善预期违约固有规则的基础上。以预期违约替代不安抗辩权的规定是修改《合同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另一方能预见其将不履行合同的情形下,法律允许受损害方采取一定方式进行救济的制度。在大陆法系,有相应的救济制度解决相同的问题。我国现行《合同法》在规定大陆法系有关救济方式的同时,再行引进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引起一定制度上的重量和缺陷。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讨英美法里的预期违约理论,评析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条款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8.
预期违约制度是英美法系中一项完整的、独立的法律制度。1980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吸纳了英美法预期违约制度的精华,并对其进行了发展。我国199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也引进了预期违约制度。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我国《合同法》中有关预期违约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合同法中有关预期违约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引入预期违约制度的价值和必要性进行探讨,研究该制度的理论依据,进而对完善预期违约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25条有关根本违约制度的规定,如判断合同根本违约的标准、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对根本违约的定义等可供我国《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借鉴。因此,分析了我国《合同法》中相关规定的不足,并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完善我国根本违约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合同解除制度是合同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阐述了确定合同解除法定事由的原则,进而对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作了简单的探讨。对预期违约与根本违约作为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作了详尽的论述。对我国《合同法》中有关合同解除事由的立法规定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1999年3月,我国颁布的《合同法》结束了我国长期缺乏统一合同法的历史.它在保留不安抗辩制度的同时,吸收了预期违约制度的一些思想,从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不安抗辩权制度.本文着重对不安抗辩权的立法渊源、适用条件、法律效力、合理性等重要问题作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完善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与英美法系国家的预期违约制度不同,具有中国特色,具体表现在我国预期违约的构成要件和救济措施等方面,从而使不安抗辩权制度和预期违约制度有机统一在我国合同法之中,各自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认识1999年新《合同法》的促进交易原则对正确理解,运用合同法意义重大。该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体现是合同法理论成熟和社会经济基础条件成熟使然。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确保和促进交易的发生。它在合同法中不仅体现在其订立制度,履行及解释制度与前三部合同法律有较大的不同,而且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具有原则条件的限定,克服了它的副效应。  相似文献   

15.
预期违约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违约是违约的一种形态 ,由于英美法系独有的预期违约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和效益价值 ,因而其理论框架被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法所采纳 ,我国合同法中也基本采纳了预期违约制度 ,本文针对预期违约的规定在我国的具体实施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预期违约是英美合同法上的特有制度,该制度是基于《合同法》上的公平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从另一个角度来保护合同当事人,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预期违约的具体形态在各国法律规定和国际公约中有不同的规定。本文对英美国家和相关公约的预期违约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我国现阶段预期违约制具体形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合同法》对合同违约形态作了四种规定:不履行、不完全履行、预期违约、加害给付。对于后两种违约形态,一般人还不太了解。因此,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合同法》有关规定的称谓应规范化,先履行抗辩权与后履行抗辩权不可混淆,不宜称不安抗辩权,先期违约不可等同于预期违约;附随义务与(先)后合同义务,从给付义务、减损义务应加以区分;可追认合同还有第四种情形。  相似文献   

19.
《合同法》中关于撤销权的规定在法律制度上的存在着诸多差异。本对《合同法》中的各种撤销权的权利性质及撤销权的行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立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合同法>引进了英、美法的预期违约制度,但与英、美法相比,存在着判断构成预期违约的标准不明确、法律救济不完善的缺陷,这导致了法律体系的混乱和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