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管我们的学生是优生还是后进生,甚至“问题学生”,我们都不能放弃,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建设未来的栋梁之材。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生之心,一份惜生之情,我们就能发现“问题学生”也有许多优点,并能及时地捕捉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进行教育和鼓励。有了一颗爱心,还要有耐心。因为对于大多数的“问题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犯错误有反复性。  相似文献   

3.
"问题生"一直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高效的转变"问题生"也长期以来是教师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一方面深层次地探究了"问题生"的成因,另一方面也列举出了一系列转换"问题生"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玉霞 《甘肃教育》2014,(14):40-40
正近几年来,面对教育环境和经济体制转轨后形成的巨大变化,学习成绩差、行为怪异、自闭的"问题学生"日益增多,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问题学生"的概念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其他因素,导致在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二、爱心教育实施策略(一)找出闪光点,以赏识的心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不仅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更要重视数学思想的学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本文将转化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作简单的阐述,并通过对中学数学常见的数学题型的研究,初步分析该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以期引起同行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问题学生"转化是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命题.如何准确把握"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但是仅仅从形成原因入手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其转化只是一种被动性的教育方法.如何从更本质的角度促进其转化,减少其人群数量的产生,文章将从"希望教育"这一模态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职业学校,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学习成绩较差、思想品德或心理不良的学生,我们称其为“问题学生”,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从小受学校、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和教育方法失当。因此,教师要从学业、心理、人格等方面对“问题学生”进行理性分析,施以传统的人文关照和道德理念教育,令其自信、自尊和自强,使“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8.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的不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差异,这仅仅是学生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的一些暂时现象。教师要以情动人,感化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疏导和转化。  相似文献   

9.
"问题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只要班主任注意工作方法,充分掌握其心理特点,发挥其特长,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问题生"是可转化为进步生的.  相似文献   

10.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本文指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正面引导原则、情理交融原则、民主平等原则、合力协同原则。“问题学生”的教育成效有赖于对上述原则的灵活运用与掌握。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学生"的行为心理 近几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导致普通高中也跟着扩招,中专学校的生源愈来愈少,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通过层层选拔淘汰之后剩下来的生源,其学习成绩处于下游水平,导致进入中专学校读书的学生80%左右是"问题学生",他们学习习惯差、综合素质差,这已是同行业公认的事实.从笔者长期的观察来看,这些"问题学生"身上存在着以下几类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问题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学生的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其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关系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和谐。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知、爱、理、合四字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转化法就是把要解决的问题变换成另一个与之有关系的问题去解答,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此方法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化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难以测准的物理量转化为能够测量或能准确测量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14.
一、为问题生精心设计奋斗目标,帮助其树立信心 问题生之所以在学习上出现问题,虽然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主要还是问题生们学习、生活缺乏目标和动力,对自己能不能把学习搞好缺乏信心.学习动力问题是当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而又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职校生"问题行为"的分析与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学习、影响品德和性格健康发展以及存在心理困扰方面的不正常行为。职校生中的“问题行为”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存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何了解和认识职校生的“问题行为”,帮助他们积极转化,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能够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这是一个需要研究和值得高度重视的教育问题。一、职校生“问题行为”的表现职校生的“问题行为”一般分为四种类型。1.过失型。特点是认识能力不足,其“问题行为”多是违反纪律、骂人、打架、说谎…  相似文献   

16.
王鹰 《教育导刊》2003,(6):51-53
职中生“问题行为”的发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如何准确地透视职中生“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成因,探讨相应的转化方法以及促进学生自身行为转变的规律,是职业中学教育工作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同时也是职业中学教书育人工作的切实体现。  相似文献   

17.
以高校"新三育人"实践活动为平台转化"问题大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高校中出现了"问题大学生",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隐患。为此,高校必须转换育人理念帮教"问题大学生"。本文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三育人"的理念出发,以"新三育人"实践活动平台,探讨如何转化"问题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10,(11)
  相似文献   

19.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努力把形式化数学的学术形态适当地改造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张奠宙教授把这一过程形象地称为由“冰冷”向“火热”的转化过程 .笔者认为 ,要形成学生“火热的思考” ,关键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 ,应从学生发展的心理逻辑、兴趣、需要出发 ,以促使学生动情、动口、动脑 ,动手和互动为目的 ,寻求知识的活性化 .1 设计需求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热情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饥渴状态下吃东西特别香 .学习也是如此 ,当学生求知欲望很迫切时 ,感官系统处于亢奋状态 ,必然会产生迫切的…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偏低或思想品德欠健康的学生个体。众所周知,普通中学“学困生”为数不少,其绝大多数还是独生子女,学习困难加上娇生惯养,唯我独尊,意志薄弱,自我约束能力差。如何实行对他们的转化是我们当今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一大教育难题,也成了普通中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校的办学方向建立在为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要以人为本,用良好的教育引导学习困难学生进步;教师对学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