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28题是一道定量实验测定类试题,本题主要是通过给出实验目的,完成实验装置的设计,实验步骤和设问等几部分,着重考查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操作及解释实验现象、装置中仪器和试剂的作用、误差分析、设计实验、评价实验、实验数据处理、定量计算的能力。这是考查考生综合实验能力的一道好题。  相似文献   

2.
2005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全国卷一)第23题,是一道以被誉为动物界“跳高冠军”的跳蚤为背景的考题,试题立意新颖,切近生活,突出了能力的考查;使考生在自已既熟悉、又感兴趣的题设背景中接受综合能力的测试,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是一道难得的好题,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3.
考查运算能力历来是高考数学命题的重点,它要求考生通过分析条件,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97年高考理25题就是一道考查运算能力的好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试题的考查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检测考生的“三基” ,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方法 ;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的能力 ,即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今后学习的潜能 .只注重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试题不算好试题 ,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在能力方面考查过窄的试题也不是好试题 ,在注重考查知识的同时尽可能考查多种能力的试题才算是好试题 ,解法多的试题其考查功效无疑是最佳的 .笔者参加了今年高考文史数学试卷的阅卷工作 ,认为解答题第 2 1题是一道好的试题 ,下面结合考生…  相似文献   

5.
今年高考第19题是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一道好题.该试题难度适中,然而考生失分情况较多.现根据笔者阅卷掌握的情况作一简单分析(原题及参考答案见2000年全国高考物理第19题及答案).  相似文献   

6.
严蓉 《中学理科》2006,(10):9-10
2006年高考数学试题全国卷文科第22题是一道值得研究的好题,该题以三次函数为背景,借助导数,将函数、不等式、方程等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各种数学能力,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原则.下面针对此题进行深刻剖析,旨在探索规律、揭示方法、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关注自我就是关注生命全国卷I看图作文题是一道关注现实生活、激励自我成长、考查考生独立分析判断能力的好题。题目好在它与考生生活的联  相似文献   

8.
本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一道好题,更是教学中一题多解的好素材。  相似文献   

9.
2003年的高考数学理科第21题,是一道难题,一道好题,也是一道妙题. 说其难,是指众多的考生在考试时面对该题,茫然无措,一头雾水. 说其好,是指该题综合性强,考查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综合解题能力,做到了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化学推断题既能考查考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又能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了“双基”与能力的全面考查,不失为一种好题型,但不少考生对这类题型常常伤透脑筋,无从下手。解此类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题意,找突破口,推理验证,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2022年河北省高考化学试卷第14题是一道实验综合题,试题立意新颖,考查全面,对考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高考试题中的三角函数题主要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近几年,三角函数试题相对比较传统,难度均为中低档,位置靠前,重点突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三角知识的基础性,突出三角函数的图象、周期性、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等  相似文献   

13.
童其林 《数学教学》2010,(11):40-44
一道高考题要出得好,除了情境新颖、背景公平外,还要考查思想方法,并能引起老师和学生的思考.2009年上海市高考理科数学卷第18题就是这样一个好题,既能考查常用的数学方法,又给考生利用新思想、新方法解决问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并引起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全国高考物理卷第22题(压轴题)以考生十分熟悉的弹簧为依托,设置一个系统包含三个物体,其物理过程复杂,图景“模糊”,条件隐蔽,是一道既考查知识-力学的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又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更突出了对物理过程的考查,是一道能拉开档次的好题.解答时,考生必须首先弄清整个过程的物理图景,针对不同的物体(或系统),分析其在各个阶段的受力情况,再确定其运动所遵循的规律.遗憾的是许多考生不重视物理过程分析,“东一榔头西一棒”,耽误时间,最后随便套用定律列几个方程.因此,…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全国卷Ⅰ第37题是一道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俱佳的好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归纳、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向明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高考理综(新课程卷)第26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它构思精巧,将无机、有机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电解、化学平衡的移动等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综合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推理、计算、应变的能力,区分度高.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但是考生的得分率却很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结合试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立体知识网络结构,全面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回顾2008~2012年的考题,2008年第10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第19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综合运用,2009年第14题考查等比数列,第17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2010年第19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2011年第13题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第20题考查等差数列的综合运用,2012年第6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第20题考  相似文献   

18.
湖北黄冈市2004年中考语文题中有这么一道题: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穴3分雪这是一道“造句题”或“情景表达题”,题目虽然很小,但它从三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第一,它考查了学生的想像能力。要解答好此题,考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想像能力,想像“生活”、“幸福”、“爱心”这三种抽象事物分别像什么。如果考生孤陋寡闻,不注意平时积累,就无法答好此题。第二,它考查了学生的修辞知识及其运用能力。要想做好这道题,首先必须懂得何谓比喻、…  相似文献   

19.
1问题提出2013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卷第16题如下:题目在△ABC中,∠C=90°,M是BC的中点.若sin∠BAM=1/3,则sin∠BAC=____.初识此题,觉得这道填空题很常规、普通.主要考查正、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及三角运算等基础知识,同时还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该题是填空题的倒数第2题,难度设置为中档,但从考生感觉及阅卷结果来看,许多考生不会做或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得分之低出人意料.于是笔者静下心仔细思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试题呈现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物理试题第25题是一道典型的弹性碰撞问题,该题很好地考查了考生应用归纳演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突出考查了考生思维的系统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