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课程.教材.教法》2015,(10):115-119
课例研修模式具有情境性、反思性及建构性等特点。以课例为载体、组建研修共同体、开展临床教学研究是课例研修模式的三大操作要素。实施课例研修模式时应联系教师实践性知识,引导教师参与课例研修活动;通过讲解、示范与指导,促进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让教师在观摩、练习、交流、反思中获得感悟;促进教师自觉开展教学反思与研究,重建与创生教师实践性知识,成为"反思性实践家"。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的孤立式教师发展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需要,教师合作及共同发展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广州市荔湾区"基于常态课研训一体化区域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为宗旨、以常态课堂为点、以学科组、年级组为线、以校本研修为面,努力构建现代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愿景、以课例研究为活动载体、以异质开放和多层次参与为特征、以充分发挥促进者作用为保证、以区域研修文化为支撑的教师发展共  相似文献   

3.
"多校联培"校本培训模式是一种以区域内多所学校为培训联盟,以学科研修共同体为基本培训单位的特殊校本培训模式。该模式坚持"立足实践、合作共赢"的培训理念;以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为培训目标;实行联盟学校首席学科教师轮流坐庄主持制度;整个培训过程基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展开,重点采用"同课异构"方式。当然,"多校联培"校本培训模式的顺利进行,一方面需要规范"多校联培"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需要科学组建"多校联培"学科研修共同体;此外,还需整合区域内资源,助力"多校联培"校本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4.
校本研修只有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立足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才能实现校本研修的目标。而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效率,赢得尊重,成长自己,是教师内心的渴望。我们立足校本,植根常态课堂,大胆实践"四课"并行,建构校本课例研修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陈俊芳  何彪 《生活教育》2014,(14):125-127
构建"常态课研训"的校本研修平台,形成常态课研训文化,以常态课为载体,构建研训文化理念;以研训模式为策略,推进研训文化建设;以素养提高为准绳,丰实研训文化建构;以实践成效为标准,夯实研训文化拓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名师工作室是打造中小学名优教师队伍的有效载体.名师工作室应坚持普教、职教及科研跨界共同体"三名集群"发展,形成区域名师的学科布局统筹模式;坚持课例、课题、课程"三课联动",形成区域名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模式;坚持基于个体研修培育"自喻文化"、基于同伴合作培育"互喻文化"、基于专家引领培育"前喻文化",形成区域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师者形象的文化生态模式,由此形成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的区域建模多元形态.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模式相结合,构建了"网络+校本"研修模式.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远程建立连接,突破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难以进行实地指导的难点,让开展校本研修的教师能在任何地点得到专业指导和培训.该模式将参研人员分为区域间研修小组和校内研修小组两个小组,预设专家型教师、各校参研教师代表和各校教师三类参研人员,将网络研修与校内研修结合,形成良性的交互和循环.同时,文章分析了该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组织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师培训需要聚焦主题,以课例为载体,经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同题异构研修过程中的研讨,实现研修教师的自主建构,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校本研修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校内研修模式"一刀切",教师发展无层次等现状,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尔仪小学以课例为测评原点,对教师进行精准分层,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规划,通过分层互助、打造"乐队式"共同体、创设"圈"文化等策略,探索出一条针对性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分层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校本研修的最终目标是改进教师行为,提高其专业化水平。永城市在探索“互联网+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以网络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形成“线上研修+集中培训+自主选学+名师示范+校本研修+学分管理”的线上线下、多维融合、错位互补的混合培训模式,实现了数据统计、资源共享、评价考核、学分认定、跟踪管理等智能化功能,使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  相似文献   

11.
教学研讨课在区域教学研究和教材教法培训活动中普遍使用,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研修的研讨课应区别于传统的分科课程教学研讨课,它已不能适应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研修需求。针对该门教师课程研修的现实需要,实践中构建了适应当前该门课程教师研修提高的区域协同指导教学研讨课活动模式,其主要特点在于精心组织集体备课和现场开展深度研修。  相似文献   

12.
二元五次课例研修通过"任务教学合作研讨——首次实践同伴观课——指导反思优化应用——优化设计再次实践——再次反思优化提升"五个环节,两次观课,将培训的主体交还给教师,使培训形式回归教学本质,培训内容贴近教师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立足于常态课,建立研修分享平台,通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扎实的校本研修,是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校本研修的模式多样,基于学校学科组层面的校本研修,磨课是有效的模式之一。本文从磨课的必要性、结合具体案例探究磨课的具体环节、通过磨课打造高效课堂三个方面探索以磨课为核心的校本研修,重点阐释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背景下通过"三研三磨"来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正>一、农村小学"校本研修"现状教师发展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支持,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基础。我校是农村中心小学,学校教师敬业踏实,安静内敛。目前学校以读书活动、主题式研修、教师论坛、校际研修等四大培训模式为基础,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做到有制度、有安排、有主题,正努力探索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二、农村小学"校本研修"存在的普遍问题1.校本研修模式比较单一,落脚点还是以上课、磨课、评课为主,缺乏对研读教材能力、研究课堂能力的系统培训。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日本教师职后研修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改革:一是发展骨干教师的课题探究型研修,变"教师被动接受型研修"为"教师主动设计型研修";二是创新教师职后研修的形式,推动教师高学历专业化研修的发展;三是积极发展"课例研究",推动教师"校本"在职研修模式的完善。日本教师职后研修改革呈现出过程方面突出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结果方面强调教师的高学历专业化发展以及模式方面重视教师工作场所研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同课同构"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研修方式,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帮助尤为重要。传统环境下"同课同构"因工学矛盾等诸多问题,导致该教研方式质量不高。本文尝试将"同课同构"放到视频云服务环境中去实施,构建新型"同课同构"教研模式,该模式由草拟教案、集体备课、录制课例、协作研讨、个人反思五个环节构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活动开展的便捷性、灵活性,且能低投入,进而提升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实现研修活动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我国教师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网络研修这种新形式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模式被重新定义。但不可否认,教师利用网络研修环境促进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有待唤醒;开展专业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专业发展需要的满足仍有待提升。网络研修社区的价值定位应以"人"为中心,坚持"三去""三留"原则,并努力构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新常态模式,信息化时代的教师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同时,教师研修模式也发生着变革。本文探索通过"教学现场"的教师研修模式,以具体学科教学课例为载体,组建由导师和参研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开展一系列临床教学研究式研修活动,引导教师在观摩、反思、行动中应用教育教学理论诊断、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实践性思维能力及专业成长内驱力。为此,要了解参研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提高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质;努力追求研修目标"求同"与"求异"之间的和谐;以"开、示、悟、入"理念设计研修活动,促进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相似文献   

19.
一、自助式协作研修共同体的生命视角 在自助式协作研修共同体中,“自助”的含义就是突出以教师本人为主体.有选择地参加相关的共同体,并积极参与教学论坛,共同学习和研修活动,以解决面临的真实问题为主轴.通过课例研讨、案例分析和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及时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教育模式和个体学习模式,以及日常生活方式都在进行"静悄悄的革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地理学科为切入口,搭建融学习、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区域研修平台,让区域内的教师既能在这个平台内有研修的主题、合作的伙伴和导师的引领,又能分享区域内的优质资源。一、"课堂观察"是网络时代的听评课范式中学里的地理教师往往人数较少,需要通过"课堂观察"这样的合作范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观察"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的听评课范式,是观课教师预先了解了被观察教师的课堂设计意图后,再确定课堂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