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京剧脸谱是京剧人物角色的面部绘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京剧脸谱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使京剧脸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感。同时,京剧脸谱的文化特点对现代设计领域的影响颇大,为现代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2.
京剧脸谱是京剧人物角色的面部绘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京剧脸谱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使京剧脸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感。同时,京剧脸谱的文化特点对现代设计领域的影响颇大,为现代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3.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繁荣一时,它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让京剧走进小学课堂很有必要,可以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促进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它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文化的遗产。如何继承和发扬京剧艺术,并贯穿到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中,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阐述了京剧艺术的育人功能,对提高大学生修养的作用,以及京剧艺术进大学校园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名扬海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世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然而京剧翻译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艰巨工作,它要求译者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功力,对京剧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从而做出适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10月27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赖力行教授应我校邀请,为我校教师和各系高年级学生作了一场题为《京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学术讲座。皮军功副校长主持讲座。赖教授以深厚的文艺理论功底、开阔的眼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京剧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7.
一、用京剧带领幼儿 了解中国文化京剧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当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到欧洲巡回演出时 ,给自诩有文化休养的西方人以极大的震撼 ,从京剧中真正接触到了底蕴深厚、丰富悠久的中国文化 ,进而开始了解认识神秘的中国。而今 ,京剧艺术作为一种高雅艺术 ,已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江泽民、李瑞环等国家领导人是京剧的忠实票友 ,许多热爱中国的外国友人通过学习京剧来了解中国文化 ,一些“新新人类”也开始被京剧中华丽精美的服饰、讲究的唱功所深深吸引。由此可见传统艺术的魅力。但是 ,要使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还需后继有人 ,还得从娃…  相似文献   

8.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也是完美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外国观众很少有机会能欣赏到用英语演出,并能保留其原有韵味的京剧。本文通过对京剧翻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魏莉莎的英译本《凤还巢》的分析,对京剧英译的方法做一探索,以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相似文献   

9.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被称为"东方的歌剧",体现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京剧进课堂的信息整合,可以培养音乐课堂中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长周济说,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初衷,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这本身并不是像有关课体说的那样开设京剧课,而是在我们的音乐课中加入京剧的曲目。京剧进课堂,受益的将不仅仅是京剧,对其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都将有深刻的影响。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旨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不仅是当时传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旗手,也是儒家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不仅在其所著文章中宣传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部分,更在实践中践行着儒家文化的优秀传统与精髓。探讨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对待儒学的态度,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出李大钊对待儒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而且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其传统文化观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早期以及十月革命后三个时期。李大钊传统文化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要坚持运用社会主义新型伦理道德武装国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正确处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也要坚持科学的理论,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rough recognizing a number of different stages and their respective influence on education and school leadership. Among the recognized stages are traditional culture, socialist cultur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patriarchal culture. To some extent these stages have developed sequentially, although all are claimed to be of relevance today. Traditional culture is reflected in continued respect for authority, collectivism and harmony in schools. Socialist culture has, in many ways, reinforced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further politicizing the principal's role, and enterprise culture has served to integrate market values into the education system. The influence of patriarchal culture continues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men and women in schools, and particularly in school leadership.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briefly discussing both the cumulative and enduring influence of the hybrid Chinese culture o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贵州大方县的彝族漆器髹饰工艺作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特殊的民族历史.虽然彝族髹饰工艺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现代化科技批量生产的产品已逐渐取代了凝结着民间智慧与民族文化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手工艺正面临着空前的困境,如何在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保留民族文化的内核,增强传统文化的民族认同感,将传统技艺在新老艺人间无缝隙的传承,并促使其长远的发展下去,成为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既是传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理念的结果,也是发扬我国传统优秀生态文明思想的结果,更是立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的必然趋势,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传统养料和多维的科学内涵。这一新思想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人民对建成美丽中国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愿望,以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都有着极其丰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Patriotism is loyalty to and love for one's motherland, and "the deepest feelings toward one's homeland fostered in the course of hundreds of years." Notice that in this remark of Lenin's, patriotism consists of three aspects: "the course of hundreds of years," "one's homeland," and "feelings," the core of which is "one's homeland." But it is exactly here that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steered us into a traditional mindset, giving rise to a blind spot in our thinking. We often unconsciously confuse the two originally different concepts of "homeland" and "state."…  相似文献   

17.
从教育实践出发考察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适合成为教育内容。从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出发,按照工具性、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四类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包含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经典,作为知识形式存在的传统生活与社会常识,与人类的创作、制作有关的传统技艺,以个人行为为载体的传统道德等四大类内容。这几类传统文化内容从不同方面承担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同使命,构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8.
自清末民初到五四时期,面对西方文明对传统思想的猛烈冲击,面对激烈地反对传统的社会思潮,最先进的知识分子并未人云亦云,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滋养的他们,思想的根基深埋于民族文化之中,李大钊就是其中的一位。在李大钊的思想观念中充满着爱国主义、民本主义、德治主义、大同主义、中庸主义的传统思想因素,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他的思想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重要启示,他所提出的新文化之路,即"第三文明"更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iscusses current thinking and practice about the use of popular culture in the primary school to teach literacy. It attempts to question the methods that attempt to galvanise children's interest in popular texts to teach the current literacy curriculum. It argues that there is an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pleasures and practices of the world of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 and curricula of school. The paper argues that instead of ‘using’ children's culture to teach the literacy curriculum in school, children's vibrant, sophisticated and valuable culture needs to be embedded within it.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先驱,李大钊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取舍;坚持革命文化不动摇;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兼容并蓄。这三个层面共同体现出李大钊不断探索、进而自觉,最终形成文化自信的路径,这为当代的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