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言语和思维密不可分,通过学生言语可了解到学生思维活动,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师探查学生学习成果。随着学生逐渐步入高年级阶段,诗文学习难度也随之增大。为锻炼学生思维意识,强化学生表达能力,教师有必要基于学生特点,开展以语文文言文为核心的言语教学,以此强化学生的理解、想象以及诵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思维体系的形成。本文基于言语教学特点,分析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创新路径,以期助力学生综合发展,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言语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是汉语言精华和智慧的传承,但远离现代高中学生语言使用的环境。学生文言学习往往是强行记忆,机械运用;有效开展文言文教与学活动是高中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就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教学开展的必要性、运行方式与应用价值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与理念,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其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的提升,满足其全面发展的需求。通过分析初中生文言文学习存在的问题,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实践型文言文教学模式旨在突出文言文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实践文言文的能力。理论依据有二:一是现实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文言文实践资源,潜藏着对文言文实践的迫切需求;二是新的知识观和言语教育观。它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教学价值。“引→融→转→研”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迁移是已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运用,也就是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高目标就是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已形成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来读懂老师未教的文言文。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学生背诵一定量的文言篇目外,还要掌握文言文阅读迁移的规律和方法。这就要求老师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会迁移。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文言文试题,大多为课外文言文语段,这就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金玲 《内蒙古教育》2009,(21):29-30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为考虑课堂容量,通常以字句串讲为主,这种教学因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鉴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而产生的字词句难以理解的特点,又不能完全放给学生自己来读,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才能更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才能做到既尊重合理的传统又注重教学的创新?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和普及,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束缚了学生自我发挥的能力,进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质量。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的语言、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鉴赏水平,这样才能促使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8.
李军 《江苏教育》2023,(48):36-38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情,运用“三境共生”的学习任务群设计策略:在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际语境中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在“披文入境”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12):27-28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当前文言文教学中研究教法的较多,其实学法的指导更不容忽视。作者根据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实践和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尝试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培养阅读能力;进行诵读指导,培养文言语感;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学会迁移运用,旨在通过这样的学法指导,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具有传承文化的特殊功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烛照下大刀阔斧地加以改革。本实践关注了文言文教学的学生本位意识,完善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的养成,将文言、文学、文化和人文融合在一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意在探索一条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是我国古人使用的语言,是中华民族的美 丽瑰宝,是我们需要了解继承并发扬光大的一门语言艺术。因 此初中文言文的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在初中文言文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文言文翻译这一块 掌握得不是很好,因此教师应注重文言文翻译的教学技巧,争 取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努力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水平以 及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文言文阅读 和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能力成为一个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文言文的能力逐渐成为当代教育的热点话题。本文从明确学习目标、夯实字词基础、指导翻译方法、引导理解作者情感四方面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能力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怕学、难学的内容,但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所占分值也是很大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就需要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形式,通过引导学生预习、诵读积累、有效训练,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对于文言文,学生往往会有一个思想误区,认为文言文距现代时间久远,学习文言文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所以除了应付考试,平时很少主动学习文言文。教师也会有意无意地夸大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别,无形间加重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而传统文言文教学中逐字逐句地串讲和翻译的做法,不仅费时低效,而且还使学生根本不能体验到文言文的魅力,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中创新教法,指导学法,同时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我们姑且称之为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常常是让老师们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以情动人,重视情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在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无外乎就是字、词、句的积累,对学生更多的要求是智力因素如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情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当今学生中,流行着一句顺口溜:“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2013年江西高考语文大作文就是以此为材料的,可见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惧心理是何其严重.文言文的学习显然不再是单纯的智力问题了,而需要我们考虑情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目前我们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式存在单一、被动的现象,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能力,致使学习的过程困难而艰涩,哪里还谈得上读出文言文的美呢?而眼下新课程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所以如何让学生从初中起就走近文言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真可谓迫在眉睫了。面对这种现状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适应“自主”学习需要呢?  相似文献   

17.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渊源之一,它不仅是学生中考升学的必考应试内容,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对"讲"十分侧重,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教育规律,"灌输式"的教学抑制了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本文认为,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文言文教学目的,才能培养出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总结并创造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值得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文言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通过对现状的总结,指出了如何才能创立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氛围,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的途径。以期对初中文言文教学做出意义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骄傲,是我国古人的智慧与思想的结晶,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和鉴赏价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核心素养。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存在困难。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与文言文的教学有效性呢?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固然重要,但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还是要加强对字词的积累、讲解,这样才能打好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丁建华 《文教资料》2010,(25):64-66
文言文是祖国语言的瑰宝,是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的文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文言文学习是汉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结合课内外阅读,使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文言素养得到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