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于年内推出一套面向广大青少年的大型科普读物——《科学家爷爷谈科学》。 这套丛书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科普读物中最具有权威性的上乘力作。它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领域。作者均为中科院院士和我国一流的科学家。他们中有为我国原子弹爆炸作出杰出贡献的王淦昌院士,有我国现代鸟类学奠基人郑作新院士,有我国唯一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闻名全世界的著名人类学宗师贾兰坡院士,  相似文献   

2.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才俊辈出。自唐至清,出了8名状元、9名宰相、483名进士。当代,王淦昌、张光斗、张青莲等常熟籍的两院院士达20位之多,吴铨叙、王殊、沈国放等在党政军中任要职的常熟籍人士为数不少,还有戴逸、黄心川、邓绍基等著名的常熟籍专家、学者。为了更好地将名人档案和其它散存在社会上的档案史料征集进馆,丰富馆藏,加强资源建设,常熟市档案局馆自1998年起,  相似文献   

3.
关于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宣传,要注重宣传他们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他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贡献,使人们具体地认识到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怎样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怎样有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这样的角度进行宣传,取得的效果更好一些。前些日子,报刊上宣传了我国核弹先驱王淦昌教授的事迹。王淦昌是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家。他不仅有优异的科学成就,更可贵的是他有一颗忠于祖国的赤  相似文献   

4.
本栏目介绍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丛书,是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这是一套讴歌新中国的科技英雄的重点图书。该书为我国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研究、制造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立传,系统介绍了“两弹一星”事业的艰巨历程。 该丛书收入了中央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程开甲、彭桓武和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科技专家的英雄事迹。 本刊组织了对几位院士的分别采访,据谈话内容整理成文,还请本书的几位传主畅谈了自己的感想,这里也一并整理刊出,望与读者共同感受“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
一次图书宣传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丛书共10册,以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十位功勋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王淦昌、彭桓武、王希季、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孙家栋的人生经历为写作线索,披露了“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展示了科学巨匠的绚丽人生。这套丛书在2001年8月至  相似文献   

6.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院士著作馆(以下简称“院士著作馆”)于2004年6月3日正式建成开放。两年多来,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在广大院士的鼎立相助下,院士著作馆以“弘扬院士科学精神,传播院士科学文化”为中心,以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院士信息服务部门为目标,积极主动征集院士著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外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经征集到近千位两院院士捐赠的3000多部著作、33000多篇学术论文和1000多件院士风采物品。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根据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院士的意愿,对捐赠的著作进行了数字化加工,已初步建成中国院士著作资料库、信息库,提供检索、浏览等功能,为开放利用和集成管理院士信息资源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院士们在科技探索、工程建设和生产实践中撰写的大量学术著作、论文、科研记录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水平。因此,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院士著作馆(简称“院士馆”)在保存和展示院士的学术资料和科研物品外,同时更大力弘扬院士科学精神,传播院士科学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鼓励创新、求实务真的科学和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资源路线、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三个方面对院士馆的建设展开研究,阐述了院士馆全面建设的具体内容,同时,为院士馆未来发展提出更高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8.
“也旆只是投票时的一票之差,院士与非院士的境遇从此就有了天壤之别。”昨天,聚焦“自主创新”的院士圆桌会议,度间插出一段题外话。中国科协主度、中科院院士周光召甚至当场提议,希望在座的13位院士就现行院士制度联名在明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改革倡议。  相似文献   

9.
“也许只是投票时的一票之差,院士与非院士的境遇从此就有了天壤之别。”昨天,聚焦“自主创新”的院士圆桌会议,席间插出一段题外话。中国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周光召甚至当场提议,希望在座的13位院士就现行院士制度联名在明年的  相似文献   

10.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2,(21):10-11,14
焦点胡锦涛:希望院士抵制学术不端和不正之风6月11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指出,院士称号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学术荣誉,希望院士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11.
在参加本届院士大会的外籍院士中,来自丹麦的女科学家傅睿思(Else Marie Friis)院士格外引人注目。傅睿思院士是一位古植物学家,现任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部主任、教授。她不但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还担任丹麦皇家科学和文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和文学院院士,并担任国际古植物学会主席。据她的中方合作者、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周志炎教授介绍,在古植物学这个研究领域,傅睿思  相似文献   

12.
张祖 《四川档案》2005,(2):20-22
王氏家族是江苏常熟县一个颇有名气的中医世家,在一个离乱的年代,凭着祖上遗传下来的国医绝学,过着殷实的生活。然而,当王淦昌四岁的时候,一生悬壶济世的父亲突然英年早逝,把一个家族的重担扔给两位已经成年在常熟县里谋生的哥哥。  相似文献   

13.
书业内外     
176名院士动手撰写科普书 据《人民日报》报道,由176名两院院士亲自参与的跨世纪科普出版工程:《院士科普书系》已于最近启动,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院士们的选题关注世界科学前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政道也加入到科普创作行列。  相似文献   

14.
<正>5月27日,吴孟超、钱伟长、谈家桢、吴自良、张香桐等五位院士的珍贵音像、照片档案捐赠仪式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举行。当日,九十二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向市档案馆捐赠了自己的照片和毕业证书等珍贵档案,市档案局(馆)长朱纪华向吴孟超院士颁发了收藏证书。谈家桢院士的孙子、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谈向东向市档案馆移交了五位院士的视频风采片。  相似文献   

15.
你可能知道有关国家"863"计划的故事。但你可能不知道,国家信访局在"863"计划提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当初,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4位科学家,联名给党中央写信建议:研究战略性高技术。收到建议信后,国家信访局立即摘出要点上报中央,引起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批示有关部门研究。在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863”计划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16.
通过核心扩展及自顶向下的方法构建院士本体,解决如何表达“院士”概念这一问题。文中详细叙述院士本体的构建思路及具体构建过程,并给出院士实例的部分收集模板、实例封装关键策略及其VBA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院士手稿收藏现状,论述了院士著作馆收藏院士手稿的意义及收藏院士手稿的思路和措施,以期对院士手稿收藏的重要性引起充分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12日,一位72岁的’老华人在美国洛杉矶一家医院悄然离去。张立纲头顶5个院士头衔: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在华人科学家中,能有如此骄人荣誉者,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9.
院士乱象 成为院士后,在各院校和地方的争夺下,很多院士成了走穴达人,开始腰包鼓起来,而一切也变得与以往不同起来。近年来曝光于网络和媒体的、和院士相关的乱相逐渐增多,令这一让人尊敬的头衔失色不少。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2月11日,由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向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学习座谈会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院士、卫生部部长陈竺、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卫生部副部长尹力、2010年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和2005年最高科技将获得者吴孟超院士出席。陈竺、邬书林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