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康巴文化与建立康巴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康巴,客观真实的反映这一地区的历史,展示和正确解释其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从而使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得到进一步指导。康巴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将促进藏学研究得到完整和健康的发展。甘孜州是康巴地区的政治中心,在文化上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理应担当起康巴学研究的历史重任。康巴学研究应从建立学科体系入手;应从文化根底资源调查入手;应从抓队伍建设入手;应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试谈建立"康巴学"学科体系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巴学”是藏学的一个分支。建立“康巴学”学科体系,可以深化和拓展“藏学”研究领域,促使康巴文化的研究和繁荣发展,促进康巴地区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近年学术界提出的“康巴学”这一新的学术概念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对康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点作了分析讨论,认为“康巴学”的提出有深刻的学术与现实背景,是藏学研究不断深入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是以康巴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为依据和基础,也反映了人们对康巴研究价值的认同度的提高及当前康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文章认为,“康巴学”的提出富于启示性和建设性,它不但不会削弱藏学,反会丰富和扩展藏学研究的领域与层次。故有关“康巴学”概念及相关问题,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4.
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些自己的基本概念,“康(区)”、“康巴”、“康巴文化”在康巴学中具有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康(区)是个地域概念,是我国“藏地三区”之一,其地域范围大体包括鲁共拉山以东,大渡河以西,巴颜喀拉山以南,高黎贡山以北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康巴”既是一个地域名称,也是一个族群名称。作为地域名称,它是康区的同名词;作为族群概念,它专指康巴藏族。“康巴文化”是以康巴藏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系统,是一种极富特色和典型意义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强全校师生对康区和康巴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树立“热爱康巴、建设康巴”的理想;为了唤起社会各界对康区和康巴文化的广泛重视,促进康巴文献的收集、整理、利用和康巴文化的传承;推进“康巴学”的研究;将我校“读康巴、写康巴、讲康巴”系列活动引向深入,《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报》联合开展“读康巴·写康巴”文学作品征和学术论文征集活动。一、文学作品征文活动1、活动时间:2006年6月5日———2006年9月1日为征文阶段,9月1日至9月10日为征文评审阶段。2、征文范围:本校师生、校友3、征文内容:…  相似文献   

6.
康巴学的界定是一个区域划分上的界定,因此,康巴学必然与这个区域的社会意识、社会思潮、民族心理、地方习俗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康巴化是多元性复合化,而康巴学也必然有它的独特之处,也即是它的以藏民族为主的(民族)多元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强全校师生对康巴地区和康巴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树立起“热爱祖国、热爱康巴、建设康巴”的理想;为了唤起社会各界对康巴地区和康巴文化的广泛重视;为了促进对康巴巴文献的收集、整理、利用和康巴文化的传承,推动康巴学研究向纵深发展。2004年4月,康定师专决定从2006-2010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29日,在甘孜州举办的第四届康巴艺术节期间,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四川省社科院和甘孜州联合举办的首届“康巴文化研讨会暨康巴文化名人论坛”上,来自北京、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等省区的专家、学者、作家、音乐家、艺术家齐集一堂,围绕“康巴文化与康区经济发展”这  相似文献   

9.
康巴文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巴文化是我国藏族文化中的一个分支系统,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既是一个历史话题,又是一个时代命题。文章从“康”和康区的由来和发展作为引子,从康巴文化的基本定位、康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与人文背景、康巴文化的基本特点等方面对康巴文化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归纳和深入浅出的发凡。  相似文献   

10.
甘孜州九龙县是多民族聚居地,不同民族语言文字标识的地名丰富多采,历史悠久。地名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包含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情习俗,还蕴含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地名从形成到变更、定格,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对地名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讨,也是对一方水土上民族文化形成、发展的探讨。"康巴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进入"康巴学"研究一定有多种途径,从地名研究开始或许就是其中一条。对地名的研究与探讨在本质上是在对"康巴学"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