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屯堡学的创设已从过去的动议走向专门化讨论.文章从学科论视角出发,较为系统地探究屯堡学的构成要件和研究内容 、 组织实施的具体构建,并认为屯堡学有其潜在的逻辑活动空间,沿着学科的"体系"和"位置"去思考和推进,将有助于学科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屯堡文化的形成及其状况,探讨屯堡魂在屯堡人生存中的精神作用和屯堡文化的军旅特色。作者认为对屯堡文化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屯堡风情的旅游开发尚有发掘潜力,对于屯堡文化的研究应忠于史实,推陈出新,才能促使屯堡文化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3.
第十九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明代屯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明,在明代卫所与当代屯堡研究之间进行沟通与对话,将屯堡研究的视野从当代社会学、人类学纵深延及明清地方史地领域,是实现屯堡研究向屯堡学建构转变的内在要求。"屯堡"一词能较好指称卫所基层社会实践的普遍性及其影响的延续性,扩大"屯堡"外延的同时也使其内涵更加凝练。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是对屯堡文化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屯堡文化研究的动力,屯堡文化研究的方法、组织以及屯堡文化研究所面临的困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屯堡文化研究的方向,还为屯堡文化在地方知识体系的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屯堡文化研究的动力、方法、组织与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是对屯堡文化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屯堡文化研究的动力,屯堡文化研究的方法、组织以及屯堡文化研究所面临的困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屯堡文化研究的方向,还为屯堡文化在地方知识体系的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屯堡乡土小说主要以屯堡文化为背景,通过对屯堡人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情风俗的描写,反映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情感以及集体性格。屯堡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屯堡文化的自觉、屯堡民俗文化"常"与"变"以及屯堡乡村文化精英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7.
文章试图将普通话和其它与屯堡方言相关的地方语言作参照系,考察屯堡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的特点及其同屯堡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贵州屯堡文化自觉的路径,即:要重视屯堡文化在黔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处理好屯堡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树立屯堡文化自信,注重屯堡文化认同,促使人们对屯堡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推动"屯堡学研究"栏目建设,拓展屯堡文化研究视野,提升屯堡文化研究水平,突显学报办刊特色,本刊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征稿要求如下:1.稿件内容需围绕有关屯堡学的学科建设、理论建构及屯堡民俗、宗法、聚落、卫所、文献、文学等,字数不少于7000字。2.稿件要展示屯堡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重视成果的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3.优先录用省(部)级以上政府基金(如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博士点基金等)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基金项目的课题名称必须与本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试图将普通话和其它与屯堡方言相关的地方语言作参照系,考察屯堡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的特点及其同屯堡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孝道思想是屯堡人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佛歌、孝歌、丧葬仪式及地戏、花灯等民俗文化活动来展示。在自明初至今600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屯堡人孝道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儒学精神和宗族情怀,不仅促进了屯堡文化的发展,而且也维系着屯堡族群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孝道思想是屯堡人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佛歌、孝歌、丧葬仪式及地戏、花灯等民俗文化活动来展示。在自明初至今600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屯堡人孝道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儒学精神和宗族情怀,不仅促进了屯堡文化的发展,而且也维系着屯堡族群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文化的固化形态,是文化的外在显现.屯堡建筑是屯堡文化的载体之一,其功能在60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以最初的军事功能和居住功能为主,到军事功能弱化、文化认同功能显现,到现在的旅游功能凸显的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屯堡文化历经600余年的锤炼,在对儒家伦理的一脉相承中,通过与本土文化的碰撞融合,形成了汉民族独特的亚文化系统。文章从屯堡人祭奉天地君亲师的祖宗灵位切入,对屯堡文化中的伦理价值观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1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形式与形态。基于安顺屯堡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文章从文化空间的视野,对屯堡文化空间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屯堡谚语是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用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艺术性,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屯堡人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特定的崇信理念.抬汪公、庆五显是古老的民间习俗,反映了安顺大多数屯堡人共同的心理意识.自明代以来,抬汪公、庆五显的祭抬活动一直在安顺的许多屯堡区域流传,成为维系安顺屯堡人情感的精神纽带.这两种祭抬活动,既庄严肃穆,又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9.
屯堡民间信仰来源广泛,是典型的移民文化。首先,北方的游牧民族的信仰和习俗是其重要来源。其次,屯堡人对祖先的崇拜,尤其是对汪公信仰构成了屯堡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再次,屯堡人受少数民族影响,笃信鬼神,自然神、家族神、傩戏鬼神、五显神等。同时,因其特殊的移民生态,造成了屯堡民间信仰的鬼神崇拜中神灵繁多,是多神信仰。  相似文献   

20.
在屯堡文化事象中,无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还是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中国传统伦理哲学思想都得到很好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屯堡文化不仅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密切联系,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浓厚的哲学意识,具有丰厚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