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改革。看现状,学生负担重中之重又在毕业班。因此,就教学本身而言,如何改革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专题复习”是高中物理复习  相似文献   

2.
图表说明:(1)本图表系根据“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五章“1794—1815年的法国”的教材内容绘制而成,见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第四版,28——34页。(2)为了便于列表,绘制图表时,作者先查出课文提到的一些事件的具体日期。当然不应这样要求学生,凡课文未提及具体月份或日子的事件,只能要求学生将事件填入适当年代中。此外,图表中补充了一些课文上未提到的事件,及几次条约和会议的名称等,这主要是为了供教师参考。教师在绘制图表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删减或补充。(3)图表第1行是1794到1815年间法国的历届政权。国民大会于1792年9月21日开幕(参阅课  相似文献   

3.
案例描述:函数的复习一、创设情境在函数的复习课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圣诞节快到了,我们打算动手设计贺卡送给亲戚、朋友们,贺卡为矩形,宽x厘米,长y厘米,贺卡上部分为正方形,上面画上漂亮的图案;下部分写上祝福的话语,祝福话语需要的面积为64平方厘米.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球的运动”专题对于高三学生来讲是较难复习的内容之一。因此,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运用案例小结、习题模式,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一、黄赤交角——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的关键因素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产生的根本原因,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了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黄赤交角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关系是高考的重点,它是中学地理学科的基础,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应予以高度重视。[题例1]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会发生微弱的变化,据此,讨论下列问题:(1)若此角度变大,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会怎  相似文献   

5.
高三复习时间紧、内容多,如何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成为高三教师研究的主题。"史料—问题—情境教学法"符合高考对能力考查的要求。它以建构主义理论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应用这种教学法应强化对难点知识、主干知识的理解,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6.
文综历史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高三历史教师要于千头万绪中抓住其核心环节,在专题复习中精心织网,夯实学科基础,通史复习中给力联想,培育学科思维,后续复习中纠错反思,提升应考能力,也许可以最大限度地达成高三历史备考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郭军英 《新高考》2008,(2):44-47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属于总结性的内容,所占的篇幅很小,在历年高考中的分量也远不如本章的诸如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其他内容,但是稳态是生态系统能够存在的必要条件,从对必修3模块的整体分析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新课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水溶液综合问题由于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多变性等特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有效突破这一难点?现有的教学方式大多稳扎稳打,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到盐的水解平衡,再到沉淀溶解平衡,从单一的溶质体系到复杂多溶质体系,这样的复习方式看似面面俱到,但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12):131-133
笔者结合高三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情境—探究—反思—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在高三复习过程中,通过挖掘教材的某些内容进行探究性的活动设计,构建了探究性的有效课堂,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展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11.
Step 1. Free talk T:Are you happy? What day is it today? Do you like Maths/English? Can you do this? 2+9+18+20+8+4+1 +25=? S : Yes, we can.  相似文献   

12.
基于“情境—问题—任务”三位一体的教学法设计“微生物的营养”复习课,以冷藏酸奶常温放置的保质期创设情境,利用两个任务解决情境中的关键问题,将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相关知识融入评价实验方案和设计实验两个环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其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Step1.Free talkT:Are you happy?W hatday is ittoday?Do you like M aths/English?Can you do this?2+9+18+20+8+4+1+25=?S:Yes,we can.T:(出示字母表)If“a”stands for“1”,“b”standsfor“2”,“c”stands for“3”,can you do this?S:It's birthday.T:Yes,you're so clever.Say itloudly,please.(老师以解密码的方式得出课题,方式新颖,学生兴趣浓厚)S:Birthday.(同时老师用多媒体呈现简短的flash及生日歌)Step2.Presentation板块一:1.复习月份。T:W ho can tellm e when yourbirthday is?S:M y birthday's on the of.(老…  相似文献   

14.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必须讲究“得体”。而“语言的实际运用”这一内容的复习教学,也必须讲究“得体”。交际语言的“得体”,是指注意语境,注意对象,在什么场合下该讲什么话,在什么对象面前该讲什么话等。“语言的实际运用”复习教学的“得体”,是指体现复习课的特点,在了解该内容在初中六册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理清主次,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做到提纲率领,有的放矢。“语言的实际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这一教学内容,虽到初五册和初六册课本才明确地提出来,但这个知识点却贯穿于初中语文课本的始终。例如…  相似文献   

15.
“万有引力”是圆周运动的一个实际应用,其教学一直是个难点,究其原因,无非是公式复杂,知识点多且易混淆,学生对各个概念、公式处于一种分散杂乱的状态,在做题目时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盲目性.故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一、抓基础知识圆这一章的基础知识,包括有关的概念、定理、计算公式,基本作图题和轨迹。复习前,要求学生通读教材,进一步理解和熟悉主要定理的叙述和证明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主要从动的观点揭示几何图形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把相交弦定理、相交割线定理和切割线定理统一成一个定理。相交弦定理和相交割线  相似文献   

17.
学习这两个字你们认识吗?不认识?就是繁体的“学习”二字嘛。为什么它们会这样写?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学早在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上,就已经有了“学”字。它的上半部分,好像是两只小手在摆弄计算的学具,中部的秃宝盖就像一座房子,房子里有一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呢?学习呀。你看,“学”的字形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孩子学习的图景,多有趣呀!习上半部分是“羽”,表示鸟的两只翅膀,下半部分的“白”,表示太阳光。这个字形表示:白天,鸟儿在阳光下反复扇动着翅膀。所以,“习”又有“重复”的意思。至于“复习”的“复”字嘛,中间有个“日”,也表示多次重复…  相似文献   

18.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四大领域内容之一,高年级段教学中将这一领域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9.
“原子核”一章以实验为研究基础。以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为线索.先认识原子的结构.再深入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全章渗透着对学生物理学史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由于受实验器材、条件的限制,本章大部分实验难以开展,因而常常成为复习中的薄弱点。如何复习好这一部分内容,笔者将全章内容重组为“四、五、六”的形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压强探究实验我们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通用计算公式是P=F/S,对于不同状态的物体来说,压强又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