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10月6日、7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记者罗荣兴、曹焕荣和祝华新合写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两篇报道(以下简称《方位》《觉悟》)。各地读者纷纷写信,称赞这是引人入胜、鼓舞士气的好文章。首都新闻界也给予高度评价。10月15日,中国记协召开改革宣传座谈会,邀请作者介绍了采写经过及其体会。嗣后,我们和他们进行了交谈,写下一些感受,以飨迄今仍对这两篇报道颇有兴趣的读者。没有“背景”敢于报道热点和难点的题材我们和参加座谈会的一些同志都认为,《方位》和《觉悟》连续登在头版上,篇幅又长,显得份量很重,猜测这是领导出题目布置他们采写的。“不是的。”罗荣兴摇了摇头说,“这两篇文章没有什么‘背景’,而是我们教科文部的同志近年来在改革宣传报道中不断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举世瞩目的十三大召开前,人民日报10月6日、7日在头版连续发表了《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和《改革阵痛中的觉悟》(以下简称《方位》《觉悟》)两篇通讯。这两篇政论型通讯,以它新颖的论见和雄辩的论证,开拓着人们对改革的视野,推动着人们对改革的思考探索,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是涉及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最深刻的变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1987年10月6日、7日连续发表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以下简称《方位》、《觉悟》),受到广大读者的你赞和新闻界的重视,被人们誉为是一种新的新闻文体(体裁)。这是一种什么文体呢?《方位》与《觉悟》的作者这样说:“两篇文章,说是通讯也行,专访也行,评述性新闻也行,解释性报道也行。”他们把这两篇文章称之为“四不象”的综合写法。他们认为,先不要急于给这样的文体下定义,只要承认它们是新闻就行了。首都新闻界公认这两篇文章是新闻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10月6日刊登了《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时代的挑战与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上)》,接着,7日又刊登了它的下篇《改革阵痛中的觉悟》。这两篇文章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纷纷给报社编辑部写信,或赞扬,或谈自己的感想,言之真切、动人,值得大家一读。党的十三大已经胜利闭幕。大会之后,我国改革的步伐将加快,改革将深化,宣传工作如何紧紧跟上,如何在进一步宣传改革中改革宣传,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地保证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是新闻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十亿同胞,在一条船上。我们相信,阅读过《方位》和《觉悟》两文的新闻界同行,在看了本刊发表的部分读者给人民日报的信之后,对思考上述这一问题,一定是会有新的启迪的。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10月6日刊登了《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时代的挑战与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上)》,接着,7日又刊登了它的下篇《改革阵痛中的觉悟》。这两篇文章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定响,他们纷纷给报社编辑部写信,或赞扬,或谈自己的感想,言之真切、动人,值得大家一读。党的十三夫已经胜利闭幕。大会之后,我国改革的步伐将加快,改革将深化,宣传工作如何紧紧跟上,如何在进一步宣传改革中改革宣传,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地保证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是新闻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十亿同胞,在一条船上。我们相信,阅读过《方位》和《觉悟》两文的新闻界同行,在看了本刊发表的部分读者给人民日报的信之后,对思考上述这一问题,一定是会有新的启迪的。  相似文献   

6.
200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燕赵都市报》一位记者到邯郸旅游。没想到,她向往中的邯郸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并没有给她的旅行带来欢乐,反而增添了几多遗憾。10月6日,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了《邯郸故事多讲好不容易》和《邯郸旅游中的不和谐音符》两篇批评报道。这两篇报道引起了邯郸市市长宋恩华的重视。在10月11日召开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宋恩华拿出这张《燕赵都市报》对大家说:“这两篇报道对  相似文献   

7.
1993年10月16日的《陕西日报》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张明利的“名片攻势”》,读者反映比较好。10月27日,《陕西日报·经济特刊》又发表了我写的评论《学点市场心理学》。这两篇文章应该说  相似文献   

8.
今年初秋,宜昌日报策划了跟踪报道《史光权南下卖猪记》。派两名记者跟随一个卖猪农民,行程3000多公里,现场采写“卖猪新闻”,这在宜昌新闻史上还是第一次。从9月15日我们发回第一篇新闻开始,到10月中旬告一段落,历时一个月,共刊发80多篇相关报道和100多篇读者短信、来信、来电及评论文章,总计约10万字。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14日,浙江日报在第一版和第二版,用两个整版的篇幅,以《国有企业的风采》为题,报道了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改革、发展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并配发了社论《光辉灿烂的希望》。11月29日开始,又连续刊登6篇来自镇海炼化的后续报道,从深化改革、内涵发展、技术培训、精细管理、班子建设和两个文明一起抓等6个方面,介绍了镇海炼化的基本经验,每篇报道配发一篇评论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8日~10月20日,短短13天时间,大河报记者传到编辑部"破网而生"的自采稿件30篇,其中见报稿件25篇,而这些见报的稿件中超过1500字以上的中长篇报道达19篇!10月13日的《世博河南馆将落户河南》、《读者提议:设个祖父母节咋样?》、《"偷菜"游戏或将被取  相似文献   

11.
一、深度报道走入低谷了吗? 在深度报道崛起的1987年,它至少出现了三次高峰:第一次是以中国青年报《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为代表;第二次是以人民日报《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为代表;第三次以中国青年报的《命运备忘录》以及经济日报“关广梅现象”的报道与讨论为代表。“轰动效应”彼伏此起,颇令新闻界兴奋了一阵。然而,进入1988年,尤其是下半年起至今,深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登载的凡人新事《陈显钊这一锅端得好》,读后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陈显钊的改革决心和快刀斩乱麻的气魄洋溢于报道的字里行间,这真是一篇切中时弊、为改革者鼓劲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13.
肖毓媛 《青年记者》2006,(10):66-67
本文试图以两会报道为切入口,通过观察《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在这一事件上的报道,分析两报的采编方法和策略,探讨成都都市报的异质化改革的措施和方法。研究样品为两报今年3月3日至3月15日要闻版和国内版的所有与两会相关的新闻报道。数据分析(一)对主流资讯的报道度在报道量上,《华西》要闻版、国内版稿件数量为470篇,关于两会的报道数量为158篇,在此两版中所占比例为34%。《成商》要闻版、国内版稿件数量为480篇,关于两会的报道数量为87篇,所占比例为18%。《华西》高度重视两会报道,体现了它积极报道主流资讯,打造主流都市报品牌,…  相似文献   

14.
1986年1月9日,《常州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大胆改革无所惧,百折不挠求胜利》,介绍常州电机总厂厂长韩听本在错误和挫折面前,总结经验,坚持改革,继续奋进的事迹,同时发表了《大智大勇搞改革》的评论员文章,版面上构成了鼓励坚持改革的强烈气氛,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常州市厂长工作研究会会长、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厂长杨维书多次说道:“这篇报道实事求是,批评中肯,撑了改革者的腰。”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日报去年10月4日第二版刊登了一篇据北京日报郊区版的报道,肩题为《女孩变男孩》,标题为《大兴县成功进行变性手术》,标题可谓醒目惊人。若不是同时还刊登了一个《阴阳人·名词解释》的话,读者还真以为在现时通过什么变性手术,可使女孩变男孩呢!果然,沿着报道内容看下去,知道,这女孩是假女真  相似文献   

16.
他们扇动思想的翅膀,鸟瞰于云霄之上;然后又俯冲下来,细察于青萍之末……大到整个人类近代史的历程,小到当代中国一颗普通心灵的悸动,都摄入他们的眼底。于是,就有了振聋发聩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和《改革阵痛中的觉悟》。罗荣兴说:“要相信科学的力量,没有一个领域和问题不在科学的覆盖之下。”曹焕荣说:“要借助理论的力量,增强报道的‘厚度’和‘力度’。”祝华新说:“记者也不妨作点哲学思考。”科学真理可以为改革引航,可以抚慰每一个迷惘痛苦的心灵,那么,它的光芒也应洞照新闻改革领域。循着这个思路,我们拜访了这三位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结合其新作,与他们一起探讨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17.
1993年10月16日的《陕西日报》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张明利的“名片攻势”》,读者反映比较好。10月27日,《陕西日报·经济特刊》又发表了我写的评论《学点市场心理学》。这两篇文章应该说是姊妹篇,都是呼吁人们重视增强市场意识,学习、研究和应用市场心理学。 回味一下,我认为这两篇文章之所以能尽快见报并取得读者的好评,是由于我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采写的,并向人们提出了如何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即使只是一点浅浅的启示。 采写稿件怎样才能选择一个较新的角度呢? 我以为,首先在采访前不要定死框框。有些通讯员同志往往在采访前就拟好了标题,确定了自己要报道的中心。这样就自己限制了自己,采访也显得浅而简单。我在采访张明利时没有给自己定框框,而是和他及他身边的几个老熟人闲谝。他发牢骚说自己卖苹果时可吃尽了苦,又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他是怎么获胜的。由  相似文献   

18.
8月14日西安出版的两家大报同时刊登近日小虫弥漫西安城区的报道,读者看后,心感迷惑。陕西日报一版的这篇报道题为《蠓虫弥漫古城》。称本月10日以来,弥漫西安大街小巷的褐色或黑色小昆虫为“蠓虫”,“叮人、畜血”。这是记者访问西安市绿化工程管理处副主任邢志斌后得出的结论。西安晚报一版的这篇报道题为《蚜虫何故漫古  相似文献   

19.
严元俭 《新闻实践》2003,(11):26-28
今年7月24日,浙江日报的独家报道——《揪心事引出500万元助学基金》,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好评。当天上午,浙报还没到衢州,市政府就有干部打电话给我,说他在网上看到了《浙江日报》的这条消息,很感动。当天下午和过后几天,我又接连听到了不少读者的反映。有的说,"这篇报道全文没有一处提到‘三个代表’,但却让人读到了领导干部真正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动人事迹";有的说,看这篇稿子时,眼睛也湿润了……衡州市领导也对这篇报道连声称好。然而,读者哪里知道,这篇独家报道的前身,竟是一篇只能发简讯的通稿。今年7月22日,衢州市政府办  相似文献   

20.
李红军 《新闻爱好者》2011,(20):157-158
2011年4月15日,《大河报》以5个版的篇幅强势推出科技人物报道《中国矮败小麦之父》。随后,河南日报在头版进行转载,河南电视台根据《大河报》的报道做了一期专题。写人物,以这样的规模去做,尤其是被《河南日报》转载,在《大河报》还是首次。而这样的人物写作,也具有开创意义。稿子刊发后,好评如潮,许多读者致电本报,称是难得的一篇好文章。这说明,《大河报》这样的人物报道形式得到了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