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83年前武当香客捐刻的牌匾、道人举行法事的“五雷号令”牌、道人装丹药的木制药箱……走进坐落于湖北十堰市的藏道堂武当文化家庭档案馆,仿佛穿梭在时光隧道里.古老的铜钉大门背后,是7000余件罕见的武当道教特色文化实物档案. 这里的主人是37岁的郑光春.他用16年的时间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当文化家庭档案馆,书写了个人宏扬武当文化记忆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2.
刘丽君 《兰台世界》2013,(12):88-89
武当功夫起源于春秋时期长期的军事战争.张三丰承前启后,通过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创造了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武当武术,并在武林中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称.  相似文献   

3.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内家功的宗师派别,武当武术的内家功理论来自于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中的阴阳理论、天人合一理论等对武当武术的锻炼方法、战略战术和养生之道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郑辉 《兰台世界》2014,(1):108-109
张三丰首创的武当内家拳和经过他改进发展的太极拳是武当武术的典型代表,受到后世的推崇.张三丰把道教思想中自然、无为、虚静的宗旨融入武术之中,为后世展现了历史渊源深厚、思想内涵丰富的武当功夫.  相似文献   

5.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同时也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在中国武林中,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武当武术是起源于武当山特殊区域。根据龟、蛇、虎等动物形态特征,创制的象形拳,是武当武术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文章对武当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加以厘清,对武当武术的动物神灵崇拜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胡红霞 《兰台世界》2013,(28):157-158
宋唯一对武当剑术的传承与发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其编写的《武当剑谱》填写了武当剑术的文字空白,在理论上极大地弘扬了武当剑术,推动了武当剑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当功夫起源于春秋时期长期的军事战争。张三丰承前启后,通过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创造了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武当武术,并在武林中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称。  相似文献   

9.
张三丰首创的武当内家拳和经过他改进发展的太极拳是武当武术的典型代表,受到后世的推崇。张三丰把道教思想中自然、无为、虚静的宗旨融入武术之中,为后世展现了历史渊源深厚、思想内涵丰富的武当功夫。  相似文献   

10.
陶维平  胡晶 《湖北档案》2014,(11):16-18
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以其独特、具有天才创造力的规划和建筑杰作,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历史的车轮中,东西南北文化相互繁衍、交融、积淀,孕育了深厚、丰富、独特的武当文化。其中武当山碑刻就是武当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武当山现存各类碑刻、摩崖共1300通,包括圣旨碑、记事碑、功德碑、墓志碑、画像碑、书法碑等。在这些遗存的碑刻中,不仅富蕴着明王朝的宫廷文化,同时也吸纳了诸多民间文化的精髓,记录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沧桑历史、逸闻趣事。  相似文献   

11.
么长青 《兰台世界》2011,(12):62-63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同时也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武术的一大流派,在中国武林中,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吴辉 《兰台世界》2012,(36):60-61
张三丰是武当派的开山祖师和武当功夫的集大成者。张三丰曾官拜中山博陵县令,后中断仕途、弃官出家,至武当山创建全真教,潜心钻研武当功夫。  相似文献   

13.
李军利 《兰台世界》2014,(4):122-123
武当派是中国武术界大派之一,由明张三丰所创,武当派发展起伏不定,武当派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功夫、人品以及对革命的支持,使他成为近代武当一派最有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武当派是中国武术界大派之一,由明张三丰所创,武当派发展起伏不定,武当派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功夫、人品以及对革命的支持,使他成为近代武当一派最有影响的人物[1]。  相似文献   

15.
长安乱     
韩寒 《出版参考》2005,(2):13-14
少林武当恩怨已久,分歧明显后,少林内部便更加严格。秋天时候,师父下令统一江湖中所有少林子弟的服饰,但是麻烦随即而来,服饰统一后,坊间便有伪造,一些人购得少林服饰后,打劫拐骗,严重蛊惑民心。师父十分疑惑,为何没有人冒充武当?我说,武当上下皆是便衣,不过师父宽心,武当作恶多端,已经不需要冒充,而少林形象一向很高,所以才会有人受骗。  相似文献   

16.
刘鹏  张峰岩 《兰台世界》2014,(6):149-150
武当武术是中华民族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自形成以来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演变。本文将探讨武当武术在明代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7.
武当武术是中华民族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自形成以来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演变。本文将探讨武当武术在明代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8.
高卫华 《新闻界》2008,(6):92-93
拥有丰厚文化资源的武当山,其文化品牌形象的传播存在较多问题。我们认为,武当文化形象传播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武当太极文化为标识,以传统道教文化为依托,在文化传承、交流、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借助大众媒介进行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赵蕾 《兰台世界》2013,(11):95-96
武当武学和道教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发现武当山武术存在地方武学和地方宗教相结合的特点.本次研究对祭祀使用的“干戚舞”在武当山武术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武当道教音乐是教义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道教音乐在唐宋达到鼎盛,至明代普遍势微,历代诗词文献中均保留大量明代道教音乐活动记载。武当道乐广泛群众基础与影响力是道乐发展颓势中一枝独秀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