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苑广滨 《林区教学》2009,(12):57-59
阅读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认知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讨论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分析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认知过程的解释力,认为将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应用于阅读教学实践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将交际看作一种认知活动,认为关联是认知的基础,试图从人的认知特点和过程出发,揭示交际规律。文章从关联理论出发,试图将其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言语交际,从而到达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听力理解中,听者不仅要获得录音材料的字面意义,还要理解话语中的隐含意义.运用关联理论可以有助于捕捉听力中的相关因素,有效地调动认知环境,创造关联性语境,达到准确理解所听内容的目的.本文以大学生英语四级真题为例,主要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说明在听力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立听力材料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将交际看作一种认知活动,认为关联是认知的基础,试图从人的认知特点和过程出发,揭示交际规律。文章从关联理论出发,试图将其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言语交际,从而到达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惠 《考试周刊》2010,(2):41-43
隐喻识解中认知语境的关联作用可从隐喻理解的各个过程来分析。认知语境的关联性是识别和理解隐喻的依据和基础.在受话者对隐喻进行辨认和选择时受话人的推理过程就是在多个认知语境中选择对新信息最具关联性的一个。受话人对认知语境进行理解和延伸中产生即刻语境,隐喻的理解靠的是听者假定言者话语具备最佳关联.在此基础上动用自身关于喻体的百科知识,构建前提,推理结论,从而获得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6.
喻兰 《考试周刊》2011,(61):109-110
关联理论认为,听力理解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找关联的过程。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测试分析了学生认知环境和听力理解能力的关系.从而提出教学建议,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个对语言进行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二者都是对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进行研究.因此,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翻译这一交际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全面、科学地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描写语篇理解的交互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语篇理解是一个以人类认知的关联性取向为基础的动态认知过程。语篇理解过程中,作者、语篇、读者几种因素基于认知关联性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制约平衡”,制约着语篇理解;读者的认知推理对语篇理解有突出的作用。为此,对语篇理解的描写,可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采用一种作者、语篇、读者以其相依相离的“制约平衡”制约语篇理解的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框架下,阅读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认知过程,即读者尽可能进行最佳关联性的逻辑推理,以便理解作者意图的心理过程。基于关联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符合阅读的语用认知规律,它强调阅读教学不是填鸭式的,而是让学生积极思考推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运用关联理论分析阅读教学中实例,提出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有极强的解释力,并能在教学申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